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先心病及冠心病的诊疗方法也获得了极大的进步。为紧随时代的脚步,安康市中心医院积极革新,先后成功创建国家级胸痛中心、心衰中心、房颤中心、心脏康复中心和高血压防治中心,率先成为陕西省地市级PCI年均过千例的医院。作为安康市最早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中心,2016年开始在整个安康地区推广胸痛中心并对基层医院进行帮扶,使当地八家基层医院拥有了国家级胸痛中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此,《门诊》杂志特邀安康市中心医院沈桂冬教授分享贵中心科室建设成功经验,展望冠心病、先心病介入治疗未来发展方向。
《门诊》:贵中心作为安康市最早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中心,如今已常规开展冠脉介入治疗、先心病介入治疗等,能否请您与我们分享一下贵中心在冠心病、先心病介入治疗领域的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中贵中心又取得了哪些成就?
沈桂冬教授:我院在老一辈心血管专家的带领下于1996年便开始进行心脏起搏治疗,1998年开展永久起搏器治疗,2005年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并率先成为陕西省地市级PCI年均过千例的医院。后来我院开始逐渐进军先心病介入治疗、电生理起搏治疗、静脉血栓介入治疗,包括外周大血管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血栓抽吸、可回收滤器的植入、肺栓塞肺动脉造影、碎栓术等等,在2017年我院又成功建立第三个心血管病病区,至此我院整个心血管团队的床位数量达到120张左右。同年我院开始着手研究DCB药物球囊的临床应用,并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积攒了很多心得体会,包括联合切割球囊、充分预处理、原位病变等,与此同时还积极与西京医院一同开展药物球囊和支架头对头对照研究,以期提供更多高质量的临床证据。在我院早期的发展过程中,正是因为有了像袁建国,鲁海,沈鹰,文尚玉,张军康等数名优秀的心血管内科前辈的不懈努力,才形成如今多病区齐头并进的态势。
根据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整个安康地区大约有310万人口,在我院建立胸痛中心之前,每年大约仅能抢救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自胸痛中心创建以来,我院一年的急诊量已达到400-500例,从数据上看进步是十分惊人的。并且我院诊疗救治流程也更加规范,患者死亡率和远期心衰复发率都大大降低。2016年我院开始在整个安康地区推广胸痛中心并对基层医院进行帮扶,经过不懈努力,现有八家基层医院拥有国家级胸痛中心,包括两个标准版和六个基层版,且现在安康市已有11家乡镇中心卫生院成功创建了胸痛救治单元,可以说安康市已然成为陕西省拥有最多胸痛中心和胸痛救治单元的地区。就整个安康地区而言,救治时间节点和高危患者救治体系都比较完善,有效缩短了救治时间,从基层到县级医院再到市级医院的三级网络建设体系已初见成效。如今,我院还同时为安康地区的六家基层医院提供帮扶开展心血管介入治疗,希望能在分级诊疗的作用下,对危重患者、不适宜转诊的患者进行及时救治与转诊,缩短院内救治时间,给高危胸痛患者带来良好的获益。
随着未来的发展,包括对百姓的健康教育宣传,以及政府或卫健系统的支持下,能够缩短患者首次发病到首次接受介入治疗的时间,我希望随着国家在心血管病防治方面的成效愈发显著,早日迎来安康地区心血管救治拐点。
《门诊》:您及团队在先心病介入治疗领域深耕多年,并且不断创新,应用最新器械为广大患者带来获益。结合您的临床经验,能否请您谈一谈当前先心病诊疗领域面临的主要困难有哪些?如何更好地实现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
沈桂冬教授:根据近年我国先心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约现存200万名先心病患者,且每年新增约15万名先心病新生儿,大概每年有约10万人需要救治,而每年外科手术量约3万左右,介入治疗手术量在2万左右,远远达不到患者需求。此外,由于我国先心病预防及诊疗体系还未完善,每年都会有一部分患儿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病情持续进展,最终丧失治疗机会。因此,尽快建立一个完善的先心预防和规范诊疗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应积极为适龄孕妇营造良好的妊娠环境,包括减少吸烟、嗜酒和吸毒等不良嗜好,按时进行产检;对于血液病、内分泌病等患者还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怀孕时机;在怀孕前三个月要重点预防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腮腺炎病毒等;避免接触重金属和有机溶剂,比如甲醛和放射线;注意维持膳食平衡,补充叶酸和铁剂;针对高龄孕产妇更应进行严格的孕前控制和管理。
得力于我国愈发完善的产前筛查机制,我院开展先心病患儿手术数量明显下降,每年大约二十例左右,其中年龄最小的患儿为六个月,但对于室缺或房缺先心病患儿,因其在三岁前有自愈的可能,故一般要到三岁左右进行手术。但由于筛查力度的加大,近年来开展的成人先心病手术增多,比如卵圆孔未闭、反常性栓塞和脑梗等均已突破百例。此外,在很多复杂的先心病方面我院也开始尝试多学科合作开展镶嵌治疗等新技术,期待能为法洛四联症和左心发育不良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使患者得到更好的预后。值得特别关注的是,随着国内3D打印技术的成熟,现已可构造出心脏的三维模型,通过切换不同的视角,展现出畸形解剖结构和心脏空间结构,非常有助于术者进行术前诊断和术中评估及手术方案的制定,甚至还能对复杂手术进行体外模拟,提高手术成功率。相信在未来3D打印技术能够在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特别是复杂先心病方面拥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门诊》:如今,随着医疗器械领域的不断发展,国产先心病介入治疗器械已成为临床实践中的主力军,并且氧化膜系列先心封堵器也陆续上市,为患者带来了更多选择。您如何看待氧化膜系列先心封堵器为患者带来的临床获益?对于先心病介入治疗器械的未来发展方向您有何期待?
沈桂冬教授:从先心病介入治疗开展之初,国产先心封堵器便获得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众多临床医师的一致好评,但出于材料方面的局限性,早期封堵器以镍钛合金为主要材料,金属成分很高,且双铆设计可能会导致内皮化延迟,增加潜在血栓的风险,金属离子的析出也将导致偏头痛等情况出现。如今,随着材料学的进步,Memo系列先心封堵器的出现为广大医师提供了更好的选择。与传统的封堵器相比,Memo系列先心封堵器采用单铆设计,且左盘镂空曼陀罗花型编织设计使得其释放后力量分布均匀,更为贴合,能降低传导阻滞发生,减少血液流动的影响,易于内皮化。此外,Memo系列先心封堵器使用经氧化膜表面处理工艺,表面更光滑,且镍离子析出量大大降低,尤其有利于过敏体质的患者,能减少可能存在的镍离子过敏风险。
未来,相信随着材料学的进展,先心病封堵器也将向生物可吸收的方向发展,进一步为广大先心病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
《门诊》:在您及科室的共同努力下,贵院成功创建国家级胸痛中心、心衰中心、房颤中心、心脏康复中心和高血压防治中心,在科室建设及人才培养方面能否请您分享一下相关的经验?对于未来的科室发展方向,您有何规划?
沈桂冬教授:我院各病区齐头并进态势的形成,与老一代心血管人的辛勤耕耘是分不开的。如今我院已成功先后创建国家级胸痛中心、心衰中心、房颤中心、心脏康复中心和高血压防治中心等,在未来希望可以建立一个以疾病为单元的专业心血管病医院,比如结构性心脏病单元等,使外科和内科还有影像科医生在一起工作,加强合作效率,共同优化手术策略,形成对患者的闭环管理。此外安康地区是一个富硒地区,因此我院也计划结合胸痛中心的建设以及富硒产业特点,建立一个能了解心肌梗死患者硒含量的数据库,明确心梗治疗和冠心病的预防是否需要补硒,尽力做好防治工作,给患者带来更好的防治效果。
人才的培养同样不可忽视,在亚专业组分组如此细致大环境下,我认为未来在学科培养和建设方面,首先应充分结合人才的特点,紧抓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分配至不同的专业领域,发挥他们的所长;其次,加强国内知名专科医院的合作,针对人才的特长与兴趣将其送去培训,做到人尽其用;再次,对于有自己专研方向的专硕或博士,可鼓励其以科研为主,结合当地患者的特点和临床实际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数据库;最后,请进来,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来院指导,提升科室在国内先进领域的实践能力。希望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把我们的医院打造成一个有朝气有活力的团队,使广大结构性心脏病患者能够在当地解决问题,将冠脉介入和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发展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