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盛夏时节,草木葱茏。宜川县云岩镇旱塬上的北赤村千亩新品种改良示范园里生机勃勃,7.7万株矮化密植苹果树幼苗茁壮成长。果农们穿梭其中,加固搭建防雹网杆子、安装农用滴灌增压泵……各项果园管护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过去,这片占地606亩的示范园曾由北赤村57户村民经营,其中土地面积最小的一户只有4分地,有的农户4处苹果园“相见不相连”。老园历经30多年的种植生产,树体老化、品种退化、劳动力弱化及管理后继无人、机械化智能化管理程度低等问题日渐突出,成了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绊脚石”,改造势在必行。
今年4月,改造后的现代化果园全部为矮化密植株,尽管行距拓展到4.5米,但每亩地可栽种110株苹果树。北赤村还与陕西华圣果业签订农业社会化服务托管协议,通过无人机喷药、机械化施肥、智慧果园系统、物资统购、技术托管、劳力统招、果品统销等,有力解决了单家单户干不好、管不好的突出问题,降低了管理成本,提升了果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别看这些树苗个头不高、枝干纤细,但基本上明年就可以挂果,后年上产量。这得益于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云岩镇镇长杜云边走边向记者介绍,“跟传统种植技术相比,我们采用的矮化密植技术具有明显优势。比如阿兹特克这个品种,在种植时不需要套袋,不仅生产成本降低了,苹果的商品率还可以达到85%以上。”
正在拉枝的56岁果农李建忠感到日子越来越有奔头,“我种了半辈子苹果树,之前家里5.7亩园子已经23年了,果子的质量、产量都跟不上,卖不上好价钱。今年政府帮我们平整土地重新建园,种了矮化密植树苗,每亩地我们还能享受1万元的贴息贷款。”他表示,现在示范园在苹果种植前期进行统一规划设计,中期统一灌溉、防治病虫害,后期统一协调对接市场,相信过个三五年就能有个好收成。
北赤村千亩新品种改良示范园还打破了原有零散土地的限制,便于机械化操作,减轻了群众劳动强度。“原来我有3处果园,干活的时候,经常是这里跑一下、那里跑一下,卖苹果的时候还得到处转运。现在,我只要待在一块地里就行,省事多了。”村民崔永永笑着说。
去年,宜川县启动万亩果业新优品种改良工程,计划5年内每年更新品种1万亩。有10万亩苹果园、占全县果园面积三分之一的云岩镇先行先试,改良果园4500亩,在太吉村、史村、堡定村建起3个高标准矮化密植示范园,其中史村的示范园被定为“飞天”苹果种植基地,苹果跟随宇航员上了太空。
从黄土高原“走出”的小苹果,挑起了乡村振兴的“金扁担”。如今,云岩镇开启了新一轮苹果产业革命“浪潮”,永宁、曲洲、辛户等村已连片平整老果园5000余亩,成为宜川县最大的矮化密植种植区。
在与北赤村隔沟相望的堡定村矮化自根砧苹果示范园里,去年栽植的168亩“烟富8号”苹果树根壮叶繁,长势喜人。田间黑膜、滴灌设施铺设成行,今年还修建了一座储存量500立方米的蓄水池。
曾同样面临品种老化问题的陕西省苹果专业村辛户村,也挖掉了50亩老树,栽上了17种新品种果树。全国劳动模范、辛户村党支部书记张延刚表示,标准化管理和品质、效益对比,让果农尝到了甜头,自觉加入到改良老果树、栽种新品种的行列。
下一步,宜川县将继续坚持绿色高质量发展理念,以果业提质增效为核心,以全产业链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新优品种改良、质量提升、品牌打造,提高苹果标准化生产水平,构建产业链、市场链、价值链完整匹配的现代果业体系,促进果业全面转型升级,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实现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刘芊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