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本报记者 王茜
“我手里拿着的是我们村生产的绿茶,大家可以看到汤色清亮,喝起来回甘绵长。我们的高山有机茶园真正做到了绿色、有机、纯天然,从采摘到加工全部由我们自己完成,品质非常不错。”在最近的一场抖音直播中,城固县天明镇黄垭村的村干部王庆兰和她的团队仅绿茶一款产品就卖出了5000多元。今年4月开始,这里的村干部下班后就变身“主播”,将村里20多种土特产成功地通过网络直播卖出了大山,短短几个月就创造了近十万元的带货成绩。
滞销货变身“小黄车”里畅销“宝贝”
城固县天明镇黄垭村是该县南部山区较偏远地区,全村共有486户1800多人,其中470多户人家为留守家庭。地处偏僻,产业经济发展薄弱,青壮劳力外出务工,留下的大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为了让村里的群众持续增收致富,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下了不少功夫。
“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我们规划了茭白、茶叶、中药材等多种产业发展。”驻村第一书记陈涛介绍道,这里生态环境很好,非常适合种植业的发展。然而一切并没有他们想象中顺利。2021年8月村里种植的70多亩茭白眼看就要丰收了,可销路却成了大问题。成熟后的茭白卖不出去,群众着急,村干部更是受到了打击。“从那时候我们就开始思考,只发展产业不解决卖出去的问题是不行的。”陈涛说那段时间他们几乎每天都在讨论这个问题。
“要不我们也开直播带货吧?”村妇联主席王庆兰曾参加过城固县电商办举办的培训班,于是试探性地提出她的想法。“这怎么播?谁会呢?”“我们又没有专业设备和主播!”“不行不行,这事离我们这个小山村太远了。”大家都觉得不靠谱,可陈涛却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在陈涛的支持下,村部建起了直播间,在县电商办的资金和项目支持下设备也配备齐全了。
王庆兰注册了抖音号“爱笑的兰兰”开始和其他几位村干部一起直播带货,村里产的茶叶、茭白干、笋干、香菇、木耳、土猪腊肉、土蜂蜜等山货都成了直播间“小黄车”里畅销的“宝贝”。
村干部成“土味”网红
“白天要忙村委会的工作,每天晚上19点开始一直播到22点,风雨无阻。”王庆兰说刚开始时他们对设备不熟悉,直播起来困难重重。有时候都下播了还要调试设备,常常忙到大半夜。
但这些都不是最大的困难,看着直播间里总是在几百徘徊的观看人数,大家心急如焚。“我们家乡这么好的东西怎么就吸引不到人流量呢?”为了破解“引流”困境,他们决定走“网红”路子,先吸引流量再突破带货困境。
就这样,王庆兰承担起了短视频主角的任务,“山村妇女兰兰的乡土生活”是这个抖音短视频号的主要内容。一部智能手机、一个手持云台就是他们的拍摄设备。“平时生活里干什么,我们就拍什么。刚开始不知道从何处下手时,我们就反复去看‘李子柒’和‘乡愁沈丹’的视频,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模仿。”90后村文书邬运凯主动承担起了拍摄和后期制作任务。就这样,历时近一年,囊括土特产生产制作、村居生活在内的70多个视频逐渐将黄垭村的恬静生活推向大山之外。
拍摄耕作中的王庆兰。 李云湉 摄
“这才是真正的农村生活,为你们的勤劳朴实点赞。”“看你们的视频又让我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看你们的视频,我就好像看到了希望的田野!”看着网友们真诚的留言,王庆兰和团队里的小伙伴觉得所有努力都值得。“如今大家都喊我们‘土味 ’网红,除了拍摄我们这里的乡村生活,我们也会将村里的春耕、夏收这些集体劳动也拍摄下来,让更多人看到我们美丽的家乡。”王庆兰说,走“网红”路子的初衷是为了吸引流量,但现在除了直播带货他们想让更多人爱上自己的家乡。
“我希望这片土地留得住乡愁,也富得了乡亲!”
从黄垭村村部出发在蜿蜒的水泥道上行进二十分钟后,记者又步行了十多分钟黄泥路到达了陈涛驻村的居住点。古色古香的泥坯农家小院干净整洁,院子里辟出一块地方搭建了一座凉棚,陈涛在这里一住就是六年。如今这座院子不仅是第一书记的“宿舍”,也是王庆兰团队拍摄短视频的大本营,同时小院也在慢慢转变为一处原生态康养村居。
这座小院子和周围的田地就是黄垭村村民生活场景的缩影,王庆兰团队的视频中所展示的盐菜、笋干、干豇豆等从田地里采收、洗晒、腌制等一系列流程在这里通过镜头拍摄和后期制作后,在抖音等平台与大家见面。此外,腊肉、土蜂蜜、茶叶这些当地土特产的生长、制作过程也被他们拍摄成短视频,吸引了不少喜爱农家生活的粉丝观赏。
“六年来这里的一切都在变化,就像我的住所,从无人问津的村舍变成了如今受热捧的‘网红打卡地’,很多人都说这里很有向往的生活的模样,但我更希望生活在这个村庄的所有人都过上自己向往的生活。”陈涛说,他希望在未来这片土地留得住乡愁,也富得了乡亲。抬头见青山绿水白云蓝天,低头闻稻香荷香茶香,山珍特产通过电商渠道送出大山,游客通过网络看到并走进大山,大家正用这里特有的“乡愁”创造着富裕乡亲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