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本报记者 王茜
市民将装袋整理好的可回收废弃物投放进阳光房。 李云湉 摄
科技助力 让垃圾分类更简捷
在留坝县紫柏广场安装的可回收废弃物阳光房前,记者用自己的智能手机通过微信“扫一扫”门把手上的二维码,按照手机提示实名注册好“奥北”小程序后,门口上方的小屏幕上就出现了一个开门口令,输入口令,随着“嗒——”一声,门就打开了。“进门后再用微信扫一下这个袋子上的二维码,解锁后你就可以拿着袋子回家装好可回收废弃物再送到阳光房里。”在留坝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园艺站站长陈汉云的指导下,记者在阳光房的发袋机上顺利拿到一个空袋。
“我家小区楼下就有一个阳光房,特别方便,我平时积攒的旧衣服、纸壳整理好后装进他们的专用袋子里送过去,工作人员称重后就会按照市场价格把钱返到我的微信上,又方便又好用,感觉现在生活中都有点离不开这个阳光房了。”金水茗居南区的居民张玲向记者介绍道。
放进阳光房里的可回收废弃物都去了哪里?又是怎样卖掉废弃物将钱返给居民的呢?记者来到了位于留坝县环城路上的可回收废弃物分拣转运中心,在这里成都奥北科技公司的工作人员向记者演示了可回收废弃物的分拣和转运。“这里是14台连接在一起的蓝牙秤,通过这14台蓝牙秤我们只需要最短2小时,最长8小时就能将全县目前投放的22座阳光房一个星期收集的可回收废弃物分拣和称重完成,并在称重的同时完成给居民现金返回的操作。”工作人员丁栋介绍道。记者看到与14台蓝牙秤相连的平板电脑上,同时显示着正在分拣装框后的可回收物的14组重量数据,只需一人就能流畅操作这一系统。丁栋告诉记者,这是他们自主研发的智能化分拣系统,这一系统的投入使用也真正实现了将人力从垃圾分类中解放出来。
趣味性与实用性并存 让垃圾分类更容易
“阳光房里回收5种塑料、3种纸张、2类金属和织物、玻璃等14种可回收物,平时我都会按照要求帮妈妈收集和整理好废弃物,周末我们就一起把废弃物运送到阳光房里。”留坝县城关小学四年级学生魏槿萱说通过阳光房她已经收入了13元零花钱了。记者在阳光房的玻璃墙上看到了张贴的垃圾分类宣传单页,可回收物分类、回收流程、不当投递、惩罚机制等一目了然,除此之外常见不投递原因、不当投递申诉等问题处理也有指导信息。
“我们的回收分为前端和后端两部分,前端就是居民按照分类将干净、干燥、无异味的可回收物整理好通过我们的专用袋投递到阳光房,这一部分主要是居民通过智能手机独立完成,后端是我们的智能化分拣和转运系统,整个过程我们的人工耗费非常少。”丁栋讲到,通过这种智能化的操作将垃圾分类的趣味性提高,大家就更愿意参与了。
采访现场,白发苍苍的朱正芳奶奶也提着一大袋硬纸板来到阳光房投递,只见她拿出一个门禁卡大小的二维码卡片在门口的设备上刷了一下门就打开了,老人顺利将装满硬纸板的袋子放了进去。老人说这个小卡片就是为他们这些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人量身定做的,只需要用手机扫一次卡片上的二维码,刷卡、进门、取袋、投递、现金返回一样可以实现,操作简单,实用性很强。
采访中,留坝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环卫站站长张鹏告诉记者,引进这个可回收废弃物阳光房是他们在垃圾分类和提升城市服务中的一个新探索。“可回收的投递进阳光房,不可回收的交给环卫工人,只有这样我们的城市才会更加靓丽美好。通过满袋换空袋,把可回收的垃圾变废为宝,让进入填埋场和焚烧厂的垃圾变少,让可再生的原料变多,只有这样我们的家园才会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