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本报记者 崔慧芬
汤汤汉水,润泽了丰饶的天汉大地,哺育了勤劳的天汉儿女,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注定是江河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汉江有源,故其流不穷。现代水文学认为的汉江三源均在宁强县境内,宁强县也因此被誉为“三千里汉江第一城”。2003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启动,该县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涵养区,担负起了“一江清水送京津”的责任和使命。
源头不清,其流必浊。近年来,该县严格落实河湖长制,采取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措施,大力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努力保护好汉江源头的生态环境,成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要支撑,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过去粗放式耕作致使汉江源头水土流失
从宁强县城沿108国道朝黄坝驿方向行驶10公里,道路右侧出现一个小广场,广场石壁上“汉江源头”赫然醒目。过桥,顺着沿河修建的二级公路前行,就到了被誉为“汉江源头第一村”的汉水源村。
白露过后,汉水源村两岸山峰红黄绿交相辉映,美不胜收。沿着河流溯源而上,野花吐艳,鸟语啁啾,流水潺潺,短短4公里内落差近600米,形成了“三瀑”、“三潭”的奇观。
最后一道瀑布的崖壁上镌刻着“汉江源”三个大字。河水顺山势泻下,溅珠喷雪,声若琴筑。这里被称为新汉源,与国家3A级景区汉水源森林公园溶为一体。
河水碰撞着山石,发出清脆悦耳的“叮咚”声,像孩童的笑声般欢快清亮。事实上,如今的汉江源头也确实像个孩童一样,被保护得很好。
时光回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村民们坐拥这里的好山好水,同时也与贫穷和闭塞为伴。“全是土坯房,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我去探水源,腰上别一把镰刀,边走边开路。”村民杨仕华回忆说。从山顶到河谷,是人工开发出来的陡峭贫瘠的坡地。到了夏天,山洪和泥石流经常将土层“剥掉”,也卷走了庄稼人一年的希望。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为了生计,乡亲们养猪养牛,种植椴木香菇,原本寂静的山沟热闹起来。但汉江源的山山水水,却很难适应这种热闹。种香菇需要用木头做菌棒,树木生长的速度赶不上被伐的速度,原本遮天蔽日的树林日渐稀疏,水土存不住,汉江源头的水量时常只有碗口大。河里常年堆积着烂木和树渣,一遇下雨,河水就变成了浑浊的泥汤。
2003年12月30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启动。这意味着,哺育汉江沿岸世代百姓的一江清水,将要送至北京和天津,造福更多的人。
“咱这汉江源头如果污染了,还能把清水送出去吗?”面对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汉水源村村支书王光俊十分焦急。
此后的十几年,退耕还林、河滩复绿、生态修复、环保整治相继在此展开……宁强人民为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付出了艰辛努力。北上的每一滴水背后都有干群的默默付出,饱含了他们对受水区群众的深厚感情。
精细化保护让水源涵养区绿水青山颜值更高
南水北调工程需要保护好水源生态,而汉江源头的村民也需要从生态环境中汲取资源以维持生计。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在这里陷入两难。
王光俊说,2010年起,村里开始下狠功夫保护水源,禁止砍树、关闭养殖场、改造厕所、叫停污水直排,村“两委”还和村民签订协议,要求各家保持好自家卫生。为了涵养河道,附近的耕地也限制了耕种,开展了退耕还林。
“之前有家企业带着几个亿的真金白银,想来这里开发游乐设施,说实话不心动是不可能的,但出于环境保护考虑,还是忍痛拒绝了。”王光俊说。
作为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水源地,当地政府肩头担负着巨大的历史责任和现实使命。该县虽然矿产资源丰富,与勉县、略阳县一同被李四光誉为“中国的乌拉尔”,但当地政府不得不限制矿产开发和冶炼企业的发展。十几年来,该县以政府为主导,坚持环保红线,实行严格准入制度,采取了一系列近乎“铁腕”的措施:关闭在水源地保护区内的造纸厂、油漆厂、果酒厂、电器厂等数十家企业。整个汉中市更是在2010年前下硬茬关停100余户化工、制药、采矿等行业污染企业,淘汰落后水泥企业17户、去产能251万吨,推进2户氮肥企业转产、4户重点企业退城入园。
由于招商引资项目环境准入门槛较高、环评要求比其他地区更为严格,该县先后劝退20余家环评不达标的企业,许多项目无法落地,对地方财政收入和就业产生了较大影响。农业生产上也因控制化肥、农药面源污染,导致粮食、油料生产成本增加,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民收入。虽然国家给水源地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但与限制产业发展带来的财政收入、农民收入减少的压力相比还是不足。
为了进一步治理污染,该县2011年建立了污水处理厂,每年可削减化学需氧量1095吨、氨氮100吨,从根本上改善了源头水质。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近年来,该县先后实施了长治、丹治工程及生态环境建设等水保重点工程,通过工程建设、植物措施的综合配置,变坡耕地为梯地,荒山秃岭逐渐被林草植被所覆盖,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55.8%提升到84.7%,土壤年减蚀量由治理前的102.92万吨增加到治理后的160.64万吨,基本形成“山顶水保林,山腰林果带,沟、溪两岸吨粮田”的农村新面貌,构建起泥不下山、水不乱流、道路相通、沟渠相连、兴水固土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确保汉江源头水质长期稳定达标起到了重要作用。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起始端在丹江口水库。数据显示,来自陕西的入库水量中,汉中占比达26.3%。目前,我市29个国、省控监测断面水质均达到Ⅱ类以上,汉江出境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在2021年度全国339个地级城市水质排名中,汉中位列第52名,同比上升15名,水环境质量列全省第一,汉江(汉中段)为全省唯一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绿色筑底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伴着绵绵秋雨,沿着步道拾级而上,放眼望去,层层叠叠的茶园梯田满目滴翠,和远处的青山绿水融为一体。
输出的是绿色,留下的也是绿色。“这些年村里一直在探索一条既能保护水质,又能让付出生态代价的村民获得应有收益的道路。”王光俊说,前几年,村里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把河道两岸千余亩可耕地进行流转,种植茶树、果树和中药材,既涵养了汉江源头的水土资源,又促进了当地百姓增收。
土地流转后,村里的劳动力得到解放,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留守老人可以在茶园务工。为了提高群众“饭碗”的含金量,县上和汉源街道办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并充分利用苏陕协作资源,与用人单位及时对接,及时发布招聘公告,帮助村民稳岗就业,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村民们付出的生态代价。
从2016年开始,村里还试点推广垃圾分类和统一回收。村道沿线修建了垃圾池,公共场所和各家各户配备了垃圾桶,各户厕所改造为三格式化粪池,目前已形成“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运行程序。还配备了10个公益性岗位,形成“护河者联盟”,县镇村的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也会定期进山开展河道垃圾清理活动。
生态环境好了,村民们的收入也水涨船高,往日清一色的土坯房变身为白墙红瓦的小洋楼,与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相映成趣,健身步道延伸向汉江源头。村里顺势发展起了旅游业,用汉江源头之水迎接八方来客。
而这,只是该县在保护中谋求发展的一个缩影。既向贫困宣战,又不向污染低头,该县坚持“两条腿”走路,推动传统林业产业改造提升,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依托辖区内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态茶园、特色菌园、道地药园、精品果园、放心菜园”五园建设成效显著,赢得了全域生态经济的稳步发展。
同时,该县还深入实施“文旅兴县”战略,以汉水源森林公园为森林旅游产业亮点,在主要景点沿线开发建设了一批以度假休闲、森林体验、森林康养为主题的森林旅游项目。打造各类森林旅游景点10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家,兴办林家乐20余家。2019年,森林旅游综合收入实现7800万元。
一座座荒山披上了绿毯,成了农民致富的“聚宝盆”。目前,该县已完成造林任务33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9.4%,2021年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眼下的宁强,山与水相伴,人与绿共生,一座山水相依、人水和谐的山水田园之城正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闪耀在汉江畔,让居者自豪、来者依恋、闻者向往。宁强,在保护好水源地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享受到了生态带来的发展红利。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之间的难题,在这里找到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