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面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贸易问题政治化倾向加剧等负面因素影响,我市立足资源优势,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落实中央和省有关政策措施,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探索形成了“三个精准”外贸新模式,扎实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
“三个精准”外贸新模式,即企业以境外市场需求精准加工出口产品、带动农村精准种植、助力农民精准脱贫,借助“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这个金字招牌,立足绿色生态农产品、中药材及劳动力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植物提取、生物医药、手工艺品、农特产品、服饰加工等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18年以来,在“三个精准”外贸新模式带动下,全市外贸工作呈现全新特点。
外贸主体逐步壮大。一方面,全市涌现了森弗、泰华、夏雨、永田等许多本土企业,根据海外市场需求,引导和鼓励农户精准种植菊芋、核桃、食用菌等特色产品;以出口订单带动农副产品精准加工产业。截至今年6月,全市精准出口加工企业达11家,占有出口实绩企业的27.5%。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和商务部门借助宁商协作平台,充分利用我市农村劳动力充足优势,积极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引进了笃诚医药公司和玛威尔琦、和丰、国海鼎盛等服饰加工企业以及山阳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产业园等。同时,出口产品类型从原料粗放加工型向科技含量较高的精深加工型转变,民营企业逐步成为外贸经营主体主力军。
外贸产业结构优化。近年来,全市围绕“三个精准”外贸新模式,引导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产业,不断优化外贸产业结构,增加了绿色生态产品出口份额。2019年全市绿色生态产品出口2亿多元,使比亚迪和锌业进出口占比下降到95%;2020年全市植提产品、医药制品、手工艺品、食用菌、农特产品等出口近3亿元,出口占比达8%,使比亚迪和锌业进出口占比进一步下降到92%,外贸产业呈多元化。
外贸市场稳步拓宽。近年来,围绕食用菌和中药材两大产业,建立食用菌、现代医药凭祥口岸展示展销中心,食用菌、中药材日韩展示展销中心,医药、茶叶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展示展销中心,特色出口产品海南展示展销中心,打造外贸服饰产业园以及“一带一路”国家进口商品商洛展示展销中心等平台,有力地宣传了商洛绿色生态产品,推动了更多外贸企业“走出去”。根据国内市场需求,扩大了进口产品种类,更好地满足了群众生活需求。截至今年6月,我市实现进口总值6.63亿元,同比增长9443.17%。外贸进出口市场扩大到巴西、澳大利亚、巴基斯坦、南非、荷兰、韩国、日本等44个国家,产品增加至125类。
外贸助力精准脱贫。一是农民增收。地方政府根据外贸企业海外订单需求,引导农户精准种植,既降低了市场风险又稳定了市场供给,保障了农民收益。陕西森弗天然制品有限公司在商州大力发展菊芋产业,商州区17个镇办引导234个村种植菊芋,种植面积达4万多亩,累计带动3.67万多农户实现增收,助力脱贫攻坚。二是企业精准加工提效。近年来,我市外贸企业根据海外市场行业标准,对绿色生态产品精准加工,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企业收益。陕西永田农业有限公司出口香菇酱系列产品,2018—2020年实现出口额分别为88万元、4456万元和2274万元。丹凤县夏雨食品有限公司出口双孢菇系列产品,2018—2020年实现出口额分别为665万元、2673万元和2333万元,企业收益稳定。三是农民就地就近就业致富。我市通过引进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服饰外贸加工产业园和企业,解决当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问题,脱贫致富效果明显。2019年引进宁商外贸服饰产业园落户柞水县小岭镇黄金移民小区,该项目一期解决200人就业,二期计划在全县建9个扶贫车间,预计带动1000多人就业。落户到商南和丹凤的企业分别解决了300人、150人就业。
“三个精准”外贸新模式立足一个优势是前提,即资源优势;开拓两个市场是方向,即国内、国际市场;抓牢三个核心是关键,即政府、市场和外贸企业,其中政府引导是基础,市场需求是前提,企业主体是关键;用好四大载体是支撑,即外贸出口示范基地、进出口展示中心、展会、博览会等载体;创新五条路径是动力,即通过引导和鼓励外贸企业不断进行技术、经营方式、利益联结模式、组织方式及体制机制等创新,推动全市外贸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