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岚皋佐龙镇:“猕园是我过上好日子的甜蜜盼头!”

2022-08-29 16:05  安康日报

通讯员张天兵

心若在梦就在,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54岁的袁华对《从头再来》这首老歌情有独钟,因为这首歌最能反映他的内心世界,也是他跌宕起伏人生的真实写照。

8月23日,笔者专程采访了袁华,听他娓娓讲述起昨天的故事,一段励志的猕园创业史也随之浮出水面。

袁华是岚皋县佐龙镇佐龙村人,因家境贫寒,21岁那年他离开了家乡,跟着老乡一起来到河南省闯荡,因没有什么技能,只能到一家金矿打工。矿上的活又苦又累,袁华常常累得精疲力尽,没多久手上就长满了厚厚的老茧,但他咬紧牙关挺了过来,这种玩命的体力活一干就是20多年。

尽管他不怕累,能吃苦,一个月也能挣得下300多元钱,这在当时算得上不错的收入,但与他心中的致富梦想却相差甚远。

直到1993年,袁华来到山西省跟人合伙承包开煤矿,5年后终于才有了较好的回报。

1998年,袁华带着赚到的80万人民币回到老家佐龙,建起了小洋楼,还买了一辆大货车跑起了运输,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一时间在附近羡煞旁人。

然而不安于现状的他,总感到在家挣钱慢,架不住朋友的相劝,袁华最终卖掉货车重操旧业,先后辗转到山西、河北、成都等地跟人合伙开铁矿,结果一场安全事故让他赔了个底朝天。

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这年夏天,倍受打击的袁华回到家乡,困顿迷茫中,一时不知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一天,袁华上山转悠排解心中苦闷,看到山上生长的野生猕猴桃,眼前一亮,心中顿时豁然开朗。他猛然间想起在浙江省蒲江县认识一个种植猕猴桃的朋友,于是心中有了种植猕猴桃的想法。

袁华当即请来朋友到佐龙实地考察,在得到家乡生态优越,是猕猴桃适生区的肯定后,他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2017年,抱着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勇气,袁华卖掉了房子,又从信用社贷款,共计投入430万元,从村中96户人家手中流转山地400亩,成立了岚皋县新园猕猴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启了自己猕猴桃产业的种植之路。

猕猴桃种植是一门技术活,这对一个门外汉来说简直就是一种莫大的挑战!但令袁华喜出望外的是,他的这一选择正好与县上鼓励发展特色产业政策相吻合,几年来政府部门除组织他多次外出参观学习猕猴桃种植技术外,还先后投资188万元为他修通了4公里进园的水泥路,为园区铺设长约15公里的引水管道,建起了6个大蓄水池,基础设施得到了完善,实现了水肥一体化。

然而,袁华的猕猴桃种植之路并非是一帆风顺。2020年,正当园区部分猕猴桃开始挂果,眼看着就要开始赚钱的时候,袁华却发现部分果树患上了可怕的溃疡病。这是一种毁灭性细菌病害,具有致病性强、传播迅速、根除难度大等特点,很容易造成大面积坏果。

情急之下,袁华分别前往汉中市、四川、河南考察,最终看中了河南省西峡县一猕猴桃合作社的翠香、阳光金果两个口感好、多肉多汁的新品种。

说明来意,但让他始料未及的是,这家合作社却死活不肯将猕猴桃枝条出售,袁华只好托人从中说情,再经多番软磨硬泡,许以相关条件交换,这才取得了新品引进。

新枝条运回岚皋后,袁华立即对可能存在传染风险的100亩猕猴桃全部砍伐,在县农业农村局专家的指导下,重新进行了嫁接。

新枝条嫁接完后,袁华的心却是忐忑不安。每天他都会来到猕园观察新枝的愈合情况,进入冬季他用套塑料袋方式对伤口处保暖,到了春季萌芽长到50厘米,他又一一解绑,引缚新梢上架,每天扎在猕园里带领工人们忙个不停。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广施有机肥和精心管护,这些脱胎换骨的猕猴桃竟长得枝繁叶茂,爬满藤架,今年竟试花结果了,这让袁华长长松了一口气。

据袁华介绍,花期经过疏果,只保留了部分果子,估计能产1万公斤鲜果,不急于求成的目的是为明年大面积挂果蓄积更大的能量。

行走在园区的路上,山风徐来,果香沁人。望着套上果袋的猕猴桃在枝头上轻轻地舞动,袁华信心满满地告诉笔者,搞农业产业投资周期较长,但看准方向贵在坚持,做人要有一种韧劲,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这400亩猕园就是自己过上好日子最甜蜜的盼头!

上一篇:平利正阳:好山好水住好人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