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本报通讯员 邹长珍 陈帆
山上,连片果园里金灿灿的果实挂满枝头,城里来的游客上山体验采摘的乐趣;山下,绿油油的水稻在阳光中蓬勃生长,移民新村的留守妇女们骑着电动车到附近的产业园区上班。盛夏的勉县,一派万物竞茂、生机勃发的景象。
2020年底,勉县贫困人口历史上首次实现动态“清零”,“两类人群”风险全面消除。但脱贫后如何巩固成效、防止返贫?“这两年,干部们紧绷的弦没松。”该县瞄准“因灾、因病、因学”三大致贫返贫主要诱因,制定出台“预警监测、核实认定、渐进救助、关爱帮扶、脱困退出”一整套机制,全面筑牢防贫底线,让农村遇困家庭和建档立卡贫困户遇事有依靠、脱困有底气、发展有信心。“不怕累,就怕脱贫群众再掉队。”
动态监测,严把返贫风险关
看见客人来,李长贵赶紧出来招呼客人进屋喝茶。张永久三两步跨进了堂屋,拉一条板凳坐下。
“老李,最近身体都还好吧,一天都忙啥咧?”
“还好还好,我种那点包谷还可以,前几天掰了几筐嫩包谷到菜市场去卖了,这两天下雨啥也干不成。”
“女子女婿呢,在外边咋样?给你们寄钱回来不?”
“还行,上个月寄了2000块钱。”
“孙娃子学习咋样?”
“还凑合,期末考试还领了个奖状回来哩。”
“最近天气变化大,你们要注意安全,雨大的时候就不要出门了。”
……
一边闲聊,一边记录,李长贵近期的身体状况、产业发展、家庭收入等情况就在拉家常中实现了动态更新。
在勉县,这样的走访摸排从摘帽前一直延续至今。今年,该县建立由“三大预警阵地+一个自主预警渠道+多种预警渠道”的“3+1+N”防贫预警监测体系。三大预警监测阵地即行业预警、属地预警、大数据预警。该县在扶贫办、民政局、教体局等15个重点预警单位设预警员,并设18个镇办防贫工作专班,197个村社区防贫工作站及1959名防贫网格员,网格员每月对负责网格所有农户逐一走访,持续跟踪已脱贫贫困户的情况;同时,由县防贫热线、邮箱、网站等网络渠道及脱贫攻坚便民大厅设立的防贫申报窗口组成多种预警渠道,及时受理农村家庭防贫自主申报。通过多种渠道,对存在返贫风险及因病因灾陷入困境的家庭及时纳入监测预警,确保监测对象应纳尽纳,及时得到有效帮扶。
对症帮扶,摸清家底精准施策
“贫困状态都是动态变化的,尤其是突发大病的,返贫风险较高。”新铺镇扶贫办干部焦坤介绍,该镇兴隆桥村的陈关友两年前靠发展辣椒种植脱了贫,却在今年因夫妇俩先后患病而濒临返贫。
去年3月,陈关友的妻子患上胃溃疡穿孔、急性弥漫性腹膜,合疗报销后花了3万元,妻子病刚好,今年,陈关友又患上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又花了1万块。这可把陈关友心疼坏了,好不容易攒点钱,看病花光了还欠下一笔账,暂时身体没恢复还无法正常劳动,还有个6岁的女儿,这下可咋办?
民政救助、困难救助资金、最低生活保障金……扶贫干部们不仅想办法,而且帮着跑。由于及时发现并帮扶,高额医疗费用没有拖垮老陈一家。
难关过了,帮扶仍在继续。经过县镇村研判,该镇按照流程将陈关友一家纳入全国防返贫监测系统,为其落实了结对帮扶人,并为其针对性制定出长效帮扶措施。
对确定的防贫对象,该县采取行业救助、综合救助、专项救助和社会救助,依次渐进予以救助,帮助群众走出困境;同时,全面实施结对帮扶、引导就业、发展产业、扶志激励、关心关爱五项措施,让正在摆脱困境的家庭“心中有温暖、生活有希望、事情有人管、逐步能脱困”。
筑牢“围栏”,抓好巩固发展的长久之策
“儿子在南通打工每个月给家里寄钱回来,儿媳妇在村上当保洁员一年能挣五六千。”谈起家里这几年的变化,长沟河镇村民张小云连连点头,一家不仅顺利脱了贫,日子也越来越好。“全靠镇村干部帮忙,帮娃们联系工作,每月不间断来看我们。”
产业就业是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的务实之举。该县持续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动态监测,建立县、镇、村、组“四级”联动模式,分析信息监测结果和群众就业意愿需求,及时跟踪回访和服务,逐户深入研判,从优化服务、拓展岗位、精准输出、提技赋能等方面进行精准帮扶,实现有劳动能力和就业需求的群众就业有门路。
同时,该县因地制宜,制定“南山茶、北山药,丘陵辣椒干鲜果,平川粮油菜畜禽”的产业布局,形成茶叶、中药材、猕猴桃3大产业主导,集中培育了辣椒、中药材、食用菌、蚕桑、生猪养殖业等农业优势产业和成长性良好的企业,持续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推进产销一体、农工贸一体化发展,让更多从事单一传统农业的农民在农闲时能够“轻车熟路”就近就地实现充分就业,获取更多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