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临渭区:传承红色文化 弘扬红色精神

2021-07-09 14:15  西北信息报

日前,渭南市“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主题采访团走进临渭区,探寻红色记忆,弘扬革命精神,重温党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陕西省第一个区人民政权——渭南崇凝区苏维埃政府

1928年3月18日,中共中央发出《陕西工作决议案》,明确指出“工农武装暴动,实行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无疑是陕西革命发展的前途。”4月下旬,中共渭南县委在线王乡田村寺召开会议,发布县委第三号通告,部署从5月1日至4日,分片召开群众暴动大会,宣布成立苏维埃政府,开展处决地主、豪绅及反动分子的斗争。

5月1日,渭南县委在崇凝镇召开群众大会,东塬数千名学生、群众,手持武器和小旗,从四面八方涌向崇凝镇老爷庙,参加“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大会。大会主席台中央悬挂着革命导师列宁画像,两边贴着对联,在戏台两边柱子上各绑一名恶差。会场周围张贴着各种醒目标语,如“实行耕者有其田”、“大家吃、大家干、大家的事大家办”。大会由中共渭南县委书记肖明主持,组织部长何寓础、东南区委书记金子毅以及王尚德、霍世杰、冯异生、郑德龙、闵希孝等人参加了会议。五一(今故市)县委和华县县委也派代表参加了成立大会。大会开始后,郑德龙、冯异生、闵希孝等先后讲话,痛斥蒋介石、汪精卫、冯玉祥合谋背叛革命、镇压民众、屠杀共产党人的罪行,揭露土豪劣绅恶迹,指出摧毁反动政权、建立工农民主政权的极端重要性。随后,义愤填膺的革命群众当场处决了昔日作威作福的两名恶差。中午时分,肖明庄严宣布崇凝区苏维埃政府成立。一时间,会场群情振奋,热烈欢呼陕西第一个区苏维埃政府的光荣诞生,“拥护苏维埃”、“苏维埃万岁”、“打倒土豪劣绅”的口号声惊天动地、此起彼伏。苏维埃政府设主席一人、委员若干,下设人民委员会、土地分配委员会、军事委员会和粮食分配委员会,政府主席由金子毅担任。会后,各界群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武装游行,捣毁大恶绅杨鹏霄、敌区长李玉林在崇凝镇开办的“天庆昌”、“同盛会”商号,烧掉其盘剥穷人的账目。

崇凝“五一”大会宣告了渭华农民暴动的全面爆发。仅在渭南东塬,继崇凝苏维埃政府之后,就先后建立了大闵、桥南、十甲、箭峪口、段李、杨魏、西山口、平和、杜家堡、王埝、隐村、郭向冯等18个区、村苏维埃政权,使渭南沿山一带形成了“红色割据”的可喜局面。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积极领导广大民众打倒贪官污吏,铲除土豪劣绅,没收地主粮财,赈济贫苦农民,因而受到秦东百姓的热烈拥护。彼时,在渭南这片红色热土上,到处传唱着献给苏维埃政权的颂歌:“不爱银子不爱财,光爱工农苏维埃;不爱金子不爱钱,光爱人民新政权……

西北革命的火种,渭华起义的摇篮——赤水职业学校

渭南市临渭区是革命老区,历史文化悠久,红色资源丰富。陕西党团创始人王尚德在这片红土上,创办了赤水职业学校,并以此为阵地,创建了陕西最早的党组织之一,陕西第一个的团组织,陕西第一个的农民协会,陕西第一个农民赤卫队,陕西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在这里爆发的渭华起义,是中国西北地区发生最早、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暴动,也是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重要起义之一,为党培养了一大批革命骨干和领导人物,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并将革命的火种引向陕北,创建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成为我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

渭南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是2013年由教育部和财政部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的示范性综合实践教育基地项目,是国家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之一,以传承红色基因和国防教育为主,主要负责中小学生实践教育、劳动教育、军事训练教育、研学旅行活动,组织开展及示范引领工作。基地位于的陕西省党团组织的发源地——渭南市赤水职业学校,这是一所具有99年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被称为“西北革命的火种,渭华起义的摇篮”。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陕西党员组织主要创始人之一的王尚德英勇牺牲已近半个世纪了。在风雨如磐的旧中国,他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毅然投身到党的旗帜下,倾尽家产,忘我工作,置私利于度外;百折不挠,舍生取义,受屠戮而凛然,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大无畏正气。

王尚德同志,1891年9月出生,1918年考入武昌中华大学,1922年7月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8月受党团组织委派,回陕西建立党团组织,9月,与张浩如、刘建侯2等人创建了赤水职业学校,利用教师身份,从事革命活动。1924年6月正式组建了社会主义青年团赤水支部,任书记。1925年12月转为中共党员,担任中共赤水特支书记,是陕西省中共组织创始人之一。1926年5月,在黄埔军校政治部作宣传工作。7月,任国民军联军第五路军政治处宣传科科长。1927年1月,任国民党陕西省党部候补执行委员兼农民部部长。不久,调任国民军联军驻陕总部印刷局局长。1927年6月,受中共陕甘区委指示,返回家乡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28年初,隐蔽在洛南许权中旅。5月,许旅起义,成立工农革命军,参加渭华起义,在革命军作民运和宣传工作。渭华起义失败后,随工农革命军赴河南邓县,任中共豫西南特委委员、组织部部长。不久被捕转押开封、南阳等地,经党组织营救,在邓县、南阳一代任教。1930年夏在南阳宛再度被捕,关押在南阳县监狱,年末获释后返回陕西,先后在西安高级中学、西北文化日报社工作。1933年7月,因杜衡被捕叛变,中共陕西省委遭到严重破坏,他离开西安返回家乡,从事教育工作。西安事变后,与中共陕西省委书记贾拓夫接上组织关系,被调到陕西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工作。1941年5月29日,由于叛徒出卖,与赵葆华等5人被捕。经过党组织多方营救,于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获释。1946年8月13日,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于赤水农校外西侧水渠上。新中国成立后被追认为烈士。建国后,政府接管了这所红色名校,先后将其更名为渭南县赤水农业职业学校、第四初级中学、赤水中学、五七大学、赤水中学、赤水农职业中学。2008年,教育局以联合办学的形式,将其作为素质教育基地(即“尚德拓展基地”),交由一民营单位管理。2013年,区委区政府理顺了这所学校的体制,翻修王尚德烈士当年建造的9间教学楼。2015年经省政府批准,临渭区政府采取重大举措,决定将这里打造成一个集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为一体的教育基地。(目前已经建成国防教育馆、赤水职业学校校史馆、射击训练馆、人工湖海军装备展示区、渭南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

这所红色名校,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几年的规划和重修,将以崭新的姿态,让更多的人,触摸历史、铭记革命、体悟精神,自觉将红色基因镌刻在心中,让红色基因永不变色、代代相传,让红色基因在传承中绽放新时代光芒。

革命先驱王尚德

王尚德,又名王存祖,字璋峰,化名汪琴声,陕西省渭南市程家乡(今临渭区向阳街道)姚李堡人。王尚德作为早期共产主义者,创办赤水职业学校,宣传革命真理,培养革命人才,为陕西地区党、团组织的建立和农民运动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王尚德出生于1891年9月1日,1918年秋,他怀着追求新知识、探求救国救民道路的满腔热忱,奔赴辛亥革命发祥地——武昌,考入武昌中华大学。1920年春,王尚德参加了恽代英、林育南创办的进步青年社团——利群书社。1922年7月,王尚德从中华大学毕业,受董必武派遣回到陕西开辟革命工作。

1922年8月,王尚德同张浩如、刘建侯三人在赤水镇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王尚德任书记。同年9月建立起私立赤水职业学校,逐步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范围扩大到华县、三原、西安等地。

1924年6月,王尚德受团中央指示,建立了陕西地区第一个团支部——社会主义青年团赤水支部干事会。1925年9月,建立了中共赤水特别支部,王尚德任书记。赤水特支成为陕西地区成立的第三个党支部。同年11月22日,王尚德派张宗适、雷光显在渭南县东张村创建陕西地区最早的农民协会——东张村乡农民协会。

1926年春,王尚德赴广州,在黄埔军校政治部宣传科工作。这年初,王尚德将赤职共青团员张宗逊、姚俊明送入黄埔军校学习。

1927年1月21日,王尚德随军抵达西安,被选为国民党陕西省党部后补执委,后递补为农民部长,不久,他又调任国民联军驻陕总部印刷局局长。1928年春,宣化事件之后,王尚德受到匪特严密监视,处境险恶,他按照组织指示转入地下斗争,先后在崇凝、高塘地区创建苏维埃。5月1日,赴洛南迎接许权中部队出山,参加渭华起义。

渭华起义失败后,王尚德随部队撤离渭华地区,在河南邓县秘密进行革命活动,不久由于叛徒出卖被捕,经党组织营救获释。1931年春,王尚德更名王璋峰,返陕到达西安,被党组织安排在《西北文化日报》任营业部主任。12月5日,发表了《日本出兵东三省的面面观》。

1933年,王尚德返回家乡继续办学。1936年秋,赤水农业职业中学正式开学。1939年至1940年夏,赤农毕业的学生共120余人,其中有80余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王尚德主持下的赤农,成了陕东一面鲜红的抗日旗帜。

王尚德的革命活动引起了反动派的恐惧。1941年5月29日,胡宗南逮捕了王尚德、赵葆华及党员学生等5人。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通过《西北文化日报社》具保,王尚德获得释放。出狱后的王尚德不顾个人安危,毅然留在渭南坚持斗争。1946年8月13日,国民党军统特务以卑劣的手段,将王尚德杀害于赤农学校西侧水渠边,时年55岁。

王尚德英勇地牺牲了,他的革命事迹一直在家乡人民中间广泛地传颂着。王尚德不愧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无私无畏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的革命精神将永垂不朽!

宣化事件——揭开了渭华地区革命武装暴动的序幕

“宣化事件”发生地——宣化高等小学旧址,位于渭南市临渭区双王街道办事处槐衙村。1919年前后,槐衙村宣化观内同时有两所学校,一所是村民办的宣化初等小学,一所是当地豪绅强行迁入的乐育高级小学,形成一院两校的格局。大革命时期,这里是当地党团组织的活动中心,先后有共产党员刘廷献、刘克俭到乐育任教,秘密建立了党团组织,引导学生深入附近村庄向农民宣传革命思想,组织农民协会,引起乐育校董刘铭初和反动教员薛明璋、田宝丰等人的强烈不满。

1927年末,他们假以乐育高小停办为名,解聘了党员教师。为了对抗反动分子,巩固党已占领的教育阵地,县委决定,由被排挤的革命教员在宣化初小的基础上成立宣化高小,选派在当地有威望的李维屏(党员,县农协会长)为校长,刘廷献、刘克俭、李延寿(党员)也到该校任教,宣化高小遂成为党在西北区委机关所在地。

1928年春开学时,原乐育高小的学生纷纷转入宣化高小,乐育高小学生所剩无几,难以开课。反动豪绅恼羞成怒,在2月28日黄昏,勾结当地地痞流氓,闯进宣化高小,砸坏校牌,抢书籍,殴打教员,驱赶学生,强行解散宣化高级小学。事件发生后,县委认为这不仅是两校之间的冲突,而是反动势力对革命势力的猖狂进攻。当天晚上,党团县委在县立高小联合召开了紧急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20多人,省委常委张金印也出席会议并讲了话,会议决定对这些反动分子给予有力还击。

2月29日黎明,县中、县高的党团员和学生,手持木棒及附近农民数百人,奔向宣化,和刘铭初等进行说理斗争,由于这些豪绅的肆意辱骂,激起了学生的愤怒,当场打死了刘铭初、薛明璋,打伤田宝丰,王武轩掉入井中,这就是“宣化事件”。宣化事件后,反动当局查封了赤职、县中、渭阳中学等10余所学校,逮捕了冀月亭、杨培琦、王文忠、校明济等共产党员及进步学生十余人。宣化事件揭开了渭华地区革命武装暴动的序幕。

1928年8月1日,中共陕西省委第39号通告指出,宣化斗争开创了大革命失败后陕西党的工作新纪元。西北信息报记者乔刚通讯员杜芳丽

上一篇:向豪华学校说“不” 把钱花在刀刃上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