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拥抱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1-06-04 09:06  安康日报

记者 李静 通讯员 罗楠

打造科技型独角兽企业,面对这一目标,陕西华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笃定的底气和实力。

目前,公司已取得近百件国内外专利,自主研发的钒氮合金、液流电池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先后主导、参与制定液流储能电池等国际、国家标准13项,并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等科研院所长期合作,构建能源物联网+光储一体化+多能互补+智慧能源平台新能源体系,年产值达到20亿元。公司致力通过构建以钒资源钒新材料液流储能科技创新应用推广为一体的绿色循环全钒产业链格局,带动形成钒产业集群。等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钒氮合金生产基地,预计年产值可达百亿元。

华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依托科技创新,深耕精做钒新材料,推动产业升级提质,并孵化裂变液流储能等新业态、新模式,将资源禀赋变为当地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是安康高新区扎实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培育创新主体助推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按照科技部成为促进科技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探索欠发达地区发展新路径,加快陕南创新发展定位要求,安康高新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战略引领的新业态、新技术、新产业。

高新区以产业发展为落脚点,认准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瞄准技术这一对产业具有控制力的核心环节,将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高新技术转化、科技创新孵化贯穿始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带动面广的源创新。先后出台100余条支持创新创业、创新平台、创新人才、创新成果等科技创新奖励优惠政策。积极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加大科技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建立产业引导、风险投资等四支基金,并通过股权投资、担保贷款等途径优先解决企业研发资金短缺问题,全力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五上企业。

高新区经济发展科技局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和2015年相比,高新区国家级重点研发机构从1家增长到3家,国家级创新创业平台从3个增长到13个,省级技术创新研究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从无到有分别达到19个、10个,形成了包括高层次人才团队、两院院士、高级科研专家、专业技术人才在内的2.5万人才大军;专利申请从40件增长到292件,专利授权从23件增长到185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国家高新区上等水平;RD经费投入年均增长20%以上、投入强度达3%,财政累计投入科技资金3.7亿元。特别是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不利影响下,全区技术改造提升投入同比增长36.3%。构建形成了强有力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搭建起企业孵化、技术研发、产品培育和成果转化等多元载体。

截至目前,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家,全市占比近50%,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50家,锂电池电极材料、纳米粉体材料等一批产品技术国际领先,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排名国家高新区第58位。创新因子不断突破以往发展桎梏,加速裂变并爆发出巨大能量,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新动能愈发强劲。高科技产品链、产业链日趋完善,电子信息等新兴高科技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呈现出富硒食品、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电子信息、现代服务等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多元并进的良好势头,科技创新对经济贡献率达60%以上。

近两年,安康高新区获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首批陕西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区、全省首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创新创业环境持续优化,创新发展动能更加强劲,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科技创新基础不断夯实,科技创新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培育发展新动能的支撑引领作用更加突出,推动了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2020年在全国169家国家高新区中排名上升至第63位、全省7家国家高新区中位列第3位,高新区已经成为陕西向南开放第一门户和西北生态经济强市核心引擎。高新区经济发展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十四五时期,根据高新区科技创新发展规划,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依然是主攻方向,将聚焦建设高新产业聚集区,依托生物新药、植化提取、医疗器械、富硒功能食品等研发生产项目,打造生物医药百亿产业集群;依托钒氮合金、高纯金属钒、全钒液流储能示范工程、锂电池等新研发生产项目,打造新型材料百亿产业集群;依托线束产品、智能电子、汽车零部件、智能电梯等研发生产项目,打造智能制造百亿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发展迈上中高端,构建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汉滨“三深入”推进调研活动见成效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