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一家企业从签约、开工到投产大致需要2年的时间,但咸阳高新区却只用了6个月。“因为有了标准化厂房的建设,可以说是直接‘拎包入驻’,让我们大大缩短了落地投产的时间,实现了无缝对接,也节省了时间成本和运营成本,让企业腾出更多的精力在设备、技术、人员方面有更好的发展。”入住咸阳市高新区的陕西科瑞迪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郁南高兴地说,自己投资的这家企业,正是得益于咸阳高新区公共设施、政策扶持等多方面的良好环境,才实现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拎包式入驻保姆式服务
为帮助入驻企业顺利投产,咸阳高新区在标准化厂房建设过程中推行“拎包式入驻、保姆式服务”模式。同时,出政策、抓服务,做好供水、供电、供热、供气等要素保障,及时协调解决项目落地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位于中韩产业园A区的峻凌电子(咸阳)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各条生产线马力全开,正全力生产新一批订单。峻凌电子作为CEC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重要部材供应链,是中韩产业园A区首家投入量产的企业,占地仅6000平方米,但2020年产值高达8亿元,就业人数近500人,是一家占地面积小、单位产值高、就业人数多的高成长性企业。
据峻凌电子公司总经理王罡介绍,园区配套的各类基础设施非常完善,我们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除此以外,还为员工建有宿舍、餐饮等配套,功能齐全,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近年来,高新区开展专项清理行动,对辖区企业全面摸底排查,实行动态管理,收购了一批破产企业的闲置土地,进行二次开发建设,取缔227家非法占地的散乱污企业,引导企业进入园区实行集中规范管理。
聚焦产业项目百万厂房炙手可热
标准化厂房是加速项目落地、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孵化”新业态、新产业的重要平台。自2017年以来,咸阳高新区已建成中韩产业园A区、西部智谷、启点科技城、转型升级示范园等70万平米标准化厂房,入驻企业74户,建成6000平米国家级众创空间,在孵企业48户。
“产业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对地方发展有着带动性作用。”秉承着这样的发展理念,咸阳高新区运用“投行思维”,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推动高新区由企业集中向产业集聚转变,以亩产论英雄,由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
尤其是电子显示产业,以CEC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为龙头,累计吸引了冠捷科技、虹宁玻璃等35户总投资达400亿元的配套企业,初步形成了从石英砂到电视整机的全产业链。产值由2015年的59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200亿元,成为助推咸阳高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强大引擎。
紧邻中韩产业园A区,“网红”厂房中国电子西部智谷雏形初现,10万平方米、41栋标准化厂房整齐排列,截至目前园区入驻企业36户,储备企业300余户,带动了咸阳高新区电子显示产业集聚发展。
紧抓新机遇努力实现“双百目标”
2021年,咸阳高新区迎来了发展的两大“助攻”——秦创原和园区优化整合。
为此,咸阳高新区紧抓秦创原咸阳核心示范区建设机遇,以园区优化整合为契机,围绕三大主导产业,提升招商引资入区门槛,坚持招大引强,引进具有市场前景的科技创新型项目。同时,积极承接西交大、西工大等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为亩均效益提升赋能增效。加快西部(咸阳)科技创业湾、渭河高新大桥建设,引导产业链与创新链精准对接,以项目为载体,促进两链深度融合,打造双链深度融合示范区。
除了电子显示产业,高新区还在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寻求新突破,目前,正在规划建设占地3000亩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借鉴武汉光谷生物医药城成功经验,高标准建设,专业化招商,吸引更多生物医药企业扎根咸阳。
下一步,高新区将继续推进标准厂房高质量建设,奋力实现“建设10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吸引100户以上中小型电子企业入驻”的“双百目标”,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局面。让各类高端人才来高新区“拎包入驻搞科研,标准厂房做转化”。西北信息报记者魏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