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伏天 雍城 秦德公 杨舟平

2022-09-02 04:06  西北信息报

伏天、雍城、秦德公看似三个互不相干的话题,但细细考究起来,三者还是有一定牵扯的。

俗话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常常把勤奋努力的艺人坚持不懈、苦练技艺形容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可见,三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著名的民俗歌谣“九九歌”自打儿时我们就耳熟能详,那么,“伏天”的渊源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时序回到27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那时诸侯争霸,战旗猎猎。春秋初期诸侯国最多时有一百多个国家,历时200余年后,到战国初期只剩下最有实力的“战国七雄”这几个国家。战国上承春秋乱世,中继百家争鸣,后启大秦帝国,是中国思想、学术、科技、军事及政治发展的黄金时期,涌现出了大量为后世所传诵的典故、成语、传说。比如,沿用至今的“伏天”说,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的。

战国七雄之一的秦国自周孝王封非子直至秦朝灭亡,秦人先后拥有秦邑、西犬丘、汧邑、汧渭之会、平阳、雍城、泾阳、栎阳、咸阳九个都城,正所谓秦人“九都八迁”,总体趋势是由西向东、开疆拓土式迁都。秦人认为东边是日出的地方,象征万物出生和生机。九都之中,在秦人心目中最重要的是西犬丘、雍城和咸阳这三都。西犬丘是秦襄公祭天立国之都,雍城是秦人历经时间最长、祭祀功能齐备的礼制之都,咸阳则是秦人一统天下之都,其余都城则为秦人临时性驻地。

公元前678年,秦宪公的儿子秦武公在平阳去世,因武公儿子年幼,武公担心权臣干政,临终前便废掉太子,改由他的二弟赢嘉继位,这就是秦德公,秦国的第十一位国君。秦德公继位后并没有亏待自己的侄子,他让秦武公的儿子公子白居住在平阳宫,而且把周边的土地也分封给公子白作为封邑,德公自己则通过占卜问巫、观天察地,于公元前677年将都城由平阳迁到雍地(今宝鸡市凤翔区城南),修筑了大郑宫,作为国君的驻地。

德公为啥选雍地作为新的国都呢?首先是崇神思想支配,“自古雍州积高神明之隩”,而雍城就位于雍州腹地,德公经过占卜,说:“居雍后子孙饮马于河。”前都城平阳虽在渭河河谷,交通便利,但地方局促,不便防守,而雍地地势辽阔,土地肥沃,西面、北面有雍山、北山等山系,东面、南面有横水、雍水等河流,征兆性好,安全性高,雍地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了秦德公建都的“天时、地利”条件,再加上秦德公的仁厚,“人和”因素,所以迁都很顺利。接着,后世19代国君就逐步在大郑宫周围修筑宫殿、宗庙、祭祀场所等建筑,一个著名的秦都雍城就这样出现了,秦国从德公时期进入了雍城时代。

秦德公定都雍城后,对广袤丰饶的雍城平原、阡陌纵横的田野、民间男耕女织的美美与共,这一切十分满意。农耕社会,“三百六十行,种庄稼为王。”农业收成好则国家安稳,百姓安心。作为一个有作为国君,秦德公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尤其重视农业与天气的关系。他发现雍城周边地势高阔,河网密布,每年夏至以后,暴雨频发,雨天与酷暑交替出现,湿热与燥热轮流来袭,气温一天比一天走高,空气湿度不断增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天气又潮湿又闷热,接二连三的高温、湿热天气令人难熬,“风、湿、暑、燥、火”这“五邪”天气在雍城大地猖狂肆虐,而且这种“蒸笼”天气每年最少要持续三四十天,连狗都热得伸出了舌头,爬在地上一动不动了;知了在深深地叫着夏天,感觉不到丝丝凉意。这样的天气无论对农业生产还是人的身体健康影响都很大,田禾因此会受损,体弱的人因此会生病甚至导致死亡。

限于当时人们的认知,秦人在崇神信巫思想的支配下认为,雍地的闷热难耐之气是地下散发出来的毒邪之气,必须用宰杀牲畜的方式来祭祀驱之。有人就提议用杀狗淋血的方式祭祀,并把狗皮悬挂在城门上,驱邪避毒,保佑城里不受毒邪之气侵扰。因为狗肉性热,秦人用“以热制热”的办法避暑,类似中医的“以毒攻毒”疗法。这种节气既然与杀狗祭祀有关,秦德公就下令把一年中最高温、最闷热、最难耐、最毒邪的这三四十天叫做伏天,伏字由人和狗组成。伏天,古人还有一种解释是一年中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而致形成的天气现象。秦德公还命令掌管天气的官员将伏天做了进一步划分。这才有了司马迁在《史记·正义》中记载:“六月(指农历六月)三伏之节起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秦德公在国都雍城发现伏天这一现象及运行规律,对我国农业、天文、气象、历法等贡献很大,已致于使用至今。

那么,伏天是怎么起算的?伏天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所以这段时间人们也叫三伏。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具体说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入伏,是初伏的头一天,也就是古历书上所说的“夏至三庚便数伏”。十天后的第四个庚日叫中伏,如果第五个庚日出现在立秋之前,那么中伏就是20天,叫两个中伏,也有人把头伏、两个中伏、末伏算在一起叫四伏;如果第五个庚日出现在立秋之后,中伏就是十天。可见,伏天的长短主要在中伏的差别上,伏天中最热的时节是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叫末伏。这就是“热在三伏”的来历。

冬至当天即“入九”,而“入伏”却在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那么,庚日又是怎么回事呢?我国古代采用“干字纪日法”,即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字相配而成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庚,在五行搭配中属金,金怕火,庚日会在数伏天气中逐日消减,可见古人以庚日来记“伏”是有讲究的。

人们误以为夏至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可事实并非如此,夏至这天白昼最长,太阳角度虽高,但接近地面的热量这时处于积蓄阶段,尚未达到最多的时候。夏至后,日照时间逐渐减少,而气温却开始升高,直到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入伏,气温渐渐达到一年的最高值。凡事盛极而衰,伏天既是全年最热的日子,又是阴起阳降的时候。难怪《汉书·郊祀志注》中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

在我国古代漫长的农耕社会中,伏天与农业生产、居家出行等息息相关,与伏天有关的传言、民谚、农谚举不胜举,比如有“伏天分公母”一说,农历单日入伏叫公伏,双日入伏叫母伏;“公伏热死老黄牛,母伏狗不展舌头”“雨打公伏头,大热四十五(天);雨打母伏头,炕边长蘑菇”等等,这些民谚是人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至今对我们仍有裨益。

眼下,正值挥汗如雨甚至静坐都出汗的中伏时节,今年7月16日至7月25日为初伏10天,7月26日至8月14日为中伏20天,8月15日至8月24日为末伏10天。今年的中伏在立秋以后,俗话说:“秋后一伏热死牛;三伏带一秋,还有二十四个(天)秋老虎。”可见,今年高温难熬的天气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暑热未尽,秋老虎余威不减,我们时刻要有防涝或抗旱的准备。

入伏以后,养生一直是人们津津有味的话题。人常说:“头伏鸡,二伏狗,三伏甲鱼无处走。”说的就是三伏天吃什么。头伏一只鸡,一年好身体;二伏吃狗肉,行走快如风;三伏吃甲鱼,营养又美味。关中西部农村还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炒鸡蛋”的说法。中医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以热治热,发汗排毒”“冬病夏治,方除病根”。是的,三伏天要适当调整饮食和作息,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适当清淡饮食,调达肝气,作息规律,空调温度不宜调的太低,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妥。提倡自然、顺时养生,适时晒后背,是谓“天灸”,增补阳气。早睡早起,保持良好的情绪,平心静气,才能抵御这又闷又热的伏天暑气环境。

伏天起源于雍城,也就是今天的陕西宝鸡市凤翔区,从秦德公时设立,至今已2700多年,可谓源远流长。古文明的兴衰,历来与气候变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类与气候的关系,常常是人们深切关注、津津乐道的永恒话题。秦德公在位只有两年时间,他的三子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秦德公在位虽短,但他迁都雍城,设立伏天,生子任好(秦穆公),仁义宽厚的历史功绩,无论在秦史还是我国古代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上一篇:府谷持续打好稳岗扩就业“组合拳”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