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超越苦难的温情之旅 ———评电影 《拨浪鼓咚咚响》

2023-07-28 12:13  西北信息报

西部影评

电影是一种娱乐与艺术的结合。它不仅可以让观众得到娱乐,也能够启迪我们的思维和意识,教育我们如何看待和理解世界。它不是一个单一的娱乐形式,而是一种文化现象,承载着社会、历史、文化和审美价值。

近年来,中国电影的崛起,越来越得到国内其他行业的关注,受到全球电影同行的瞩目。靠着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中国电影已经产出良好的效益,为文化体制改革成功地树立起一面鲜亮的旗帜。为了使电影的发展在建设文化强国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从本期起,西北信息报和西部电影艺术与文化品牌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推出“西部影评”专栏,以期丰富观影者的思维角度,使之与原生蕴存的思想、观念得以多元交汇,收获新生精神的启蒙。

由陕西青年导演白志强执导、惠王军、白泽泽主演的喜剧电影《拨浪鼓咚咚响》自上映以来收获不错的口碑。电影以一位寻仇的卖货父亲和一位寻亲的留守儿童阴差阳错的旅途为主要线索,折射出当代西部城乡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日常图景。在这部“乡村公路片”中,导演白志强对中国西部地域的现代性困境进行了深刻地反思和呈现,彰显西部电影的现实深度与人文温度。电影中“拨浪鼓”这一核心意象,弥合了苦难人生的裂隙,表达出电影温暖的艺术情怀。

电影以纪实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底层的乡土故事。穷困潦倒的司机苟仁痛失爱子,被朋友欺骗,开着货车走街串巷为寻仇,也为生活。陕北清涧的留守儿童毛豆,在经历了母亲出走,奶奶病逝后,他拿着一张斑驳的照片要去寻找在外打工的父亲,藏身苟仁的货车车厢并意外引发火灾。为挽回4000多元的损失,苟仁带着毛豆踏上了从乡村通往城市的公路。这对半路父子,在冲突对抗中走向和解与成长,已然情同父子,充满治愈的温情。本片在公路电影的既定框架内,进行了现实主义的探索,无论在形式或是内容层面都展现了真实的人生世相。

导演白志强拍摄过多部纪录片,在电影中延续了他细腻、冷静的视觉风格。在色彩和光效上,有一种朴素粗粝的质感。毛豆两团通红皲裂的脸蛋和亮晶晶的鼻涕,苟仁凌乱的头发和满脸的胡茬,油腻的军大衣,指缝里的泥巴,开裂的棉布鞋……除了原生态的细节呈现,无论是苟仁租住的破旧民房,毛豆家窑洞的简陋陈设,黄土高坡的沟壑万千,蜿蜒的公路,嘈杂凌乱的乡村集市等空间意象,都着力展现中国底层乡镇的现实状况。在内容上,《拨浪鼓咚咚响》将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城市建设等现实问题集中反映出来。故事背景设定在2008年的深冬,这一年我们国家发生了汶川地震,又成功地举办了北京奥运会,房地产持续升温,大量农民工进城谋生。二人一车“在路上”的种种遭际,将时代背景投射到个体的生存困境上。毛豆无依无靠,深知“没人亲我了”,苟仁“屋漏又逢连夜雨”,不得已拿出缝在军大衣夹层中的一叠钞票。挣扎在物质和精神双重困境的一老一少,在面对苦难时,唯有相互慰藉,自我承受,自我消化,仍不失淳朴和善良,这是典型的中国老百姓的故事。

影片关注时代发展,聚焦乡镇底层小人物,以现实主义为方法,以人民立场为根本,将人民性纳入电影的话语体系和实践中。《拨浪鼓咚咚响》的人民性精神指向,是电影充分关注普通民众在现实生活中的摸爬滚打和悲欢离合,并在影片中表达深切的人道情怀。当男人和男孩在简陋的小餐馆吃饭时,男孩义气地拿走桌上的五元钱塞给门口乞讨的女孩,本就拮据的男人选择了慷慨;当男孩得知男人心中的仇恨和怒气,他选择了悄悄用假刀替换真刀,男人最终原谅了已经残疾的仇家;当男人辗转找到住在简易窝棚里的男孩亲戚时,得知男孩的父亲早已死去,他选择了善意的谎言。天灾、人祸都没有压垮这对临时父子,他们彼此善待对方,慢慢治愈创伤。苟仁甚至用陕北作家路遥来激励毛豆,长大了要当路遥一样的大作家,把陕北的故事写成小说,讲给大家听。他像一个父亲一样,保护他,疼爱他;他像一个儿子一样,陪伴他,温暖他,两个人在旅途中完成了身份的置换。一如影片的英文名称“如父如子”。

导演白志强曾坦言:“我不做它就难受,我无法原谅自己,我必须要做。不管什么代价,我都要把它拍出来。”他长期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关注西部乡村的发展。影片体现了主创团队真诚的态度,素人演员为角色注入自己的生活印记,用具有穿透力的表演演绎生命的故事。影片不仅仅满足于讲述一个苦涩幽默的轻喜剧故事,其着眼于小人物通往大时代的现实表达,深层次是对陕北地方的文化个性的挖掘。黄土高坡、九曲黄河、陕北说书、方言俚语,电影中呈现了西部中国沉郁厚重的地域景观,并将陕北地方文化融入电影叙事,形成了“要命的真实”的美学风格。导演想通过电影在一个更广泛的时空维度跟观众产生共情,构建情感的共同体。这部电影看上去像纪录片一样真实,又有类型化电影的文艺内核,并有意识的跳出地域的限制,在现代性的宏阔视野中,以电影叙事的方式,贴近人民,对当代社会中人的问题、社会问题以及文化问题,进行艺术的思考与探索。

拨浪鼓是串联起电影故事的一个道具和核心意象,它象征着童年、亲情、接受以及和解。苟仁数次在梦境中看到拿着拨浪鼓的儿子,也多次在现实中抚摸拨浪鼓以寄托思念。电影的结尾,情同父子的两个人即将分别,苟仁摘下后视镜上的拨浪鼓留给毛豆做纪念。毛豆看到被自己偷偷戳出洞的拨浪鼓上居然贴着一个创可贴,看着远去的货车,孩子不禁失声痛哭,追着车奔跑。这一笔点题既笨拙又足够真诚。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命运会将他们相连,这是超越亲情的羁绊。

电影《拨浪鼓咚咚响》是一部直抵生存之困和生命之光的质朴之作。导演白志强用“反戏剧化”的方式、小成本的制作、非职业的演员,在大银幕上讲述中国西部的乡土故事。电影的圆融与纯粹,粗粝的生命强力和柔软的人性光辉,无疑彰显了西部电影的现实情怀。

上一篇:国网汉中供电公司全力以赴 保障伏暑季供电安全可靠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