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通讯员徐明妍)产业兴则百业兴。安康市始终把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作为促进搬迁群众稳定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健全以产业为基础、园区为纽带、服务为支撑的工作机制,不断拓宽搬迁群众收入渠道,筑牢搬迁群众发展根基。
兴产业,推动规模经营。突出特色、共享、开放理念,优化整合迁出地、迁入地特色资源,鼓励搬迁群众在大力发展生猪、茶叶、魔芋、核桃、渔业、蚕桑等六大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黄花菜、猕猴桃等特色产业,优化产业布局,打造产业集群,不断提升特色产业发展质效。平利县、紫阳县茶产业已纳入陕茶产业集群,汉阴县猕猴桃产业已纳入陕西秦岭猕猴桃产业集群,2022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68元,增速位居全省第一,越来越多的搬迁群众融入产业园里、嵌在产业链上,6万户搬迁农户共享产业增值收益。
抓主体,发挥示范效应。持续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园四级联创和新型经营主体十百千万工程,构建流转土地得租金、参与务工得佣金、集体分红得股金、信贷支持得本金、学习交流得真经的联农带农机制,让产业园真正成为搬迁群众致富园。全市1364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已配套产业园940个,直接吸纳就业3.2万人,实现100户以上有条件的搬迁安置社区产业园全覆盖;全市建成各级各类农业园区1708个,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490个,辐射带动农业人口83万人,其中搬迁群众达10.5万人。
破难题,壮大集体经济。大力推行三联共建新模式,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2022年全市村集体经营性收益2.79亿元,近三年累计分红2亿元以上;大力开展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攻坚提升行动,2021年率先在全省完成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2022年全市1782个涉改村全面消除集体经济年收益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出台《安康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加强村级财务镇级监管、四议两公开、银农直连系统监管、村级财务公开APP群众监管的四重监管,有效防范村集体经济经营风险,为搬迁群众后续发展提供保障。
优服务,提升造血功能。强化能力培训,以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对易地搬迁农业经营主体、产业带头人及搬迁户劳动力开展订单式培训,提升搬迁群众技能水平和造血功能;强化技术服务,围绕特色产业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和农业先进实用技术,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效益,让搬迁群众更多分享产业发展红利。目前,累计开展搬迁户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000余场次,10万搬迁群众由农民工转变为技术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