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应在审美文化和教育上下功夫

2021-08-10 12:10  汉中日报

近日,某娱乐明星的负面新闻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联想到近年来娱乐圈和“饭圈”各种负面新闻频发,我们发现畸形的审美活动已经影响到社会文化的发展。因此,在审美经验碎片化和消费化的当代社会,从审美层面对粉丝文化和偶像经济进行综合治理,引导文艺创作乃至社会文化走向健康审美,应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议题。

当今世界,资本活动和商业逻辑对社会审美机制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大部分文艺工作者坚守审美活动的最高人性意义、将创作目的指向社会未来的同时,也有一小部分人打着“日常生活审美化”和“生活美学”的旗号,把审美经验从完整、全面、深刻的状态,转变成形式化和符号化的肤浅状态,把审美活动从人类精神和情感的最高境界,下降为某种自恋性的情感认同和情感发泄。这种指向动物性的欲望和个体性的感官娱乐在媒体传播的过程中,往往以“美学”包装自己,营造一种审美幻象,对受众产生误导。

粉丝文化和偶像经济就是这种审美幻象的典型形态。在经纪公司包装、平台宣传、各方资本合力打造之下,一个个形象上年轻、个性、时尚的“偶像”脱颖而出,吸引无数粉丝,形成所谓“饭圈”。这些粉丝大多是青少年,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追星”过程中,他们往往放弃自己的主体性情感,将自己的生命意义无条件投射到“偶像”的符号性形象上面,以期在感性生活层面达到“共享”“共情”的共同体状态。殊不知,他们所迷恋的“偶像”虚有其表,只是一个审美的空壳。这些包装炒作出来的“偶像”通过各类节目、影视剧、媒体采访、社交媒体等形式频频曝光刷存在感,不遗余力地展现外在形式美,营造出一个个光鲜亮丽却没有现实意义的审美幻象。随着青年消费群体的崛起,中国偶像产业得到迅猛发展,靠着颜值和流量相结合的审美经济大肆敛财。据业内人士估算,中国偶像市场总规模预计在2022年达到1400亿元。

在这一过程中,粉丝群体不只是消耗金钱、时间和情感,还有审美能力和审美价值判断力的下滑。由于长期浸泡在审美幻象中,审美认知能力下降,逐渐失去正常的审美能力,越来越难以体验到人性的丰富性、精神的高尚性和具有情感神圣性含义的审美经验。他们“三观跟着五官走”,为了追捧维护自家“偶像”,不惜互撕谩骂、造谣攻击,人肉搜索、侵犯隐私,攀比炫富、奢靡享乐,刷量控评、干扰舆论。这些以丑为美、以恶为善的行为,进一步削弱了受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审美能力,成为当代粉丝文化恶性循环的文化基础。

健康的审美活动应以审美经验的积极健康及其完整性为目标。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审美环境的治理,在审美文化、审美教育等方面下足功夫,以审美的感性形式将具体的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美学精神内化为人们的文化心理结构,促进健康的社会审美机制形成,从而使个体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比如,在政策层面,一方面,应大力扶持引导健康审美的优秀文艺作品;另一方面,严格控制宣扬颜值崇拜观念、诱导粉丝不良行为的内容流出。政府、家庭、学校等社会各界还应共同努力,加强社会审美教育,为青少年塑造美好心灵保驾护航。挖掘德艺双馨的优秀青年形象,对他们自觉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引领风尚,奉献人民的事迹进行宣传报道。推动粉丝与偶像之间形成共同成长、良性互动的模式,使“饭圈”能够向阳而立、向善而行。总而言之,只有在积极健康的文化环境中,在个体审美能力达到较高境界之时,审美活动才能成为我们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

(据《光明日报》)

上一篇:投产即实现开门红 宝鸡这家企业创造了“奇迹”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