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智慧工地”助力渭南市“两院一中心”项目建设

2022-08-31 13:14  渭南日报

本报记者 衡俊昌 见习记者 李扬

8月10日,由滨江新区城市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建设、中国十七冶集团陕西分公司承建的汉中市“两院一中心”项目,荣获“广联达BIM+智慧工地应用标杆项目”和“广联达BIM+智慧工地观摩项目”称号,同日进行了标杆项目授牌仪式。

早在5月12日,十七冶汉中市“两院一中心”项目部就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携手签订了“标杆共建应用协议”,旨在双方合作中持续推动“智慧工地”建设的加速普及和落实应用,进一步提升在建工程精细化管理水平。

数字化转型一直是近几年来建设行业的热门话题,加快推进项目建设,需要新技术的赋能和加持。而“BIM技术”正在成为整个建筑行业技术创新的机会点,是解决人力问题和安全问题、实现降本增效的驱动力。

“传统工地过度依赖人员管理,运转效率较为低下,工程进度、工程安全都得不到全方位保障。我们使用的‘BIM+智慧工地’应用为整个工程降低成本约163万元,缩短施工期限60天,大大提升了项目精细化管理。”谈起引进新应用的变化为工程带来的效益与变化,该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强立武不由得竖起大拇指。

建筑材料整齐合理堆放,建筑工人刷脸有序进场作业,实时监测噪音扬尘,自动识别烟火及未戴安全帽等危险因素……近日,记者来到市“两院一中心”项目工地现场,看到这里正在有序作业,随处可见的是智能通道、智能管控。

“所有进入工地现场的人员均需提前录入‘智慧工地’系统,实名入场。”该项目安全部负责人指着来来往往的建筑工人说道。

从工人“刷脸”实名认证进入作业区开始,“智慧工地”就启动了对人的精准管理。通过为施工现场工作人员进行人脸平台实名认证,可以精确掌握人员考勤、各工种上岗情况、安全专项教育落实、违规操作、工资核实发放等情况,实现人员管理的安全、有序、高效。

建好工程重要,施工中做到环保节约、节能减排更重要。“BIM+智慧工地”应用对于工地管理、绿色施工方面也是“一把好手”。比如在施工现场,配备了扬尘监控仪与喷淋降尘系统联动,在环境指数超过阈值时立即启动扬尘噪音监测。还有智能化喷淋、雾炮降尘、智能水电监测等一系列智慧环境管理的产品也都能一一适用,多角度全方位的智能保障为项目建设插上安全有序的翅膀。

据了解,该项目部从建设伊始就积极搭建“BIM+智慧工地”应用平台并贯穿项目全过程,除了对现场人员、工地管理建设等重要资源高效配置,同时把无人机巡航、3D打印、建筑起重机械监控、钢结构安装、模型浏览等资源进行整合,建立以质量安全为核心、进度为主线、项目为主体的多方协同、多级联动、管理预控的智能化生产经营管控平台,等于为工地管理装上了“最强大脑”。

短评

汉中“两院一中心”项目“BIM+智慧工地”技术应用是继天汉大剧院项目智慧建造技术后的又一新突破,这也意味着我市的重点项目建设创新管理方向正逐渐向数字化转型升级。“智慧工地”所进行的安全、质量、工程进度一体化管理,通过数字化、在线化和智能化施工智慧管理新模式,能成功实现在重点项目建设中提高质量与效率、从源头上减少安全隐患、减少人工与浪费的建设目标。有了“智慧工地”新应用的加持,就等于织起了一张安全管理的智慧“保护网”,实现工地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的同时,还有效推进了建筑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为我市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上一篇:汉台铺镇以“五星创建、双强争优”助推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城固上元观镇以“数字乡村”建设提高基层治理效能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