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十三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地方财政收入实现十亿级“四连跳”区域经济发展的“榆阳速度”

2021-04-27 12:32  西北信息报

塞上四月,绿潮涌动。近期,位于榆阳高新区的发祥地·新商业智慧城项目建设现场,机声隆隆忙施工,处处皆是热火朝天、大干快上的景象。“我公司瞄准榆阳优越的营商环境和区域发展潜力,项目在今年榆阳区第一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当天启动建设,将全力打造榆林最大规模的新商业市场集群。”陕西泰发祥集团总裁赵栓明介绍,该项目概算总投资26亿元,建成投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50亿元,年税费达5亿元,同时可带动1万多人就业。

“十三五”期间,榆阳区坚持“抓党建、强基础、兴产业、促发展”的思路,聚力转型升级,奋力追赶超越。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总量突破千亿元大关,地方财政收入实现十亿级“四连跳”,是“十二五”末的2.5倍。2020年,榆阳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全市第一,综合实力跻身全国百强区第59位,全省践行新发展理念五强区第3位。

优化营商环境

现代工业强势崛起

在项目带动和“放管服”改革方面,榆阳区出台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5条激励措施和招商引资9条优惠政策,新增市场主体、招商引资总额稳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上马重点项目271个,完成投资350亿元。高温费托蜡、国富炉煤热解等一批“高精尖”技术填补国内空白,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5个百分点。榆阳轻纺产业园建成投产,京东榆林共享经济产业园、体育康养小镇等一批体量大、结构优、带动强的重点项目快速推进,形成了多元并举的现代工业体系。“我公司自2019年6月运营以来,累计发运量达1660万吨,极大地缓解了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运输矛盾问题,助力企业扩大产能、提质增效。”榆林象道国际物流园副总经理陈燕婷说。

该区还抢抓榆林创建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机遇,提前应对碳达峰、碳中和,科学布局“液态阳光”项目、碳捕集封存利用项目,推动能源化工产业低碳化再造。狠抓千万吨级现代化矿井建设,大力实施煤化工延链强链行动,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提高到40%。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新型材料、轻纺工业、现代物流、体育康养、数字经济、节能环保、金融服务等战略新兴产业,构建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代产业体系。

聚力乡村振兴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十三五”以来,榆阳区坚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投入3.2亿元,强力推进10万亩优质果树、10万亩大漠蔬菜、30万亩优质饲草、200万只榆阳湖羊、20万头优质肉牛等“3+2+X”新兴主导产业发展,加速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榆阳湖羊常乐堡15万只养殖基地已建成标准化羊棚156座,目前饲养量达4.8万只。”牛家梁镇常乐堡村党支部书记李双伟介绍,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年收入达3.5亿元,同时带动下游4万亩饲草产业,提供就业岗位200多个。2020年,该区农业总产值达到82.09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628元。

围绕“生态为基,绿色发展”理念,榆阳区全面推进美丽小镇、美丽村庄、美丽农居“三个美丽”建设,年均新增营造林10万亩以上,林木覆盖率达45.8%。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拆三改、四区分离、五化同步”新模式全域推开,乡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净美人居环境成为人民群众的幸福标配。“按照统一标准,我们家改造了房屋和厕所,新建了养殖圈舍,环境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美。”金鸡滩镇曹家滩村村民曹张虎说。

坚定文化自信

开创文旅融合新格局

陕北民歌博物馆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名片;麻黄梁省级黄土地质公园建成开放,成为新的榆阳文化地标;夫子庙文化旅游街区入选全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建成邓宝珊将军纪念馆、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教育基地、榆林野生动物园等精品文化工程;农民丰收节、乡村溜溜音乐节等近百项“大美榆阳”文化旅游活动异彩纷呈……“十三五”以来,榆阳区累计投入20多亿元,推动文化旅游事业繁荣发展。

“榆阳区春夏秋冬四季文旅活动丰富多彩,景区景点错位特色,乡音乡愁韵味十足,旅游打卡地也越来越多。”游客李女士说。

赵家峁村是最早搭上“大美榆阳”文化旅游活动“快车”的村庄。该村连续四年累计分红500多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260元。经过几年的发展,从一个深度贫困村转变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示范村。2020年,榆阳区游客接待量突破1000万人次,文旅综合收入35.7亿元。

“下一步,榆阳区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依托‘大美榆阳’文化旅游活动,重点打造南部山区生态田园游、黄土边塞风情游、大漠生态风光游、现代农牧风情游、近郊川道休闲游5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逐步建成一批特色精品民俗,引导乡村旅游消费升级,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榆阳区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局长杜飞说。

“十四五”时期,榆阳区聚焦全国进位、西部十强、全省前三、全市引领,紧紧围绕高端能源化工、战略新兴产业、乡村振兴战略、全域文化旅游、生态环境建设、民生社会治理“六大板块”重点工作,全面开启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新征程。西北信息报记者侯红雷曹永军通讯员高忠平李拴

上一篇:《2020年陕西省市场环境形势分析报告》出炉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