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守护碧水清波 润泽城乡百姓

2022-11-03 10:06  安康日报

记者 吴苏

沿着北环线驶入汉滨区江北街道的朱家湾村,迎面便可一览西河沟水库的旖旎风光,粼粼绿波上倒映出蓝天花树、楼宇村居,不时有水禽掠过水面,秋色便在波纹中显现出油画般的质感。在整个汉滨区,类似于西河沟这样的水库共有38个,它们星罗棋布地分布在各乡镇村落的山坳处,而这些人造的湖泊,大多都修建于20世纪60年代左右,大集体时期群策群力修建的水库,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村民饮水灌溉的“生命之源”。且由于安康林密多雨、丘壑起伏,汛期时80%以上的降雨量,使得水库亦成为拦蓄洪水的“防灾重器”。可随着时代发展,当初始建标准参差不齐的水库逐渐出现“病灶”,一些小型土石堤坝往往在连续暴雨后出现溃堤风险,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为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起到更加积极的惠民作用,汉滨区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水库大坝安全和“十四五”期间解决防汛薄弱环节的重要批示,于去年初成立了以分管副区长为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小型水库管护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汉滨区小型水库管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并确立了全区小型水库管护体制,拉开了汉滨区深化小型水库管护体制改革样板建设的序幕。

革除旧弊,创新管护标准

抵达西河沟水库的时候,水库管护员唐志伟正拿着工具,在水库周边来回清理白色垃圾。不一会儿工夫,水库周围就恢复了干净整洁的模样。据唐志伟介绍,西河沟水库曾是当地重要的农业灌溉和人饮水源,为朱家湾村数百亩农作物提供农业灌溉,随着地方发展,水库的功能慢慢发生转移。如今的西河沟水库,除了承担抵御旱灾、防洪防涝等基础水利功能之外,还是当地优质的生态养殖区域和旅游观光的水利风景。

但和其他同类型水库存在的弊病一样,西河沟水库也曾存在工程老化、运维薄弱、设施不配套、权责不清晰等问题。“因为年代久远,加上部分功能弱化,小型水库建成后逐渐暴露出一些管理弊端,尤其是人力、物力缺乏,专业性不强,导致水库工程面貌和效益都大打折扣。从去年9月开始,汉滨区水利局开始对全区未设立专管单位的36座水库规范化管理,率先选取具备试点条件的2—3座水库进行试点,今年为申报创建汉滨区深化小型水库样板县(区)工作,又采用以大代小+政府购买服务+产权责任单位的组合管理模式,将区内所有小型水库运行管护工作全部纳入创新机制管理范围。”汉滨区小型水库深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总工程师郑清平介绍道。

西河沟水库如今崭新靓丽的面貌,正是得益于新型管理模式所带来的改变。在这个过程中,汉滨区水利局作为统揽单位,因地制宜健全管理制度,明确镇办和第三方公司的管理职责,逐步指导完善防汛值班、日常运营管护等各项措施,用标准化管理理念和信息化手段,从根本上扭转小型水库“重建轻管”现象,使其能够发挥更加积极的惠民利民作用。

落实机制,加大管护力度

在省、市、区政府及相关部门重视下,自“十二五”以来,汉滨区水利局对全区所有水库的防洪堤坝逐年进行了鉴定,对涉及的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处理,截至今年底,区内所有病险水库有望清零。位于汉滨区吉河镇的白家沟水库便是其中一个,总库容13.37万立方米的白家沟水库,是当地一座以灌溉为主的小型水库,辐射受益村民约750余人。今年6月份,汉滨区水利局对该水库的坝坡、排水沟、溢洪道等主体建筑均进行了翻修加固,让水库抵御汛期洪涝的能力大幅提升。

而在汉滨区对小型水库实施新的管护模式后,白家沟水库的运行保障进一步得到提升加强。每天早上,管护员潘小鹏就会沿着水库周边仔细巡查,大坝有没有裂缝?近坝水面有没有混浊?溢洪道有没有淤泥?围绕水库安全的20多项检查,他需要依靠肉眼、经验、工具一一排查。“就像医生给病患检查身体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潘小鹏这样形容自己一天的工作。

事实也的确如此,经过培训上岗的水库管护员们,正从原来惯常的标准里脱离出来,转而更加深入学习知悉有关水库日常管理的大小事宜,海拔、土壤、水位差,都会影响水库安全,甚至植物在水库周边的生长高度,都有明确的要求。“水库土石坝前后坡不能有灌木,草本植物的生长高度不能超过30厘米,冬天要把多余的灌木清除,春天长草快,隔三岔五就要修剪。”培训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让潘小鹏对新的管护细则如数家珍。

“这不像以前少资金、无标准、缺技术的时候,水库管理不精细,村民灌溉、饮水出了问题才去找干部解决,时间长不说,也治标不治本。现在汛期时我们天天住在这里守着,水库安全问题几乎不用担心。”新城街道九里湾村的九里水库管护员成国山被聘为管护技术员后,也对自己的工作重新下了定义,每日巡查起来极为尽心尽力。

放眼全区,除了黄石滩水库和新民水库设有专管部门直管外,其余36座水库均已按照新的管护措施,落实了水库安全(防汛)三个责任,夯实了水库作为民生水利工程的运行管护和防洪安全保障,让这些镶嵌在山沟茆峦处的一汪汪清流,以更有活力的状态满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功能与效益。

要素保障,提升综合效益

从政策支撑到规范制度,从创新管理到试点推行,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汉滨区水利局坚持把小型水库管护体制改革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以刀刃内向的勇气及时查漏补缺,针对前期存在的痛点、难点问题一项项对症下药,根据黄石滩水库管理局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明确权责,采用政企合作的新模式让小型水库管理革除旧弊,处处呈现新的亮点。

站在库区堤坝上眺望,只见每座水库边都已安装了雨、水情自动化监控及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初步实现了水库自动化、智能化、专业化管理。加上水库大坝安全(防汛)管理“三个责任人”以及日常管护人员的严密监测,这套“人防+技防”的组合拳,让小型水库管理在对标改革目标的前提下,更加科学化、现代化,为打造小型水库管理示范样板提供了先试先行、可圈可点的宝贵经验。

推动小型水库管理迈入高标准台阶的背后,离不开汉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水利局的政策驱动。在这个过程中,黄石滩水库管理局承接任务后,及时制定《汉滨区小型水库标准化管理制度(试行)》报区水利局批准并下发各水库产权单位,同期遴选试点水库管护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为后续进一步明确管理单位工作职责筑牢了基础。今年6月份,安康越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通过项目招标接管汉滨区小型水库具体管护工作,在区水利局的组织下,协同汉滨区农广校对水库日常管护人员进行集中培训,逐步制定完善各项考核办法,使小型水库管理迈入物业化,在巡查维养、调度管理方面做到履职有痕、管护有效。

汉滨区副区长周本才说,通过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扎实推进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持续优化管理队伍结构,不断健全完善保障体系。始建于半个世纪前的30多座小型水库旧貌变新颜,山水文章的内涵不断充实,逐步走出一条适合汉滨区小型水库发展的可持续道路,让山美、水美的汉滨增添更多水利风景,水库周围的村民尽享小型水库管护体制改革所带来的生态红利。

上一篇:陕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照乾一行来安康市汉阴县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