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南郑圣水镇“五个一”推进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

2022-09-21 12:31  渭南日报

(通讯员 魏泽懋 孟虎)自2021年11月被确定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以来,南郑区圣水镇抢抓重大历史机遇,紧紧围绕目标任务,树立“问题、危机、统筹”三个意识,聚焦主导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等工作重点,拉出清单抢时间,倒排工期赶进度,挂图作战保质量,超前谋划、精准发力,全力以赴推进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

坚持党建引领,下好“一盘棋子”。该区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分管区级领导为副组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机构,协调指导推进示范镇建设工作。同时,镇上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总指挥,镇长为组长、科级领导为副组长以及镇属科室(站所)、驻镇相关站所和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为成员的镇级领导小组,并新组建由副科级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办公室,合力抓推进,确保项目落地落实。

突出规划引领,绘就“一张蓝图”。按照“城乡协同,互通互融”发展思路,聘请专业团队,聚焦镇区、园区、景区,深入挖掘山水环境、选址布局、传统风貌和产业发展等要素,明确了以做大做强现代农业(食用菌、大鲵、中药材、苗木花卉)和加快推进圣水装备制造物流产业园建设的发展方向,形成了“布局合理、彰显特色、全面推进”的总体格局。截至目前,《镇区风貌规划设计》《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规划》《美丽宜居示范村“三图一集”设计》《海绵城镇建设规划》《园林城镇建设规划》5个规划已经通过省级评审,8月中旬全面完成。

抓好产业振兴,强化“一个引擎”。以“一村一品”的思路,通过规模化、市场化建设,大力发展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差异化打造特色产业,做大做强苗木花卉、中药材、大鲵养殖和食用菌产品。截至目前,全镇已形成以特色种养为主、加工业为辅的产业发展体系,沿山建成以山口村为核心的精品苗木花卉基地8000亩、沿川建成红光片区以元胡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基地7550亩、沿江建成规模300万尾的汉中大鲵养殖示范园,并于2020年成功创建为第十五批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在持续发展优势产业基础上,大力培育新型产业,发展羊肚菌、赤松茸菌等食用菌。目前,全镇建成集中产业示范基地5处,总面积2200亩,成为全市最大的食用菌基地,年带动产业园周边劳动力2200人次。

提升人居环境,擦亮“一张名片”。坚持“产业兴镇、产城融合”发展思路不动摇,坚持“面子”“里子”双向发力,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提升人居环境。今年以来,圣水镇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汉桂广场建设、集镇道路“白改黑”、乡村振兴示范镇规划展览馆建设、永红大礼堂和庄房集镇污水管网铺设等项目,不断完善集镇基础设施,完善集镇功能,提升集镇品质。新建升仙、圣水社区、马家嘴等村口袋公园4处,投资230万元实施汉黄路沿线人居环境提升项目,大力开展院落环境整治、积极打造“花草长廊”,科学布点“微小景观驿站”等,全力将圣水建成区域中心城市的“后花园”。

创新治理模式,织密“一张网络”。建成“智慧党建”管理平台,镇村例会同步召开,高效联动;优化平安建设格局,建成党群服务中心、“枫桥式”综治中心、司法调解中心、治安处理中心及应急处置中心,形成“五位一体”为民服务综合平台;健全五级治理体系,完善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划分15个村级网格、265个片组网格,选聘2088名网格员开展常态化排查监测,重点地段安装1445个摄像头,实现一屏知全域、一网知全局。安装“云喇叭”35套,通过镇村同步、通知秒发、隔空喊话功能当好政策“宣传员”,防灾减灾“助力员”,文明乡风“引领员”。深化移风易俗,持续开展文明家园创建、“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评选“十星级文明户”“卫生标兵”“好公婆、好儿媳”45人(户),形成人人争做文明先锋的良好氛围。

上一篇:留坝开展院坝讲法说事活动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