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高校驿站 > 校园传真 >

郑晓静院士参加空间学院科研基地建设研讨会

2022-04-19 15:0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为深入贯彻2022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学院“十四五”规划任务落实落地,加强学院科研基地建设。4月15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在南校区G楼251会议室组织召开科研基地建设工作研讨会。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晓静,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各实验室负责人和基地20余名骨干教师参加会议,研讨会由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小平教授主持。

李小平表示,在包为民院长和郑晓静院士的牵引支持下,学院科研基地发展迅速,获批建设了“极端环境下装备效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陕西省空间超限探测重点实验室”,形成了2+N各类实验室共同建设的良好局面。此次邀请郑院士和学术委员会专家为学院科研基地的发展规划和队伍建设出谋划策、把关指导,以期学院科研基地建设和运行机制更加顺畅,实现科研基地高效、良性、健康发展。

执行院长刘彦明代表学院对郑院士和学术委员会专家对学院发展的一贯支持与帮助表示感谢。他表示,科研基地是组织高水平科学研究、培养和集聚创新人才、开展学术合作交流、搭建校企联合桥梁的重要平台,各科研基地要立足学科交叉融合,深化与军工、航天企业的合作,不断增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重点实验室、2个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技术研究中心、西安市工程研究中心及5个与航天研究所签约成立的联合实验室共10个科研基地负责人分别从基地概要、工作情况、队伍建设、发展规划等进行了汇报。

学院党委书记朱伟表示,要充分发挥科研基地学科支撑、人才引育、成果产出的重要作用,聚焦“学科导向、人才导向、成果导向”,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要心怀国之大者,大力弘扬航天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强化使命担当,勇于创新突破,奋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郑晓静院士和学术委员会专家认真听取了各实验室的工作报告,一致认为科研基地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创新文化和国内外交流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对学院发展和教师培养起到了关键作用。专家从方向凝练、学科布局、人员集中、实验室特色、跨行业交流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郑晓静院士在总结讲话中,对学院近期在教学改革、重大研究计划等方面的进展表示祝贺,并对科研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提高站位,要坚持“四个面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国家和地方需求,努力建设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加强顶层设计,要统筹规划、理顺定位,明确各基地的研究特色和发展目标,各类各层的实验室定位不同、功能不同,要形成优势互补、集中发力的协作共同体。三是开放交流,不同类型的科研基地有不同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要加强与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等高水平科研基地的交流与合作。四是提升水平,要强化基础研究,着力提升科研水平;要强化基地管理建设,提升管理水平;要加强学术交流,提升平台影响力。最后她勉励学院青年教师,要增强创新自信,大胆探索科技无人区,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科研基地跨越式发展,为学院建设迈向新台阶提供科技支撑,为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和力量。

据悉,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经过多年的建设,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卓有成效,“极端环境下装备效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建设期验收,“空间超限探测”陕西省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2个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西安市科技平台批准成立。学院加强和航天研究所的交流合作,与航天一院10所、12所、五院钱室、504所、九院704所分别签约建设联合实验室,在科研攻关、人才培养、校企协作等取得了丰硕成果,主持经费大于100万的国家级科研任务22项,在研超千万项目5项,荣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奖二等奖1项、陕西省教学特等奖1项、陕西省高等教育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新增国家级人才1人、陕西省青年人才2人,新增陕西省创新团队1个,与科研院所建立联合基金450万/年,获得教育部联合培养博士专用指标支持5人/年,组织国际性学术会议1次、全国性学术会议5次,邀请来校院士26人次,建成钱学森精神教育实践基地。

上一篇:西电学子获“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华西赛区一等奖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