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记者 唐正飞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耳熟能详的古诗,通过描写烈日当空下农民在田里辛勤劳作的景象,告诫人们一日三餐的盘中餐,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查阅相关数据,成年男性普通劳动强度,一天大概可消耗0.26-0.39千克大米,一天大概需要消耗0.4-0.6千克面粉。每千克小麦可磨面粉0.75千克左右,约有2.5万粒;每千克稻谷可出大米0.7千克左右,约有5.5万粒。试想一下,我们每天的消耗需要农民付出多少汗水?
安康地处秦巴腹地,有北方的南方、南方的北方之称,受气温和地形因素影响,农业资源禀赋先天不足,耕地质量等级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强,粮食产需缺口大。我市粮食种植主要包括水稻和小麦、玉米等,同时因地制宜种植黄豆、豌豆、红薯等作物。
今年83岁的刘伟廉,家住城东新区,用自己的汗水浇灌土地已75年有余。他深知每一粒粮食来之不易,对于粮食一直视如珍宝。尽管现在已经摆脱了温饱困扰,步入小康生活,但旧时饥寒交迫的过往他都历历在目。
儿时,刘伟廉家中有7口人,土地20余亩。当时还未解放,土地也不是人均分配的,要么是祖上留下来的,要么是通过买卖获得的。一年能收一二十担粮食,看起来数字可观,除去农业税和还上一年的粮债,还能有些余粮,但在那个科技落后,物资匮乏的年代,人员工资、人情顺子、交通出行、购衣购物等一应俱全都需要用粮食结算。一年下来刘伟廉家有时还需要向大户借粮以度日。
寒冷的冬天,街上烤红薯的香气吸引着年轻食客。同样是喜爱,刘伟廉对红薯有着不一样的感情。小时候,比起地少的家庭刘伟廉家不至于吃不饱饿肚子,经过霜冻的红薯隔三岔五不管是蒸还是煮,那种香甜他都喜爱。后来,经历了天灾等特殊岁月,庄稼减产、粮食歉收,一季庄稼往往也只够当下吃,秋季红薯收获,上午红薯玉米糁、晚上蒸红薯、下午煮红薯片,长此以往刘伟廉对红薯的喜爱也变了味道,尽管这样他依然硬着头皮喜爱。随着土地包产到户,科技、化肥等的加持,粮食产量高了,家里的余粮多了,用红薯做主食的次数少了,刘伟廉和家人想吃时也会吃上一顿,偶尔借助饭后灶膛的火炭儿烧几个,品味红薯中包含的香甜回忆。
经历过饥饿,对粮食就特别珍惜,收庄稼时,不管是一粒麦子、一颗豌豆都会从泥巴地里抠出来交给大人,大人将豌豆、黄豆洗干净,放入锅中炒熟,放入几颗盐,就是我们最好的零食,也是大人对我们的奖励。遇到熟红薯、面条、馍馍掉到地上,都会捡起来剥掉脏的,把干净的吃了,脏的喂牲口吃。刘伟廉回忆道。
苞谷面粑粑、豌豆面馍馍对现在很多人来说可能是舌尖的奢侈品,对刘伟廉来说白米细面才是最接地气的珍宝。看着现在馒头掉到地上,或被喂牲口或扔掉,刘伟廉甚是难受。
刘伟廉清楚地记得,自懂事起父母便会带着他一起耕地、除草、担粪、收庄稼。年景好时,和父母一起接济有上顿没下顿的亲戚邻居;歉收的年景,父母带着一起出去借粮。刘伟廉有个亲戚因家中地少,粮食无法维持一家人生活,男的常年在外当雇农,女的耕种自家的土地。家里的床,下面铺的是稻草,上面一年四季只有一床薄薄的被子,身上的衣服都是补丁摞补丁,更没有御寒的棉衣。遇上天灾之年,只能以发霉红薯、野菜、榆树皮、榆树叶果腹。
如今,说谁一顿饭能吃1千克红薯,0.5千克干挂面很多人都不相信,但对于刘伟廉这一辈人来说再正常不过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加之没有荤腥,每顿饭都要按计划定量食用,若要敞开肚皮吃,几乎每个成年劳力都能吃0.5千克粮食,饭量大的还不止于此。
出身农村的刘伟廉,对粮食从一无所知,到有感有悟,再到教育子孙珍惜粮食,他既是粮食生产者、也是珍惜粮食的实践者、还是珍惜粮食的传承者。除了入伍当兵的几年,其余他都在与粮食打交道。刘伟廉深知长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付出,起早贪黑挥汗如雨的耕耘,不一定能换来全家不饿。
珍惜粮食,用刘伟廉自己的话来说是刻在骨子里的。小时候,在父母苦口婆心和身体力行的教育下,还辅以浪费粮食,老天爷打雷抓人!恫吓。长大了才知道一饭一食来之不易,养成了捡食的习惯。有了子孙,刘伟廉用从父母继承下来的方法教育孩子,并结合实际讲述那些鲜有人知的经历。如今,刘伟廉家养成了饭前先确定吃饭人数,吃饭时掉落食物要么吃掉、要么喂牲口,饭后有剩饭放入冰箱第二顿继续吃。
珍惜粮食,不光是刘伟廉家,也是该村村民的共识,至今依旧能听到糟蹋粮食,小心打雷闪电惩罚你!。收庄稼时,背的麦子要是倒了,村民会先把成捆的麦子背回家再将掉在地上的麦穗捡起来。刘伟廉说。
节省粮食,办法都想遍了!看到浪费粮食的现象,刘伟廉在心疼的同时也会加以制止。前几年,看到附近的学生把煮熟的鸡蛋和白花花的馒头满路扔,刘伟廉心疼地说:你们的父母都不一定舍得天天吃鸡蛋,把吃不完的鸡蛋拿回家让父母吃,吃不完那么多馒头就少拿一点,粮食不能浪费,中国这么多人口每顿要吃多少粮食?
据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邱兴茂介绍,粮食供需平衡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32.65万亩,粮食产量77.92万吨,粮食总需求量120.5万吨,粮食产需缺口42.6万吨,自给率仅65%左右,是典型的粮食主销区。加之长期以来受种粮效益低、劳动力外流等因素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压力较大。
记者 唐正飞
餐桌文明不仅是社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重要体现,还承载着尊重劳动、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而餐桌文明,则离不开珍惜粮食,需要消费者、餐饮从业者、经营主体和整个餐饮行业共同努力。
您好,您三位的话建议您先点四个菜,不够可以再加,我们出菜很快!在位于安康城区大桥路的睿智天龙酒店内,餐饮部经理汤倩正热情地接待着刚刚落座的顾客。在该店的餐桌上、墙上等醒目的位置摆放着光盘行动节约粮食,以俭养德等标识标语和温馨提示,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饮食消费观念。
阿姨,请帮我拿一个打包盒!在睿智天龙酒店的小吃城内一位小朋友对服务员说。拿到打包盒的小朋友在妈妈的帮助下,将未吃完的排骨汤打包。小朋友的妈妈说:孩子今天身体不舒服,平日最爱吃的排骨汤也没吃几口,未吃完的,打算拿回家给他热一下吃。
汤倩介绍:我们在引导顾客树立正确饮食消费观的同时,对服务人员提出了珍惜粮食的要求,并对其进行培训、考评,餐前根据就餐人数,提醒顾客理性点单、适当加菜,餐后提醒顾客打包等建议;店内推出了凉菜拼点、大小份量、餐中退菜、菜品寄存、免费提供打包盒等服务,并主推订餐预约,预估每天就餐人数进行备餐,同时对主动参与剩菜打包的顾客视情况给予一定的优惠活动。
厨师作为食材加工的第一经手人,每天需要处理大量食材,是杜绝食材浪费的关键环节之一。出身农村的我对食材有着特殊的感情,深知每一粒粮食来之不易,平日里我们会对食材进行严格品控,对不同食材、不同部位口感和属性,进行菜品开发,在保证菜品质量的同时,力争做到不浪费。做员工餐时实行少一两原则,不够了再做一次,确保员工能吃饱,还不浪费。该店厨师徐州说。
火锅是寒冬最受食客们喜爱的食物之一。在江华城五楼的海底捞店内大堂经理张亚萍正在为顾客提供点餐服务:您好!我店锅底有四宫格的,两位可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小份儿锅底,剩下的可用免费的白开水,菜品可选择半份儿,不够再加。
据张亚萍介绍,该店从最直接面向消费者宣传出发,店内电子屏上循环播放半份菜、满份爱按需点、刚刚好的粮食节约主题海报,并配备门店光盘倡导员,佩戴醒目的光盘行动倡导员袖标穿梭在前堂为顾客提供服务。店内推出的菜品半份点单服务深受顾客喜爱,既能让顾客吃到更丰富的菜品,也能避免浪费;同时对自选小料台也进行了优化,由原大碗规格调料碗,根据消费者多口味小料的需求,统一调整为小尺寸调料碗,方便顾客使用,倡导按需选取。对用餐结束有剩余情况的用户,海底捞还会主动为顾客提供免费打包服务,同时在店内定期开展光盘优惠活动,对不留剩菜的顾客进行回馈。
珍惜粮食,杜绝浪费的意义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市餐饮从业者、餐饮企业和餐饮行业积极开展光盘行动,持续践行珍惜粮食,杜绝浪费风尚。
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会长毛朝军说:我市各大餐饮企业通过海报宣传、桌牌提示、服务人员提醒等方式,引导顾客合理点餐消费。积极践行光盘行动,拒绝剩宴,让我光盘、我光荣继续付诸行动,餐饮每桌剩菜平均减少了三分之二左右,顾客的接受程度也越来也高。服务人员推行N减1的点餐方式,以顾客人数减1来建议点菜数量,主动提醒顾客按人按量、适当点餐消费,做到餐厅不多点、厨房不多做。餐后免费提供环保打包服务,鼓励顾客把剩余菜点打包回家,避免部分顾客碍于情面或忙于寒暄没有打包而造成浪费。积极引导消费者树立科学饮食新理念、新习惯、新风尚,逐渐深入人心,让人们养成崇尚节约、厉行节约的良好习惯。同时,还要求全市餐饮服务企业和会员单位严格落实十八项措施,建立健全反餐饮浪费管理机制,大力推行节约型餐饮,在餐饮采购、贮存、烹饪、出品等方面,减少食材损耗,严控节约环节,避免食物浪费;加强服务人员培训,将珍惜粮食、反对浪费纳入培训内容,确保员工将反餐饮浪费各项措施要求熟记于心、牢记于行;提升餐品供给质量,优化菜单设计,提供小份餐、半份菜、各类套餐等不同餐品,确保消费的多元化;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电子屏、墙贴、桌牌、宣传海报等载体,刊播光盘行动珍惜粮食等公益广告,全力营造节俭粮食氛围。
编者按:珍惜粮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对庄稼人辛勤付出的感恩和对粮食的敬畏。我国虽然已经进入吃穿不愁的小康社会,但确保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一项长期工作,不仅要加大粮食生产,更要大力倡导珍惜和节约来之不易的每一粒粮食,让中华传统美德不断发扬光大。因此,珍惜粮食,是每一位公民的事,必须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