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乡村蝶变图景新——汉滨区实施“五线五共”行动推进乡村振兴侧记

2023-01-17 09:02  安康日报

通讯员 周亭松

数九寒天,位于汉滨区大竹园镇的东旭茶园却十分热闹。

东旭茶园升级乡村旅游新版本,打通民宿相邻院落,建起亭台水榭、儿童乐园等,游客可在共享庭院中自由活动。来自城市的游客络绎不绝,吃特色菜、住民宿、游庭院,好不惬意。

去年国庆期间,60多间民宿爆满,营业额是2021年的5倍,到了冬天还是热度不减。大竹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单林江说。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后,三农工作重心转向乡村振兴。乡村如何振兴?2022年以来,汉滨区立足区情实际,接续奋斗、攻坚克难,扎实抓好发展主线、产业长线、生态红线、返贫防线、道德底线,推进城乡共融、资源共享、系统共治、群众共富、人文共育五线五共重点,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坚持发展主线 推进城乡共融

走进五里镇朝阳社区,群众居家就业正成为新时尚。区、镇两级依托五里工业集中区资源优势,携手总部级企业打造家庭工坊,一条看不见的生产线在朝阳社区持续运转。运行半年的织袜户凌孝凤说:我上白班,我老公上夜班,月收入1万多块钱。

汉滨区将乡村振兴置于全区发展大局中,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五里工业集中区、城东新区、中心城区协同发展,以工带农、以农促工,以城带乡、城乡共融,推进全域高质量发展。探索建设33055乡村振兴示范体系,即3个示范镇(省市区级各1个)、30个示范村、5条产业振兴示范带、5条一抓双促党建示范线建设,以点带面、由点及面,集中资源、区镇一体,分年度、分区域、分步骤有序推进乡村振兴。

围绕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改善提升,2022年汉滨区实施68处安全饮水、290条道路交通、53个农网改造提升项目,实现了集中居住30户以上的自然村硬化道路全覆盖。全区常住农户全部解决安全饮水,饮水安全达标率100%,自来水入户率100%。

抓实产业长线 促进资源共享

2022年,汉滨区出台了《汉滨区2022年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提质增效奖扶办法(试行)》《汉滨区支持粮油生产若干措施(试行)》等文件,投入2亿元扶持农业产业发展,有力支持调动了农民群众和经营主体发展农业产业的积极性,推动全区农业产业快速发展。

实施招人引资,发展归雁经济,推进百名硕博进汉滨工程,靶向对接汉滨籍在外优秀人才。截至2022年12月,全区返乡农民工创业8402人,创办经济实体5972家,汉滨籍返乡创业人数逐年增加,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全区累计返乡创业投资千万元以上的有20余家,百万元投资以上的有50余家。近年来,汉滨区回引316名优秀青年到村任职,460名乡土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1250名在外创业人才返乡兴业。

围绕链长制,发挥链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产业集聚发展、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作用,推动全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汉滨区已建成现代农业园区230个,其中省级8个、市级83个,区级命名园区62个。新认证双品一标5个,瀛湖枇杷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汉滨绿茶汉滨香菇等9个农产品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33家茶企获得安康富硒茶证明商标使用权,茶叶企业累计获得中省市茶叶参评奖项96项。

坚守生态红线 实行系统共治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现乡村生态宜居的重要抓手。

房子没变,屋里屋外的环境大变样!村民张勤英在茨沟镇景家社区住了几十年。他说,以前街道周边环境脏乱差,下雨出门一脚泥;鸡鸭散养,污水遍地。经过这几年的持续整治,家家户户都通了硬化路,还修通了污水管网,家禽集中养殖,环境越来越好。

不仅是景家社区。多年来,汉滨区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区所有村组社区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通过实施危房改造、村庄亮化等,多措并举,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人居环境颜值,打造村净户洁、宜居舒适的康养美丽家园。同时,全面推行林长制、河长制,探索推行田长制,构建责任在区、运行在镇办、管理在村(社区)的生态资源保护管理新机制。目前已完成《汉滨区生态振兴发展规划》,建成5个垃圾无害化处理站、6个生活垃圾填埋场(中转站),配备了垃圾收集转运设备。完成蒿坪河流域40处生态破坏点位应急生态修复,治理面积12.61万平方米,清理矿渣6700余吨,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全面提升。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5年提升行动,围绕净美汉滨目标,一体推进农村改厕、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全区已实现万人以上建制镇、500人以上社区的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行政村全部建设垃圾集中收集点,污水全部得到有效治理,镇村普及无害化厕所。

守牢返贫防线 实现群众共富

汉滨区紧盯三类人员,坚持五种监测方式,严格执行预警监测八步程序,落实全面排查、综合研判、精准帮扶、动态销号四项措施,做到全程监督、清单交办、帮扶到位、定期通报、绩效考核五个坚持,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该区聚焦群众增收,精准施策、对症下药,积极支持产业发展增加经营性收入,支持土地流转、闲置房屋转租、村集体经济壮大等增加财产性收入,发挥苏陕协作等优势组织劳务输出增加工资性收入,精准落实中省市一次性交通补贴、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等支持政策,落实兜底保障等增加转移性收入,确保群众收入达标。

结合三联工作机制,多种模式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2021年,该区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000余万元,全面消除了空壳村。2022年,接续开展村集体经济消薄行动,再削薄20个村。

遵守道德底线 实施人文共育

汉滨区实施铸魂强农工程,结合精神文明实践基地建设,挖掘传统文化、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定期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全区高标准建成4个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49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该区依托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等村级组织,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弘扬孝义文化,激励群众做孝义文明模范、勤劳致富榜样、移风易俗标兵,以文明新风促乡村和谐。建立完善乡村自治和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387个村(社区)一约四会全部完成、法律顾问全部配齐。大力实施321基层治理模式,构建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着力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水平。创建区级平安示范村(社区)223个、市级平安示范镇11个;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72个、区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85个。

上一篇:陕西公安将从严打击野外非法用火违法犯罪行为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