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通讯员 王星
今年以来,市县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和中省三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持续推进渔业园区示范建设、健康养殖示范创建、绿色种养模式示范推广、渔业融合发展等重点工作,推动水产养殖从量的增长到质的提升,进一步稳产量、提质量、增效益,稳固生态渔业发展基础,力促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全市水产品产量2.17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10.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4%和18.85%。
产业项目建设引领渔业绿色发展
认真落实全市产业项目建设年工作要求,建立全产业链生态渔业项目库,积极汇报争取支持,落实中省渔业发展项目扶持资金1846万元,撬动社会资金1.1亿元,推动渔业园区改造升级、渔业产能提升、水产品加工仓储、养殖尾水治理和渔业信息化建设,以大项目建设、大资金投入,努力改善和夯实生态渔业发展基础。
今年以来,市县渔业园区创建工作全面加快,全市16家创建主体完成园区建设进度超过60%,5家市级良种繁育示范园区提升改造进度超过50%;建成水产品加工和仓储保鲜库2处,开展3个大水面生态渔业示范点创建工作,岚皋县多鳞白甲鱼国家级种质资源场建设项目通过中省验收,智慧渔业试点示范建设高点起步。
健康养殖示范推动渔业高质量成长
积极建立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和优质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满足群众对优质水产品和优美水域生态环境的需求,提升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上半年,岚皋县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以及紫阳、镇坪、白河等县4家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工作进展顺利。渔业部门积极开展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四大行动,加大检验检疫、病害检测、技术服务工作力度,设立18个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点,指导养殖企业开展健康养殖示范、尾水治理、用药减量和苗种质量提升工作,有效提高了水产养殖病害防灾减灾能力。
在15家企业开展了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示范工作,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水产品药残抽检,抽检鲤、草、鲢、鳙等各类养殖品种55批次,抽检养殖用水11批次,养殖环节水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和养殖尾水排放达标率均达到100%,有力促进了本地水产品质量、产量、产值三提升。
发挥渔业生态属性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妥善处理十年禁渔和渔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推动秦巴山区水生野生动物养护工作,聚焦渔业生态功能,聚力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和稻渔综合种养,以鱼净水,以渔养稻,稳粮增收保生态。上半年,全市启动了水产种质资源普查工作,组织开展了全国放鱼日陕西省鱼类增殖放流、我在汉江有条鱼公益放流、紫阳县任河多鳞白甲鱼增殖放流等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活动,放流鲢、鳙、黄颡及多鳞铲颌鱼等鱼苗65万余尾。大唐蜀河水电站被省农业农村厅授予鱼类增殖放流示范单位,白河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站建成投运;宁陕县青龙大鲵原种基地等3家企业创建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单位通过现场核验,岚皋县绿水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等3家企业被认定为珍稀濒危水生动物增殖放流苗种供应单位。
同时,渔业部门加强与专家团队合作交流,积极研究探索水生动物资源的养护和利用模式,推动水库保水渔业技术规范、生态富硒鱼标准制定和安康花鲢、安康钱鱼养殖技术地方标准制定工作,推广大水面生态增养殖、陆基循环水养殖、集装箱循环水养殖等渔业发展新技术、新模式,推动实用技术转化,新增大水面生态渔业面积5100亩,汉滨、平利、恒口等县区稻渔综合种养面积持续扩大,全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突破2.2万亩。
加强品牌建设促进生态价值转换
深挖市场需求和富硒特色,扩大宣传,塑造安康汉水鱼公用品牌。上半年,安康钱鱼、安康花鲢正式获批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安康花鲢被收录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建立水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水产品两品一标认证工作和安康汉水鱼花鲢、匙吻鲟等优质水产品一鱼一标产品追溯示范工作,龙舟文化园安康汉水鱼品鉴示范街挂牌运营,安康汉水鱼 直营店、配送中心、品鉴示范店数量达到12家,安康生态渔业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了快速提升,渔业生态价值通过品牌载体,较好地转换为经济价值。同时,观赏鱼产业和以体验为主的垂钓、观光等休闲渔业加快发展,经营收入持续增长,农村环境因渔而美、因渔而富,渔业三产融合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