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一个鼎罐,见证“西河崖九壮士”英雄壮举

2021-05-27 13:14  渭南日报

北有狼牙山五壮士,南有西河崖九壮士。1935年,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后,巴山游击队一直坚持战斗在川陕边的大巴山。1940年2月9日,9名游击队员遭受国民党反动派清剿时,从南郑区碑坝镇西河崖纵身跳下……王娃、山王爷、马夫等九位壮士甚至连真实姓名都没有留下,但他们的英雄精神与青山长存、与日月同辉,更激励着一代代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后辈。

本报记者 任芳

5月12日,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内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阳光透过枝叶照在红寺湖面上,波光粼粼宛如一盏盏星星闪闪的明灯。

在纪念馆的一个橱窗里,陈列着一件锈迹斑驳的铜质鼎罐,它直径约30公分,高20公分,烟熏的提梁上绑着一圈藤条,中间有两个指头大小的弹孔。这个鼎罐是巴山游击队员煮饭、熬菜的器皿。凝望着鼎罐,它向我们无声地讲述了巴山游击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那气壮山河,荡气回肠的感人事迹。

“离娘的孩儿镇守巴山,儿子的亲娘远在延安,延安巴山远隔千山万水,母子的心却紧紧相连。”这是巴山游击队员曾经唱过的歌谣。1935年,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撤离川陕革命根据地后,巴山游击队一直坚持战斗在川陕边的大巴山。

1939年冬,国民党21军旅长李子犹4个团7000人马,对游击队实施新一轮残酷清剿。由于恶劣的战斗环境,加之主力红军长征离开,巴山游击队已由成立初期的1000余人,鼎盛时期的1200余人,锐减到30余人。

1940年2月9日,在南郑碑坝镇西河崖的山腰上,游击队员已在敌人的包围圈里活动了20多天,冰天雪地里暗藏着杀机。突然,有人喊道,“敌人上来了!”只见山下敌人黑压压一片围了上来,游击队长赵明恩命令大家立即转移,他留下来作掩护。但队员王娃对赵明恩说:“赵队长,你转移,只有你活下来,我们巴山游击队才有希望啊!”

说着,一些游击队员将赵明恩抬走。留下的游击队员们选好有利地势,全力向敌人开火。在与数倍敌人的浴血奋战中,战士们一个个倒下了。最后仅剩的9位战士退到了西河崖山崖上。

看着蜂拥而上的敌人和身后的万丈深渊,王娃两眼喷着怒火,擦了擦满是灰尘和汗水的脸颊,向队友们大声喊道:“巴山游击队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说完,王娃率先跳下了山崖,山王爷、马夫等也跟随着王娃纵身跳了下去……

9位烈士英勇牺牲,他们宁死不屈、战斗到底,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整个西河崖!烈士英魂,如巍巍巴山,他们的革命精神与青山长存与日月同辉,更激励着一代代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后人们。

如今,和平年代,也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用身躯挡住危险及时排除险情;他们在扶贫岗位上无私奉献,帮助群众脱离贫困而奋斗不息。他们都是这个时代的英雄楷模,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都是秦巴山区的好儿女。

2015年6月28日清晨,南郑普降大雨,碑坝镇更是暴雨如注,不多时,山洪、泥石流席卷而下。为疏通公路排水渠,南郑碑坝镇的“优秀共产党员”胡万春,在山洪暴发的危机时刻,不顾一切跨步冲上去,使尽浑身力气挪动树干,然而不幸发生了,树干突然松动,拱涵口洪水喷泄,强大的吸引力顿时将他卷入河道里……

党的好干部胡万春走了,但他一直想让大山沟里的村民过上好日子的心愿,却被更多的一线扶贫干部所铭记,并付诸行动去努力实现。南郑碑坝镇许多名基层干部扎根农村、用心工作、用情服务,踏踏实实地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竭尽所能地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希望让村民早日过上幸福甜蜜的生活。

曾经的碑坝镇自然环境恶劣,群众居住分散,经济发展缓慢,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如今的碑坝镇,群众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群众收入大幅度提高。

据了解,该镇建档立卡户家庭人均收入从2016年的2650元增长至2020年7947元,贫困村集体经济逐步壮大。五年来,累计投资1.8亿元实施村组道路、农电改造、人饮工程、环境整治、基层组织阵地建设等项目191个。2021年2月,南郑区碑坝镇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翻看历史,每个时代都有英雄,不同的时代背景造就了不同的英雄。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正是因为那些抛头颅、撒热血的英雄们,才换取了如今山水如画、生态宜居、百姓富裕的幸福生活。

上一篇:渭南市100余名亲商助企专员集中充电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