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刘毅
其十一
雨来千涧响,云压万峰低。翔鹭难寻侣,飞鸿偶踏泥。莺花春色老,烽火夕阳西。最怕登楼去,无端听鼓鞞。
“涧”指夹在两山间的流水。唐代宋之问《早发大庾岭》诗曰:“含沙缘涧聚,吻草依林植。”
“鹭”为水鸟名,又名白鹭、白鸟,俗称鹭鸶。羽毛洁白,脚高颈长而喙强,栖息水边。商州境内生态良好,多白鹭、苍鹭等水鸟,至今犹然。白鹭孤独而优美,为人称颂,著名作家郭沫若即作有散文《白鹭》。北宋梅尧臣《雪中廖宣城寄酒》诗云:“寒沙曲渚杳不辨,素鸥翔鹭空中还。”“飞鸿”即飞行的鸿雁。北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有:“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后因以“飞鸿印雪”比喻事情经过所留下的痕迹,又作“雪泥鸿爪”。
“莺花”,莺啼花开之意,用以泛指春时景物。南宋著名诗人陆游《遣兴》诗有:“寄语莺花休入梦,世间万事有乘除。”“春色”即春天的景色。元代王冕《寄李子粲》诗曰:“慷慨不愁春色老,笑看花雨落平田。”“烽火”则指战争、战乱,在此指与白莲教起义军的战事。诗圣杜甫《春望》诗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楼”,可理解为泛指城楼。另,其时商州东南城角有魁星楼(旧址在今商州区南街与东环路丁字路口西南角,即商州区救助管理站附近),或指此。“无端”谓没有起点,没有尽头。《史记·田单列传》太史公曰:“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鞞”,鼓之一种,同“鼙”。“鼙”指古代军中所用的一种小鼓。“鼓鼙”为乐器,指大鼓和小鼓,进军时以励战士。《礼记·乐记》载:“君子听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
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风雨袭来,山谷水涨,涧水轰鸣。天空阴云密布,几乎压到了山巅上。孤独而优美的白鹭盘旋游弋,寻找自己的伴侣,飘逸而自在的鸿雁从空中掠过,偶尔落在江边的滩涂上追逐嬉戏,留下一串串足迹。莺啼燕语,百花盛开,已经是暮春时节。夕阳西下,盼望商州遭受的兵燹之祸也如这夕阳般日暮途穷。最不愿登上城楼的时候,耳边又突然传来远处的战鼓声。
其十二
城北看金凤,溪南酌静泉。三台终古在,六馆至今传。众鸟青天外,孤舟落日边。江山如此美,相对意悠然。
“金凤”指金凤山,在今商州区城北里许。又名凤凰山,主峰海拔927米,为城区附近之主山,旧有大云寺、启秀阁、旷如台等,今俱废。现建有商洛烈士陵园、红军广场及金凤山公园等。“溪”当指仙娥溪(又名西岩溪),即丹江在二龙山峡谷一段。“酌”即舀取。酌水即取水而饮。唐王勃《滕王阁序》:“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静泉”,城南静泉山山腰有泉,不涸不溢,以静、清、澈、冽著称,故美其名曰“静泉”,山因泉而得名。
“三台”指三台山。在今商州区城南,也称龟山。乳水(南秦河)经其南,丹水绕其北。其山由足至顶,崖岸三叠,旧有文昌祠及三塔,今皆不存。现新辟龟山公园。“三台叠翠”为古商州八景之一。三台山向东断崖处之南有水月洞,“水月洞天”为古商州十观之一。
“终古”,自古以来。
“六馆”,一般指六学。唐代学制,国子监下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律学、书学、算学六馆。在此则特指六逍遥馆,为唐开元时隐士高太素所建,其旧址在今商州区闫村镇流岭(古称刘岭)楼山之上。北宋陶谷《清异录·天文门·润骨丹》载:“(唐)开元时,高太素隐商山,起六逍遥馆——晴夏晚云、中秋午月、冬日方出、春雪未融、暑簟清风、夜阶急雨,各制一铭。《晚云》云:‘作万变图,先生一笑。’《冬日》云:‘金锣腾空,映檐白醉。’《春雪》云:‘消除疫疠,名润骨丹。’《清风》云:‘醒骨真人,六月惠然。’”嘉庆甲戌(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冬,商州人王时叙作《商州山歌》诗曰:“紫阳洞里只榛芜,文博沟中有牧刍。六馆尚传高太素,数峰曾住邵尧夫。”传闻李白曾登楼山访高太素而作《山人劝酒歌》,温庭筠访楼山作《赠刘岭隐士》。
“江山”指山川,山河。《庄子·山木》云:“彼其道远而险,又有江山,我无舟车,奈何?”“悠然”,闲适、淡泊貌。东晋诗人陶渊明《饮酒·其五》有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商州山川秀美,城北有金凤山为天然屏障,登之游赏,美景尽收。城西南仙娥溪玉带蜿蜒,溪水清醇,饮之极佳。城南的三台山亘古如斯,与金凤山遥遥相对,环抱州城。而在几十里之外的楼山之上,更有唐朝隐士高太素所建的六逍遥馆,流传至今。你看那青冥之上,群鸟高飞,若出天际。夕阳西下时分,江上一叶扁舟远去,直抵日边……商州的山水如此之美,令人赏心悦目,意态安闲。
其十三
龙驹留古寨,五里尽人家。贾客归廛市,轻舟傍岸沙。春山多采药,秋墅或栽瓜。一夜东风雨,溪头遍野花。
“龙驹寨”,地名,即今丹凤县城(龙驹寨街道办事处)。龙驹寨东有龙潭,康熙《续修商志·舆图志》载:“土人传:嬴二世时,楚兵入秦,潭中出龙驹马,项羽得之,名乌骓,故镇称龙驹寨。”“人家”即住户,也可指民宅。唐代杜牧《山行》诗有:“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贾(gǔ)客”,指商人。诗仙李白《丹阳湖》诗曰:“天外贾客归,云间片帆起。”“廛(chán)市”即市廛,指商店集中的处所。廛,公家所建供商人存储货物的房舍。北宋苏轼《东亭》诗云:“遥知小槛临廛市,定有新松长棘茨。”“轻舟”指轻快的小船。李白《早发白帝城》诗有名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傍”即接近。李白《送友人入蜀》诗有:“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春山”,指春日的山中。唐代于良史《春山月夜》诗曰:“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墅”指农村简陋的房子。也指别馆,供游乐休养的园林房屋。唐储嗣宗有《秋墅》诗。
“东风”,即春风。唐代白居易《北园》诗曰:“北园东风起,杂花次第开。”
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龙驹寨因出过骏马“乌骓”而得名,这里方圆五里人烟稠密,繁华异常,富甲一方。街市商贾云集,五方杂处,熙熙攘攘。江上舟楫穿梭,络绎不绝,不时有小船在岸边停靠。山间岭头,到处有乡民采药,真是秦地无闲草,商山多灵药。村前屋后,郊野园中,也多栽瓜果。一夜春雨过后,田间溪头,到处野花盛开,争芳斗艳。
其十四
干戈何日息?我欲问苍天。对酒浇愁否,临风一慨然。看花元墓雪,煮茗白沙泉。此乐几时再?宵来绕梦边。作者在诗后自注:“元墓在苏州,多梅花。白沙泉在杭州。”
“干戈”,干、盾。戈,平头戟。干戈为古代战争常用兵器,故也用为兵器的通称。也指战争。
“浇愁”,即解除愁闷。南宋诗人陆游《初晴》诗云:“诗凭写兴忘工拙,酒取浇愁任浊清。”“慨然”,指感叹的样子。宋代李流谦《泛舟呈元制照老》诗曰:“落日清江阔,临流一慨然。”
“元墓”,即玄墓山,在今江苏苏州市光福镇西南部,邓尉山南1.2公里处。因东晋时青州刺史郁泰玄晚年隐居并葬于此,故名。清康熙年间,为避讳(康熙帝名“玄烨”)曾改称元墓山。山上古木参天,梅树成林,初春满山千顷一白,梅花幽香扑鼻,洁白似雪,繁花似海,有“香雪海”“众香国”之美名。清代宋荦有《雨中元墓探梅》诗,明代高攀龙《游元墓山》诗曰:“元墓梅万树,兹游岂当徐。”
“煮茗”,即烹茶。旧时,茶叶被文人雅客称作“香茗”,故而喝茶被称为“品茗”。最早的茶叶是放在茶壶里煮着喝的,而不是用开水冲泡,故曰“煮茗”。“白沙泉”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黄龙洞景区东南侧,为西湖名泉。泉水清澈,泉味甘洌,是泡茶的上乘好水。清代书法家、戊戌变法领袖康有为曾题刻“白沙泉”。
“宵”,即夜。
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嘉庆年间暴发白莲教起义,商州境内战事连连。身为知州,我忧愁的是商州遭受的兵燹之灾不知何日是头,故而借酒消愁,举杯叩问苍天,临风感慨不已……遥想当年在故乡浙江时,我曾去苏州的元墓山上赏梅,也曾用西湖边上的白沙泉水烹茶。而今“一官空束缚”,这样的风雅乐事不知何时才能再有?怕是只能去睡梦中找寻了。
其十五
地接郧襄近,人居云水间。放怀倾白堕,寄兴只青山。风鹤频闻警,江关未许还。半生无建树,两鬓渐生斑。
商洛文史
“郧襄”,郧阳(府治今湖北郧县)和襄阳(府治今湖北襄阳市襄州区),古属楚地,明清时均设府,属湖北省,与清商州属县山阳县接壤。明代李濂《送王都阃之广西》诗云:“帝简郧襄节制雄,岭南专阃气如虹。”
“云水”,指云与水。南宋陆游《闲趣》诗有:“绝迹市朝外,结庐云水间。”
“放怀”,即放宽胸怀。元代王冕《漫兴·其二》诗曰:“放怀尽可从诗酒,行乐何须论古今。”“白堕”,为人名。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载:“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季夏六月,时暑赫晞,以甓贮酒,暴于日中。经一旬,其酒不动,饮之香美,醉而经月不醒。”后因称美酒为白堕。北宋苏轼《次韵和晁无咎学士相迎》诗云:“老人饮酒无人佐,独看红药倾白堕。”
“寄兴”,谓寄托情趣。南宋文天祥《又赋》诗有:“寄兴逃吾病,吟诗老此生。”
“风鹤”,为成语“风声鹤唳”的缩语,此处指与白莲教起义军的战事。清代陆云标《庚申年陈墓镇记略》文有:“乃惊魂未定,风鹤频闻。”
“江关”,指江南。清代龚自珍《寒月吟》诗云:“江关断消息,生死知无因。”
“还”即回,返回。
“建树”,指所建立的功绩。明代何景明《诰封淑人任氏墓志铭》有:“乃思有所建树,派人力相之。”
“鬓”,即靠近耳边的头发。白居易名篇《卖炭翁》诗有:“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斑”,指头发花白。唐代独孤及《和张大夫秋夜书情即事》诗曰:“方知秋兴作,非惜二毛斑。”
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商州地接湖北的郧阳、襄阳两府,这里绿水青山,蓝天白云,人居其间,胜似仙境。在此为官,纵情畅饮,寄情青山,不亦乐乎。只是境内战事不绝,回归江南故乡的夙愿不能实现。回顾这半生以来的境况,真是政绩平平,乏善可陈,岁月流逝,两鬓不知不觉间已经生出了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