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西安水务系统着力打造六大支撑体系今年将加快建设六大类40个重点项目

2023-03-10 08:14  西北信息报

3月8日,记者从西安市水务局召开的2023年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全市水务系统将着力推动“水空间配置、水灾害防御、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修复、水文化弘扬、水管理服务”六大支撑体系建设,加快构建西安水务新发展格局,为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提供坚实的水务基础支撑。

去年一大批重点项目全面建成

“水务建设提速推进,重点工作亮点纷呈……过去一年,全市水务系统立足新时代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治水‘新答卷’。”据了解,去年以来,全市水务系统聚焦全市九个方面重点工作,深入开展“项目攻坚年”行动,统筹推进水源建设、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区域调水等十大类66个重点项目建设,斗门水库北池、西南郊水厂一期二阶段等一批重点项目全面建成。

围绕“一盘棋、一张网、一体化”目标,全市水务系统全面启动《西安现代水网建设规划》,金井水库、杨家沟水库、车村水库、冯家湾水库、泥峪河水库等一批重点水源工程前期工作全面展开;重大区域性调水工程——引汉济渭西安支线、红旗水库综合治理、斗门水库南池开工建设;引蓝济李、李家河输水总干渠复线、西安子午水厂一期、西南郊水厂、灞河水厂五大输配水管网加快推进。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全线贯通,引汉济渭二期工程与黑河引水系统并线连通,一批关键性、支撑性、节点性工程取得重大突破,“外引内调、多源互济、循环通畅”的现代水网动脉初具雏形。

保障民生方面,随着西南郊水厂一期二阶段建成通水,西安市日均新增城市供水能力20万立方米,有力保障夏季高峰用水需求。全市建成农村供水保障工程80处,受益人口32.59万人。生态保护方面,已完成秦岭北麓水土流失治理124平方千米,新建、扩建、提标改造污水处理厂7座,城市日均污水处理能力达到403.1万立方米,处理率达96.95%,排名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护城河、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等11个湖池,实现生态补水8580万立方米。

今年将围绕六个方面持续发力

2023年,全市水务系统将围绕重点项目建设,筑牢防洪屏障,补齐供水短板,修复河湖生态,践行节水方针,强化监管能力,加快构建西安水务新发展格局。

在抓紧抓实重点项目建设方面,全市水务系统将深入实施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加快推进六大类40个重点项目建设。其中,将持续推进引蓝济李、航天城水厂二期一阶段、李家河引水韩峪配水厂等15个续建项目,加快车村水库、泥峪河水库等16个新建项目进程,确保重点项目6月底前开工率达到80%。

在牢牢守住水旱灾害防线方面,将提升防御应对能力,强化山洪灾害防御能力,巩固完善区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优化监测站网布局,畅通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增强河道防洪能力,深入开展防洪隐患排查专项整治。提升水库减灾能力,主汛期前建成45座水库安全监测设施,年内完成长安子午峪、临潼斜韩、蓝田赛峪等5座水库除险加固任务。

在全力保障城乡供水安全方面,将加快推动水网、水厂和农村供水三大工程建设,确保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其中,将着力推进城市供水扩能工程,启动灞河水厂一期建设,加快推进西安子午水厂一期、航天城水厂二期一阶段等工程,完成西南郊水厂二期一阶段、东北郊应急备用水源地、长安子午水厂二期建设,新增城市供水能力日均30万立方米以上,保障夏季高峰供水需求。

在系统复苏水域生态环境方面,将推进河湖生态环境复苏,深入开展母亲河复苏行动,加强渭河滩区治理和生态修复,加快推进斗门水库南池建设,确保5100亩湖面达到蓄水条件。持续开展河湖生态补水工作,护城河、仪祉湖等11个重点湖池将补水7000万立方米以上,不断提高河湖生态流量保障水平。推进污水污泥处理提质增效,将新增城市日均污泥处置能力900吨。

在践行节水方针方面,将聚焦资源管控,全面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和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行动,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扎实开展各领域、各行业节水增效工作,使全市万元GDP用水量下降2.4%,用水总量控制在24.76亿立方米以内。

在持续加强水务行业管理方面,将强化河湖管理,持续开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严格河道水域岸线管理,维护良好河道秩序。加快涉水信息平台数据整合,实现渭河西安段信息化管理与应急管理平台数据互联互通,推动涉水数据高效共享。南江远

上一篇:最高检、全国妇联发布加强司法救助协作典型案例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