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汉台残联:精准服务解民忧

2021-11-16 10:22  渭南日报

(通讯员 高视惠)汉台区残联紧贴残疾人急难愁盼现实需求,精准提供各类上门服务和康复需求,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家门口,不断提升残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区残联把开展好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列入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已开办30余期残疾人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班,培训2500余名残疾人。在以往美甲、手工编织等技能培训基础上,今年又增加烹饪培训,开展了6期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参训学员达494名。区残联还主动为残疾人制作的手工艺品找销路,在汉中路街道办事处和11个社区设立残疾人手工艺品展柜进行销售,帮助残疾人增加收入。

为有效解决残疾群众(孤老、重度肢体残疾人)无法到指定医院进行残疾等级评定而无法享受助残政策的问题,区残联积极推进上门服务,将“你来”变为“我去”。对无法到医院进行残疾等级评定的特殊残疾人进行广泛深入摸排,协调相关医院组建残疾等级评定专家组,进村入户到残疾人家中开展残疾等级评定。以“集中+入户”办证方式,累计帮助800余名残疾群众解决了办证难问题,让走不出家门的残疾人再也不为办不了证而焦虑。

怎样让残疾人康复服务落到实处?区残联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为全区所有残疾人建立康复档案,定期上门提供康复指导,帮助残疾人恢复等,减轻功能障碍,增强其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能力,每年有1万余名残疾人享受到“一对一”个性化康复服务。区残联投入资金600余万元打造了6个区级精准康复服务示范机构,建立了64个基层康复服务站,累计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3.3万人次,精神病患者服药补贴和住院补助3470余人次,资助150余名残疾儿童进入专业机构进行康复训练。

辅具有爱,行动无碍。残疾人渴望重新自信地独立生活,区残联就想方设法推进残疾人辅具适配和家庭无障碍改造。先了解残疾人各自诉求,再到其家中逐人、逐户进行评估,根据不同残疾类别和程度,按照残疾人生活需求和家庭实际“量体裁衣”制定适配方案,实施家庭无障碍改造。迄今,已免费配发轮椅、助听器、盲杖等基本型辅具5400余件,安装假肢114件,为1000余户残疾人家庭修建坡道、加装扶手,安装专用厨卫和洗浴设施,缓解了残疾人居家生活障碍,让其生活更加便利。

如今,重度残疾人只需在家拨打一个电话,就会有家政公司安排对口服务人员按约定好的时间上门进行免费服务。打扫卫生、洗衣做饭、理发洗澡、送水换气、照料出行、心理疏导等均在服务范围之内,真正实现了“拨打一个电话、享受上门服务、政府为你买单。”从去年8月起,区残联还在东关办事处东塔社区,委托阳光养老服务站为40多名重度肢体、智力残疾人开办日间照料托养服务,残疾人每天白天在此免费接受康复训练、心理疏导和棋牌绘画等娱乐活动,还可以免费享受两荤一素一汤的午餐和晚餐。托养服务实施以来,集中、居家托养和日间照料残疾人2000余人次,正逐步实现“托养一个人,解绑一群人,致富一家人”。

2016年,区残联在全市率先实现残疾人免费乘坐公交车。近年来,相继投入资金210万元,建成10个省、市级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带动和促进460余户残疾人就业增收,270余户残疾家庭获产业资金扶持,全区4426名贫困残疾人顺利脱贫,1.8万余残疾人普遍享受政策红利,1.1万余残疾人按月足额领取“两项补贴”,145名贫困残疾学生享受助学资金,建成1个省级盲人读书阅览室、2个残疾人文化基地。区残联被汉台区委、区政府表彰为“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单位”,区残联连续7年被市残联评为“残疾人工作综合先进单位”,区残联理事长李振华被授予“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

上一篇:汉中海关以精神文明建设赋能国卫复审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