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汉台区东关幼儿园开展“亲自然,趣劳动”劳动实践活动。利用校园一角,在老师的带领下,小朋友们种上黄瓜、苦瓜、茄子苗。 汪珊 摄
汉台区围绕“国家中小学劳动教育试验区”创建目标,紧扣“课堂、基地”建设,实施“研学寻根、劳模传承、科技创新”等主题活动,构建“全方位支持、全课程融入、全面参与、全流程评价”的育人模式,以劳动教育新生态,不断推进陕西教育最强区建设。
近年来,汉台区致力于打造“融合、行知、润泽、共长”劳动教育新生态,丰富五育融合内涵,促进了汉台教育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理念、课程、阵地的有机融合。坚持从劳动教育理念、课程、阵地融合着手,推动劳动教育与教育综合改革的配套实施、素质教育有效衔接、核心素养同步提升,扛牢劳动教育责任。
理念深度融合
该区持之以恒推进劳动教育,进一步统一劳动教育思想,摆正劳动教育“位子”,凝聚社会各界理念共识。印发了《汉台区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把劳动教育作为立德树人基本要求、素质教育硬核要求、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通过综合施策,让学生动手实践、接受锻炼、磨炼意志,获得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构建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大劳动教育观。
课程有机融合
阵地内外融合
该区教育部门着力推进城乡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共建共享机制,破解城区学校用地困难,缓解农村学校经费、人才紧张问题;依托徐望、河东店的猕猴桃、柑橘等特色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公司、养殖企业和高新产业园区等,建立共享劳动实践基地和体验场馆20余家,涵盖学农、学工、服务业、众创空间等内容,推动劳动教育落地走实。实现城区与农村,校内和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大融合,形成资源互补、内容多元的劳动教育新局面,满足学生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
探索育人路径,提高育人实效。该区以课程建设为抓手、课堂教学为阵地、课题研究为引领,不断积累劳动教育经验、探索育人路径,提高育人实效。
立足课程标准
聚焦课堂教学
突出课题研究“问题即课题、教研促教学”,紧扣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传承求新,兼顾使用新知识、新方法,推进劳动教育系统开展。该区教研室去年单独立项劳动教育类课题12个,涵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服饰特色”“非遗课程”“汉文化课程”“劳动+”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传统与时代共存、极具地方特色的劳动课程专项研究,促使学生知技双提、知行双促,知行合一。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同育人
以学校为主导,上好劳动教育课,完善汉台区、校两级劳动教育教研组,坚持问题导向,关注内在需求,挖掘本地资源,开发具有区域特色和本校特色的劳动实践类课程,开设劳动DIY、学工学农职业体验、科技创新体验与实践等劳动实践类课程。在劳动周、主题月上进行劳动成果展示分享,将校内劳动任务尽可能归于学生,凡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交由学生自主完成。以植树节、劳动节为载体,营造氛围,培养学生参与、融入、热爱劳动意识。
以家庭为基础,上好劳动教育常态课,强化家校共育、转变家长观念,凝聚教育合力,当好孩子首任老师。
以社会为依托,联合上好劳动教育公共课。各镇(街道)、各单位部门、群团组织,从属地管理和行业管理的角度支持和推动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美丽乡村建设;充分挖掘社区、行业、企业、农业科研院所等可利用资源,共建劳动实践基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形成“农业+”“工业+”“科技+”“服务+”等多形态的汉台劳动教育实践集群。
(汉台区教育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