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安康市全力提升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能力纪略

2023-12-06 09:09  安康日报

记者 黄慧慧

今年4月,省人社厅公布我省创建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名单,安康名列其中,自此开启了与全国199个地区同台竞技的长跑。

今年5月,在2023年财政部、人社部联合开展的全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竞争性评审中,安康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成功入选,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入选的城市,与上海、浙江、广东等20个城市一起自信登场。

一系列迹象表明,安康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已经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在迎来更高层面、更为广泛的关注和认可的同时,也肩负着更大的使命、承载着更多人的期盼。

新的征程上,安康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开展得怎么样,群众的评价如何,示范意义体现在哪里?记者为此展开了采访。

抢抓宝贵机遇,以高质量项目打造幸福就业安康样板

今年7月,对全市人社系统来讲,绝对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在经历了市级事前评估、省级项目评审、部级初评和终审等环节,安康终于进入全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的大盘子,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创建自此也有了过硬抓手和着力点。

作为全省唯一,此项目对安康的意义不言而喻。我市对此高度重视,成立了工作专班,制定项目时间表,建立每周调度工作机制,积极思考谋划项目实施思路,并出台了《安康市2023年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实施周期为两年(2023至2024年),配套实施零工市场建设项目、充分就业社区创建项目、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54321工程、安康归雁经济返乡创业就业工程等总投资2.38亿元的10个子项目。

按照《方案》规划,两年内,我市将结合本地就业形势、产业发展状况等因素,突出生态优势、人力资源等特点,聚焦公共就业服务的痛点堵点难点,通过实施示范城市创建工程、职业技能提质增效工程、劳务品牌培育建设工程、社区工厂高质量发展工程、返乡创业就业工程五大工程,探索建立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以此扩大就业规模,优化就业结构,提高就业技能,兜牢就业底线。

为推动示范项目落实落细,8月中旬,我市财政、人社部门组成调研组,先后到湖北武汉、襄阳,江西赣州等城市开展示范项目观摩考察,学习公共就业服务经验做法。9月1日,我市组织召开安康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示范项目推进会,通报项目情况及资金分配意向,细化任务指标。

项目实施期间,计划开展技能培训4.3万人,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新社区工厂稳定在1000家以上,促进返乡创业5000人,创建200个充分就业示范社区,新建零工市场7家,培育劳务品牌4个关于下一步发展,《方案》各项目标任务纲举目张,一个事关303万安康百姓福祉的民生工程在全市全面铺开。

建强就业载体,让企业和求职者实现双向奔赴

以前每天送完孙子上学后我就闲下来了,现在在这里上班既能赚钱还能接送孩子,每个月还有稳定收入,我感觉很安心。今年48岁的胡字云是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源添服饰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谈起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的事,总是一脸幸福的模样。

在老县镇,像胡字云这样通过新社区工厂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的务工人员数不胜数,而幸福生活背后显露出的是我市人社部门大力发展新社区工厂的生动实践。

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间,我市共搬迁26.73万户93.78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为解决搬迁群众就业增收的问题,我市抢抓苏陕对口协作机遇,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按照园区总部+新社区工厂+家庭工坊模式持续发展壮大新社区工厂,用5年时间实现了毛绒玩具产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由弱到强的转变升级。今年6月,中国玩具与婴童用品协会授予安康中国毛绒玩具产业新都称号。目前稳定运营的社区工厂达1000家以上,共创造6万个就业岗位,帮助3万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对此全市有着深刻的认识,一方面加大搬迁群众就业,一方面加大供需对接力度,为企业和求职者创造招工和就业的机会和平台。

我之前在福建省泉州市的一家制衣厂务工多年,今年决定回乡发展,这样可以照顾老人和小孩。没想到在招聘会与多家用工企业交流后,很快找到了一份离家近的工作,我感到非常开心。今年2月,安康市2023年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暨苏陕劳务协作招聘会现场,求职者刘晓莉在找到心仪工作后如释重负。

当天,在这场招聘会上,市内外共200余家用工企业参加,为求职者提供了15000余个就业岗位,涉及建筑、销售、财务、文秘、电子商务、加工制造、家政服务等60余个工种。

通过举办招聘会牵线搭桥,仅是安康人社部门优化就业服务的一个方面。近年来,全市人社系统创新方式方法,采取线上线下结合,千方百计拓宽各类群体就业渠道。目前已建成13个标准化就业服务中心,139个镇级就业服务站、98个搬迁社区就业服务窗口、163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1388个村劳务服务公司立体服务网络。在大力推广秦云就业安康智慧人社等网上服务平台的同时,积极开展民营企业招工引才座谈会人才夜市等就业服务活动。

截至9月底,全市累计开展各类招聘活动395场次,累计征集市内外就业岗位28.1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4.77万人,帮扶重点企业944家,实现帮扶用工7304人。

强化技能提升,在创新实践中提升本领、培树品牌

近年来,发轫于陕南山区的新兴产业紫阳修脚已走出大山,在北上广深许多大城市有了一席之地。一个洗脚盆,将农民、政府、市场三方紧密连接在一起,一把修脚刀剖解一个又一个就业增收难题。

44岁的王显平恰好踩准了修脚产业蓬勃发展的鼓点,过去他一直从事装修行业,随着年龄的增加,干起体力活越来越吃力,加之近两年行业不景气,萌生了转行的想法。正在这时,紫阳人社部门组织开展修脚师技能人才培训,让他很快梦想成真。学完我准备找个地方实习,加强修脚技术,明年自己搞个店!即将培训结业的王显平谈起未来计划显得十分有信心。

树一个品牌,带一片就业,强一域经济,富一方百姓。全国每3位修脚师中,就有一位来自安康紫阳。目前,以陕西远元集团为代表的紫阳修脚企业已实现千城万店百亿的产业规模,带动安康籍人员就业创业近6万人,该经验做法被全国40余个县区借鉴。

与培树紫阳修脚师劳务品牌的路径一样,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一县一品劳务品牌建设,培育了安康美厨、旬阳建工、康嫂家政、岚皋巴厨、平利采茶工、白河保温建材工、恒口缝纫工等众多劳务品牌,形成了抓好一项培训、培养一批能人、推动一个产业的良好局面。

为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我市人社部门探索技能培训与劳务品牌建设相结合,市场需求与就业意愿相结合的技能培训模式,精准落实三包两免一补免费技能培训政策,推动技能培训进镇村、进社区,聚焦富硒食品、文旅康养、加工制造等重点产业链用工需求,探索出政府主导+龙头带动+基地培训+定向就业的技能培训模式,通过订单式定向式培训,帮助广大劳动者提升综合素养和就业能力。

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求职者、创业者拿到了通往就业增收、创业致富的金钥匙,人力资源优势也逐渐转变为劳务品牌优势。截至目前,全市组织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近4万人次,累计建设国家、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0个,国家、省、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7个,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8.86万人。

随着安康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加速实施,安康就业创业整体工作也跟着提质提效。截至9月末,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7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4.05万人,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务工37.8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0.7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0.26万人,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3431人,组织就业见习1532人,各项就业指标均超去年同期,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幸福就业总体目标,深入开展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创建,以实施全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为抓手,不断推进基本就业服务均等化、重点群体服务精准化、服务主体多元化,让群众幸福感、获得感逐年倍增,不断打造幸福就业安康样板。谈及下一步发展,市人社局局长王龙军如是说。

上一篇:安康市农业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再创佳绩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