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本报通讯员 周俞
清晨,江畔的湿地公园里碧空如洗、朵云如絮,远望群峰苍翠欲滴,脚边汉江碧波荡漾,微风拂面,裹挟着雨后凉爽和清新,鸟声啾啾,蕴藏着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一幅水清岸绿、生态和谐的美丽画卷呈现眼前。
今年以来,汉中市坚定“绿色循环·汉风古韵”高质量发展道路,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系统观念,强力攻坚治污,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新跃升。
“上半年空气质量保持大幅向好的良好态势,市中心城区优良天数159天,同比增加16天,无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全省第一。优良水体占比100%,汉江、嘉陵江出境断面达到Ⅱ类标准,水环境质量稳居全省前列。地下水污染防治扎实推进,土壤环境安全可控,核与辐射监管能力得到生态环境部西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充分肯定,未发生突发环境事件……”这是汉中市上半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交出的喜人答卷。
持之以恒,全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
“今年的蓝天更多了。”这是汉中市民的内心真实感受。不同于以往,无论是在初春还是盛夏,微信朋友圈里都经常有人分享着拍摄到的蓝天和白云。
“汉中蓝”霸屏的背后,是全市齐抓共管、持续不懈整治大气污染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以“冬防攻坚”“冬病夏治”等节点为关键,部门联控、市县联动的多轮次督导巡查常态化开展。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考核奖惩办法(试行)》,综合运用“五步法”整治涉气问题。汉台、南郑区3万余个涉气污染源全部排查整治到位。餐饮油烟、汽修废气、露天喷漆喷涂等行业综合治理力度持续加大。严管严控扬尘、工业“两个领域”,定人定岗监管施工工地,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0292人次,检查工地10084家次。推进工业炉窑综合整治“回头看”,累计排查企业81家、工业炉窑163座。重拳整治禁燃区、禁行区、禁放区“三个区域”。取缔非法售煤渠道,更换清洁炉具10158个,燃煤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开展路查路检120次,抽检车辆4745辆,编码登记7019台非道路移动机械。始终保持禁燃禁烧高压态势,严肃查处违规燃放行为,上半年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76,同比变好13.8%,PM2.5、PM10、SO2、NO2、CO平均浓度分别同比下降19.6%、19.7%、54.5%、8.0%、16.7%。
汉江一带碧流长,两岸春风起绿杨。坐拥汉水源头的区位优势,汉中市一直在做好管水护水治水这篇保生态、惠民生的大文章。通过严格落实河、湖长制、“5+1”治水三年行动计划,印发2022年碧水保卫战工作方案等举措推进流域综合治理。紧盯重点断面水质情况,开展重点断面预警监测和巡河排查,及时处置水质异常情况。加强水源地水质监测,定期公布水质信息,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持续推进。指导10个县区完成农村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和信息调查按时完成。中心城区石门水库、长林水源地保护区通过省政府批准设立。统筹推进34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扎实做好农田灌溉水质监测。汉江(汉中段)入选首批全国美丽河湖提名案例。
汉中市在压紧压实秦巴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的同时,开始了高标准打好净土保卫战的新征程。制定《秦岭污染防治专项规划》《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规划》,配合完成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联合交叉执法检查。标本兼治推进硫铁矿综合整治,完成略阳县长沟、寺沟硫铁矿治理项目可研报告评审、立项等工作。完成略阳县麻柳铺硫铁矿区综合治理改造工程,通过地下水引流工程实现坑涌废水70%以上的减量。全面抓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对辖区内125家企事业单位开展排查,30家企业纳入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初步名单。持续巩固“清废”成果,摸清固废产生、利用、处置、贮存底数。强化医疗废物处置监管力度,疫情防控期间,指导医疗和医废处置机构安全、规范、无害化处置医疗废物1974.6吨。
整体推进,打造更高水平生态保护体系
蓝天、碧水、净土不仅承载着美丽家园,更饱含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的同时,汉中市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协同推进减污降碳,严密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打造生态环保最严执法城市,让绿色低碳发展的底色越擦越亮。
督察整改是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督察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在圆满完成配合保障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任务的同时,汉中市高质量抓好督察问题整改工作。通过建立市级领导调度机制,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群众信访件办理加快推进,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我市45个问题,整改40个,交办317件群众信访件,全部办理完毕并公示,完成整改316件。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任务按照时间节点持续推进,交办信访件185件全部办理完毕并公示,已完成整改180件。实行半月进展调度、每月自查调度的“双调度”,实时动态更新整改台账,采取提醒、督办、约谈、移交“四色督办”机制,发出提醒函和督办单15份,整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环境安全管理方面,汉中坚持科学施策、铁腕整治,全面夯实辖区生态环境安全基础。邀请华南所和省厅专家来汉开展环境应急管理培训,有效防范环境事件发生。编制《嘉陵江流域(汉中段)“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响应方案》《石门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规范突发环境事件的职责和处置流程。始终保持执法监管高压态势,聚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组织开展三大保卫战、排污许可证后监管、挥发性有机物、重点领域水污染防治巩固提升等各类专项执法检查8次,累计出动执法人员5315人次,检查企业1798家次,严处重罚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效能。加强环境投诉调查处理,上半年受理675件,办结675件,办结率100%。
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汉中市深入推进排污许可改革,加快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协助4家企业与省厅签订排污许可帮扶协议,积极打造排污许可样板企业。完善排污许可证技术评估,先后组织3批次省级专家对45家企业排污许可证申领变更情况进行现场核实,系统提升技术审核覆盖面。核实确定全市碳排放重点企业名单,市县两级同步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夯实碳排放数据基础。按月调度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进展,完成全市林业碳汇核算交易基础调研,配合推进林业碳汇交易,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优化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昔日贫瘠的河道,如今成为河水清、环境美、生态优的“网红打卡地”。宁强嘉陵江流域的水环境治理的工作成效让老百姓看在眼里,甜在心里。汉中市通过不断厚植区域中心城市生态优势,统筹发展和保护,加快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
以项目建设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组织实施南郑区冷水河、黄家河等11条小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其中宁强县三道河、安乐河、嘉陵江干流(燕子砭段)3个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环境治理成效明显,在“四个一批”重点项目观摩活动开工仪式中集中亮相后受到相关领导以及观摩团高度关注和肯定。完成生态环境保护类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6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稳步实施。汉江流域汉中市中心城区、嘉陵江略阳县城段两个EOD项目成功入选国家第二批试点。汉中市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获得洋县2022年二季度抓项目促投资“红旗项目”称号。
以环评改革营造高效营商环境。持续推行环评审批正面清单,将14大类39小类项目不再纳入环评管理,13大类33小类项目豁免环评管理,22大类54小类行业项目试行环评告知承诺审批。推进“三线一单”成果应用,为2个规划环评和8个建设项目环评出具了“三线一单”符合性对照审查意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进一步加强。
以生态创建推进社会绿色转型。积极筹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申报,《汉中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通过评审并颁布实施。制定印发全市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2022年推进计划,43项指标任务正在加快推进。督促指导城固县、镇巴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宁强县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工作。以“六五”环境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主题活动为抓手,引导全社会树立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每月召开不同主题新闻发布会,强化信息公开,市级以上媒体刊登生态新闻信息稿件3095篇(次),新闻宣传位居全省前列。
奋楫扬帆启新程,砥砺前行再出发。汉中市将推动污染防治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奋力谱写汉中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征程上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