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记者 刘锐萍 通讯员 黄海清 李姝特
一条条水泥路蜿蜒向前、一栋栋新居错落有致、一个个致富产业势如破竹,一张张幸福笑脸灿烂绽放。
寒冬已至,然而从秦岭山巅到秦巴腹地,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绿意和生机依然是主色调。
时间是历史的见证者,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
2022年,在安康大地,赓续脱贫攻坚的优良精神,全市上下再行非常之举、再尽非常之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迈出了铿锵步伐。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不是在梦里,而是在秦巴大地的每一寸肌肤里,在303万安康人民的幸福里。
组建硬队伍,动态监测守底线
天气变冷了,你这身体一定要注意保暖,有什么问题及时联系我们啊。
进入寒冬,秦巴地区的大山里已经飘起了雪花,镇坪县牛头店镇竹叶村村干部牟怀平赶到村民郭承军家中时,骑车的手已经冻得有些发红。他一边搓着手一边询问着女主人的身体情况。
郭承军一家本是脱贫户,然而除了自身残疾外,2021年其妻子又患上了肺结核,这一下子加大了家里开支,村上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将其认定为监测对象,并结合家庭实际困难,为其落实了大病报销、低保、残疾补助等帮扶政策。
村上不仅给我解决了家庭实际困难,而且干部们时常来嘘寒问暖,让我精神上也很有安全感。郭承军妻子满怀感激地说。
牟怀平不仅是村上的干部,还是一名防返贫监测网格员。在全市,像牟怀平一样的网格员一共有2.4万名。
他们通过巩固衔接大数据平台对全市247万农村人口实行预警监测,对困难群众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截至目前,全市累计纳入监测对象21792户70164人(今年纳入3077户10720人),落实帮扶措施64658项,消除风险13375户43872人。
除了监测帮扶,安康还建立了财政+保险+农户防贫保机制,有效防范化解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返贫致贫风险。
如果说防返贫致贫巩固成果是底线任务,那么抓发展、促振兴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的终极目标。
为使巩固衔接工作进一步走深走实,全市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担任第一组长和组长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导小组以及11个有效衔接专项工作组。
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市级领导联县包村、县级领导联镇包村、部门单位包村联户、干部职工包户连心包抓机制,落实全程监管促规范、日常调度抓进度、督导问效提质量、考核定级树导向推进机制。41名市级领导、1276个中省市县定点帮扶单位、3529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6万多名干部职工聚力巩固衔接,构建了上下一体、条块结合、协同发力的良好格局。
筑牢守护墙,幸福生活有底气
平利县广佛镇整齐崭新的安置小区中,刘世艳一家正其乐融融地吃着饭,窗外寒风朔雪,室内的暖炉传来融融热意。
搬到社区后生活便利多了,平时带带孩子,把社区划分的小菜园打理好,一家人吃不完的菜,就在社区小广场每周三的消费帮扶活动上卖掉。闲的时候就报名社区的志愿活动,现在整个人开朗多了。
上半年,搬迁至社区的刘世艳,觉得自己的生活来了个大变样。护学岗、夜巡、重阳敬老只要群里有活动通知,刘世艳就会尽量报名。今年的志愿服务活动积分榜,她一直稳居榜首。
安康市实施六大乐业工程,强化六项安居措施,建立三大保障体系。易地扶贫搬迁,使10.5万户33.52万名山区群众不仅搬得出,还能稳得住、能致富。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安康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首位标准,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七长责任制,确保无一例适龄儿童失学辍学。全面落实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参保政策和住房饮水保障政策,常态化开展农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确保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全面达标见底见效。
从衣食住行到医学工业,两不愁三保障既是底线性任务,又承载着厚重的民生期待。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有六小民生项目285个,创建五星社区91个,新改建学校17所,配套运营新社区工厂548家,实现有劳动力搬迁家庭创业就业14.86万人,2745户危房改造任务全部竣工,1716处灾损供水工程全部完成修复,10月底前共纳入农村低保7.29万户、特困3.63万户,实施临时救助4.94万人次,做到了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正是这一桩桩民生小事,一次次成为改革发力点,不断提升着民生温度。 撑起钱袋子,致富路上有奔头
入冬仍秀实,一岁两丰收。
平利县正阳镇清泉绿色冷水鱼养殖基地,6万余尾鳟鱼鲟鱼银浪翻腾;岚皋县蔺河镇和滔河镇,一片片魔芋遍布林间,一只只跑山鸡林下觅食,一头头黑土猪膘肥肉厚,一丛丛中药材长势喜人;紫阳县茶山上,脱贫户黄胜银在一片盛绿中哼起了小曲汉江哟滚滚哟向东方啊,茶乡哟人民哟奔小康啊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产业发展,一头连着农民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动力后劲。
全市紧扣六大富硒主导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推进富硒食品、富硒茶、包装饮用水、文旅康养等11+7条重点产业链建设,中省衔接资金55%以上用于发展产业;加快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带动10.5万户农户产业发展。
工厂就在家门口,能打工赚钱,还能照顾家里,挣钱持家两不误。正在岚皋县科贝尔有限公司佐龙分厂上班的张才霞满脸喜悦。
今年49岁的张才霞是岚皋县佐龙镇马宗村的建档立卡户,2019年6月,举家搬到安置点后,她参加了缝纫班培训。如今,她在家门口的社区工厂找到工作,每月有3000余元工资。有了稳定收入,生活会越过越好。
据了解,安康市新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490个,与10784户农户建立利益联结关系;大力实施稳就业促增收行动,全面推广四百工程稳岗就业,统筹推进外出转移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实现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务工就业37.45万人。
现如今,村民足不出村就能致富增收的途径有很多,种植作物有收入、土地流转有租金、入园务工有工资、合作社入股有分红等等,真正实现了康庄大道在家门口,幸福生活节节高。佐龙镇党委书记毕双平说。
做好净新美,和美乡村蓄势能
阡陌之间一幢幢白墙青瓦、朱门红窗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坐落着,孩童们在宽阔的场院里嬉戏打闹,老人坐在屋檐下抿上一口茶,簇簇鲜花越过墙头舒展着绿枝新蕊,与蓝天碧水青山勾勒出一幅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田园风光。
几年前村里还几乎都是土路,坑洼不平、畜圈乱建,生活环境真的很差。回忆起从前的村庄面貌,宁陕县筒车湾镇海棠园村村民廖少华十分感慨。
如今坐在自家院中,院坝是水泥硬化好的,微风拂过院落边栽种整齐的丛丛花草,再也不见从前泥土院坝灰尘满天飞的景象,大门敞开着,屋内也是一派窗明几净、温馨雅致的模样。
现在我们村家家户户居住环境都好了,户户见绿,出门望景,村内图书阅览室、卫生室、文化戏台、文化广场、村史馆还一应俱全,我们就跟陶渊明一样的生活,大家都喜欢来住。廖少华乐呵呵地说。
海棠园村是安康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安康市扎实推进乡村建设提标升级,启动创建百千工程示范村,新改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统筹推进农村公路、清洁能源、居住条件、快递物流、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养老托幼、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同时,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全域推广321基层治理模式,健全三治乡村治理体系,持续深化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全面开展百日提升督帮和入户走访听民意、问题排查惠民生、矛盾化解暖民心行动,一年来,基层治理更加完善,老百姓生活更有温度。
玉汝于成、功不唐捐。我市易地搬迁后扶工作受到国务院大督查通报激励,以全流程项目管理实现衔接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等1500余项亮点工作被中省主流媒体关注报道,稳岗就业四百工程等4个中省现场推进会在我市成功举办,师徒帮带等20余项经验做法得到国家乡村振兴局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变的是目标阶段和任务重点,不变的是责任和使命。如今的安康,正沿着发展为要、创新为先、民生为本,生态立市、开放兴市、产业强市路径,乘势而上、勇毅前行,奋力谱写安康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