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通讯员 周诗航
近年来,平利县认真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的突破口,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取得显著成效。
打造整洁村庄,清出人居新环境。持续抓好村庄清洁行动,大力开展扫干净、摆整齐、清污淤、改旱厕活动,每月组织发动群众开展环境卫生大清扫,常态化保持三清。一是清洁家园。广泛发动群众整理院内堆放杂物,及时清理门前屋后沟渠淤泥和杂草,清除垃圾以及乱堆乱放的建筑材料,确保村庄周边无垃圾积存,街头巷尾干净通畅,房前屋后整齐清洁。二是清洁水源。持续推进河道治理工程,对乡村小河流、小溪流、池塘、沟梁等河岸边堆积的生活废弃物、水里沉淀和漂浮的白色垃圾进行彻底清理,确保岸洁水清流畅。三是清洁田园。全面清理田间地头废弃农用地膜、农药瓶、化肥包装袋等农业生产垃圾,实行定点收集、定期清运。今年全县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12523吨,开展环境卫生消杀7661次,发动群众参与清洁行动17679人次。
整治残垣断壁,拆出发展新空间。坚持政府管公共、群众建家园,因地制宜实施一拆两化,整治残垣断壁,让农村和城市一样美起来。一是拆除残垣断壁。开展集中整治行动,拆除乱搭乱建的违章建筑和严重影响村容村貌的废旧设施,全县94处年久失修、破烂不堪的房屋和残垣断壁得到有效整治。二是实施绿化。充分利用拆除、腾退的空闲地、废弃宅基地等,建设乡土气息浓郁的公共绿地,提升农村公路沿线和主街道绿化水平。截至目前,全县共实施村庄绿化2600平方米。三是搞好美化。动员引导群众积极建设美丽家园,建设篱笆围墙、铺设砖石路面、种植观赏花卉,绘制文化墙,展示村庄故事,全县2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实现一村一文化景观,广佛镇塘坊村做法被新华社专题报道。
推进厕所革命,改出生活新品质。坚持将农村厕所革命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中之重推进落实。一是因地制宜改。结合县情实际,大力推广335改厕模式,即:多户联建、集中处理大三格式湿地化模式,小三格式无害化处理模式,单户改厕、二级处理三种模式,严把改厕施工、验收、服务三个关口,确保改厕工作责任落实、资金投入、宣传发动、技术培训、督导检查五个到位。二是逐村逐户查。开展叩门行动,组织镇村干部逐村逐户深入开展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对2013年以来各级财政支持改造的37186户厕所,累计摸排查出454户问题厕所,全部整改到位,真正让群众满意。三是智能服务管。建立农村卫生厕所智能管护平台,配备相关硬件设施和智能管护系统,吸粪车全程监控,改厕档案动态管理,实现县、镇、村三级数字化智能管护,有力提升管护效率和管护质量。截至目前,今年已新改建卫生户厕669户,实现双过半,全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8%以上。
完善基础设施,建出美丽新农村。统筹力量,整合资源,重点抓好农村建房、垃圾填埋场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让农村具备更好生活条件。一是建好农村徽派民居。以农村土坯房改造为重点,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在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统一按徽派风格建房,形成协调一致的景观风格。今年以来,全县实施旧房改造175户,龙头村、三里垭村成为全国美丽宜居村庄,蒋家坪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二是完善垃圾处理设施。全面推行户收集、村转运、镇处理的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模式,以日产日清为要求,每个村庄合理配备保洁员和垃圾处理设备,全县137个行政村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达到100%。三是建好污水处理设施。根据村庄大小,统一规划,对规模较大、人口集中的村庄,规范建设统一的排污管网,修建容量较大的化粪池,实行人畜粪便集中处理。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村级污水处理站44座,农村污水有效治理率达45.9%,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水平不断提升。
健全长效机制,创出乡村新颜值。积极探索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各村成立村民理事会带着干、选聘综治户长帮着干、评选文明农户比着干,促使群众由要我干到我要干要我美到我要美。一是开展卫生村创建。大力开展卫生村庄卫生家庭创建活动,制定整治标准,实行过程管理,定期检查评比,促进人人养成爱卫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二是开展文明村创建。鼓励引导组织开展农村美丽庭院评比、农村环境卫生互助、十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活动,一月一评选、一月一公示,以小荣誉激发群众观念转变的大能量。三是开展五星社区创建。扎实开展以法治管理、创业致富、文化特色、环境优美、服务保障为主要内容的五星社区创建活动,打造了一批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的农村新型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