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宁强千山茶园鸟瞰(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崔慧芬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硕果累累。
这是农业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的十年,一产增加值持续较快增长,2021年达到273.60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83万余亩、总面积达到157万亩,农业发展交出精彩答卷。
这是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的十年,202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484.64亿元,较2012年的260.49亿元增加224.15亿元,“米袋子”“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
这是农民生活更加富裕的十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74元,是2012年6181元的2.1倍,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重农固本,国之大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稳中向新,成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稳压器”,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夯实了根基。
科技赋能端牢手中饭碗
金秋九月,我市水稻进入成熟收割期。在汉台区河东店镇青禾田种养殖合作社水稻田里,收割机来来往往,一根根稻穗被割断稻秆卷进脱粒仓,留下一排排整齐的稻茬。
“立政之本则存乎农”。眼下,传统的农业耕种情景已逐渐淡去,智能化、自动化、机械化生产唱响了主旋律,智慧农业已经在天汉大地上生根发芽,为汉中农业产业发展开创新的局面。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十年来,我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0.6%,建设高标准农田83万亩、总面积达157万亩。兴建了一批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现代化的生猪养殖场,2021年全市生猪饲养量达421.6万头,恢复到非洲猪瘟前常年水平。
十年来,主导产业调优升级为农业产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突出汉中特色,打造茶、菌、药三大冠军产业,提升畜、菜、果、渔等优势特色产业,培育了一批地方特色产业,加快构建“3+4+N”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2012年的260.49亿元增长到484.64亿元。
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4个,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56个企业的91个产品通过绿色认证,53个企业的62个产品通过有机认证,取得地理标志认证的农产品达到24个,位居全省第一位。
同时,积极发展“产地初加工+农产品精深加工”的农产品加工体系,大力建设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中加工型企业占到67.6%,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以上。
内外兼修扮靓美丽乡村
阳春三月,天汉大地就像绝美的巨幅彩色水墨画,油菜花的黄是主题色,白墙灰瓦的新民居排布其间,傍着青山,挽着汉水,微风拂过,涌起一股又一股金色的涟漪,摇曳出整洁清丽的新村落。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推力,是各地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强支农惠农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总计投入超2亿元资金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建卫生厕所12.7万座,92%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和50%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行政村通动力电、电力入户100%,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0818公里,宽带网络和4G信号全覆盖。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市11个县区的“两山资源公司”已挂牌成立,探索把绿水青山转换为金山银山的现实路径。打造休闲农业精品线路20条,建成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县点16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0个。这些“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留住了无数游客的心,也让农民走上致富之路。
十年来,农业发展也更“绿”了。曾几何时,种地就是大水大肥“下猛药”。可如今,田间地头的杀虫灯、粘虫板、水肥一体的滴灌系统越来越常见。十年禁渔的长效机制初步形成,“四清”、“四无”目标如期实现。
科技的发展与进步,让农业“变废为宝”不是梦。我市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3.4%,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1.33%,规模养殖场设施配套率达99.17%。
同时,德治、法治、自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格局加快形成,让乡村面貌由“一时美”向“持久美”转变。
产业兴旺农民更加富裕
初秋时节,南郑区协税镇张坪村的蔬菜大棚里,一片丰收景象,随处可见村民们忙碌的身影。这个距城区1.5公里的村庄,是有名的蔬菜种植基地和稻渔综合种养基地。
该村副支书郭汉东说,“这几年村上通过发展大棚蔬菜和稻渔综合种养等产业,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去年达到35万元,村民们的收入也水涨船高,比之前翻了好几倍。”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十年来,我市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持续较快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2021年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74元,是2012年6181元的2.1倍。
十年来,各地乡村通过项目带动、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方式,使广大农民不仅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还能按年领到土地流转金,参与村集体分红。
同时,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207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80家、市级123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实现年销售收入140亿元,带动农户50万户。全市家庭农场达587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7584家。
品牌效应也在不断彰显,在全省首个地市级全品类打造、全产业开发、全过程服务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味见汉中”发布后,已有48家企业的70余个产品使用该品牌,实施品牌强农战略迈出了历史性步伐。“汉中仙毫”列入国家知识产权局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示范区筹建名单,品牌价值达32.94亿元,位列全国108个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第23位,汉中茶叶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
在历史的长河中,十年的时间如白驹过隙;在历史的卷轴中,十年的跨度又足以展开一幅绚烂的图景。十八大以来的三农新实践、新探索、新成绩、新经验,弥足珍贵,令人振奋。未来,我市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按照“3+4+N”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总体布局,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奋力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