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打造文旅融合样板 西安持续提升城市品牌影响力

2022-12-16 14:10  西北信息报

丰富多彩的2022年消夏旅游季、2022西安乡村旅游年,热闹非凡的“关中文旅大集”、“长安十二时辰”街区、“密城·白鹿原”等沉浸式文旅新场景,杜邑公园、太乙驿、长安唐村等一批高品质度假营地正在成为消费新热点……今年以来,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紧紧围绕“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体目标,统筹疫情防控和文化旅游工作,全市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

促进文旅产业快速复苏打造文旅融合西安样板

2022年,西安市文旅局先后印发《贯彻落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加快推动文化旅游工作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西安市全力应对疫情影响推动一季度文化旅游业恢复性增长的八条措施》《西安市文化旅游体育产业稳增长促消费十二条措施》《2022年西安市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累计兑付市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5396.44万元,惠及企业123家。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公园提升工程入选全国开发性金融支持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库、获授信38亿元。

通过发布25条精品旅游线路,推出滑雪游、露营游、休闲游、乡村游、本地游、周边游等新产品业态,开展“城中度假·别样旅居”文旅直播带货,本地市场成为文旅新的增长点,打造文旅融合西安样板。紧抓假日重点时段,集中开展系列营销宣传及惠民促消费活动,“端午”“五一”“中秋”“国庆”等节假日,西安市均位列全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城市,并入列2022年全国露营活动十大热门城市。广仁寺文化景区晋升国家4A级景区,北院门历史文化街区、易俗社文化街区荣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白鹿原影视城、嘉会坊、华清宫等7家单位荣获省级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蓝田县灞源镇、鄠邑区栗峪口村、蓝田县葛牌村入选2022年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镇。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级加快文旅资源转化利用

今年以来,西安市建成以西安图书馆、市群艺馆为核心,联通13个区县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两个数字服务平台,碑林区图书馆、文化馆新馆进行主体施工,周至县图书馆、文化馆及莲湖区图书馆新馆主体已经建成。新城区、未央区入选第二批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创建名单。新城区解放门街道、雁塔区等驾坡街道、高新区庞光街道、西咸新区渭城街道被命名为陕西省第二批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街道。“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850场,发放“文化惠民卡”5000张。

截至目前,确定2022年西安市文化旅游重点项目86个,其中续建项目32个,新开工项目16个,前期项目38个,总投资1698.9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68.68亿元,目前文化旅游市级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207.23亿元。确定99个项目纳入省文旅厅高质量文化旅游项目清单,132个项目纳入西安市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任务清单。

激发文旅市场消费活力持续优化文旅市场环境

今年,西安市文旅局出台《2022年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推进工作方案》,拨付2021年度旅游专项资金4762万元,退付旅行社质保金5756.7万元。鄠邑天桥湖景区、浐灞保利大剧院、曲江万人竞技馆等文旅新空间建成开放,推出“长安十二时辰”街区、“密城·白鹿原”等沉浸式文旅新场景,杜邑公园、太乙驿、长安唐村等一批高品质度假营地成为消费新热点。创排《山河无恙》《滚烫的年华》《守护者》等18部新剧,完成《长恨歌》《梦长安》《驼铃传奇》提档升级。

通过叫响做实“千年古都、常来长安”主题形象,精心组织开展“中国年”主题线上宣传、2022西安春季文化旅游活动启动仪式、“长安夜·我的夜”第三届夜游嘉年华系列活动、2022年消夏旅游季、2022西安乡村旅游年系列活动,成功举办“关中文旅大集”、关中平原城市群文化旅游协同发展工作推进会,举办2022“东亚文化之都”十周年西安音乐会、第二十届西安国际音乐节、世界城地组织亚太区旅游委员会文化旅游发展研讨会以及世界城地组织亚太区旅游委员会第一届会员大会,提升西安文化旅游影响力。

全面开展政务服务清单梳理,做到“清单之外无审批”,推行旅行社告知承诺制审批,局所有行政审批事项网办、最多跑一次办均可实现100%,办理时间均压缩至法定时限的30%以内。成功举办“西安市第一届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活动”,组织所有执法人员进行学习培训,先后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329次,8次部门间联合抽查,累计检查经营单位11217家次,办结案件88件。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迎盛会”专项整治行动和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确保文旅行业安全稳定。通过组织全市文旅文物领域开展党的二十大前后安全生产大排查,开展2022年西安市旅游突发事件综合演练和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充分发挥文化旅游广电舆论宣传阵地作用,确保文化安全。严格执行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九不准”要求,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不放松,筑牢疫情防控坚强的文旅防线。

聚焦重点项目再发力2023年西安文旅有看点

2023年,西安文旅将聚焦重点项目再发力。坚持把抓文旅重点项目建设与城市有机更新紧密结合,持续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深化国家级文旅消费试点城市创建,推进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旅游休闲街区创建,加快文旅重点项目建设,推出一批精品民宿、省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着力提高文旅品质。

狠抓消费升级求实效。立足繁荣本地游、拓展周边游、创新跨省游,着力推动旅游产品多元化、旅游业态时尚化、旅游场景全域化、旅游推介精准化,不断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西安旅游从观光游向休闲游、度假游转型升级,实现旅游人次合理增长与旅游收入稳步提升。

优化产品供给,推出全新旅游演艺,举办特色旅游消费季,推出“景区+剧院+酒店+餐饮+文创”组合式文旅票券及体验券,增强多日游、定制游和二次消费。推动省市区三级联动,串联片区和跨区线路产品,通过一票多日游、联票优惠等方式激发消费意愿。

发展沉浸式文旅体验,不断培育新业态,持续增强“长安十二时辰”“密城·白鹿原”“寻梦·芙蓉里”等沉浸式项目的科技感、时尚感和吸引力。推动“文物+文旅”融合发展,让文物“活起来”。实施“西安露营品牌扶持计划”,引领休闲新风尚。发展数字藏品,抢抓区块链、元宇宙新风口,满足时尚消费需求。

串联旅游景区、文化街区、文创园区、特色社区,集成“吃住行游购娱”要素,打造全域旅游新场景,延长旅游产业链、消费链。以4个国家级、7个省级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为重点,做精西安夜游经济。

此外,还将运用裸眼3D技术推出西安文旅虚拟代言人,全面加强与新媒体平台和OTA平台的战略合作,精准推介西安全新产品体系,巩固拓展重点客源地市场。

做精新文创。办好第五届中国西安国际文创产品创新设计大赛,集中力量开发一批彰显中国特色、代表西安形象、满足市场需求的爆款文创产品。组织全市优秀文创产品进景区、进街区、进园区、进社区展示销售,让文创精品“火起来”。加强全市文创园区建设,助推西安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

做实新消费。精准出台文旅稳增长促消费接续政策,聚焦旅游市场主体,组织银企对接,强化金融保障;聚焦新产品新场景新业态,加大对文旅企业创新供给奖补支持。结合数字哨兵,建立文旅数据直报系统,强化线上旅游数据采集,推动文旅消费场景应统尽统,加快形成覆盖全面、运行高效的旅游统计体系。

强化数字赋能促转型。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和文化旅游产业在线化、数字化发展方向,充分运用大数据、5G等信息化手段,主动为游客提供贴心服务。坚持把文旅宣传、品牌塑造与城市营销紧密结合,创新手段、丰富载体,运用短视频、VR/AR等数字技术,打造文旅线上新场景,形成数字传播矩阵,保持西安文旅热度不减。加快文旅数字化转型,指导城墙景区、碑林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推出数字藏品,培育一批智慧景区、智慧旅行社。加快5G、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推动“文商体旅+在线新经济、虚拟现实场景体验、生活消费”等模式创新,着力提升文旅产业链、供应链的创新性、完整性。

推进公共服务高质量。持续推进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周至县图书馆新馆建设,碑林区、雁塔区、周至县文化馆新馆建设,加快市级图书馆新馆、美术馆-长安书院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持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体系化建设,对西安图书馆集群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提升改造,推广优质阅读内容数字化传播,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互动。扎实推动高陵区、鄠邑区、新城区、未央区创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示范区工作,指导全市做好“两馆一站一中心”免费开放服务。

持续提升城市影响力。坚持大活动引领、全要素提升、文旅体融合,加速西安城市形象的全民传播、全域营销、全球推介。推出一批满足需求、引领潮流的文旅新线路、新产品。持续推进关中平原城市群联合营销、沿黄城市带文旅融合发展论坛等营销推介活动,适时开展长三角、珠三角实地宣传促销。持续发放文化惠民卡和文旅消费券,加强与OTA平台合作,吸引更多过夜游客。发挥世界城地组织亚太区旅游委员会和“东亚文化之都”平台功能,办好丝路电影节、西部文博会,不断增强西安文旅吸引力。

杨明尚洪涛

上一篇:旬邑:聚焦稳产保供 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