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唐“跪拜俑”牵出的宫廷往事

2022-09-16 10:20  西北信息报

没有色彩华丽的外身,也非昂贵稀缺的材质,但它却让人惊叹不已。在陕西考古博物馆中有一件陶俑,在过去1000多年的时光里,以跪拜的姿势表达对墓主的恭敬。向谁跪拜?墓主人是谁?官服加身却为何赤裸双脚?这件陶俑背后都有哪些隐秘故事?

始料未及

2000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对位于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三合乡三合村一处墓葬进行发掘。当发掘工作进行到清理甬道内淤土时,便开始有质地厚重的大块陶片出现,可分辨出大部分为镇墓俑陶片。发掘结束后,考古人员将数麻袋甬道内残陶片标本带回,再进行后期整理和修复工作。

跪拜俑的发现是考古人员始料未及的。当所有陶片满满的平铺在地上时,突然一个安详的、五官端正的俑头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种和善的面孔与相貌狰狞的镇墓俑形成鲜明对比。

选取颜色、质地、厚度相当的陶片放在一起,按接茬顺序连接后,令人大吃一惊。一个新奇的、没有见过的大陶俑映入眼帘,尽管他身体破碎、伤痕累累,但是昂首、匍匐的姿势已经基本确定。

拼对、粘接、修补、弥合……陶俑重获新生,精、气、神重现。

气派的“进贤冠”戴在宽宽的额头上,丰满端正的面孔上表情安详,红色的曲领大袖朝服显示它不凡的身份,双手合捧笏板(笏板已朽仅剩双手合握处的方孔),匍匐在地,跪拜的姿势再现大唐王朝的威严与朝臣觐见帝王的礼仪。

跪拜俑身体颜色虽大部分脱落,但衣褶之间尚残留红色。在唐代服饰颜色以紫色为最高贵,三品以上大员才能服紫色,四品官员服深红色,五品官员服浅红色,六品官员服深绿色,七品官服浅绿色。考古人员认定该俑所表现的应该是一位四品文官跪拜叩首的形象。该俑长102厘米、高42.7厘米,规格大、做工精、人物造型生动。

缘何赤足

看见此俑,你或许会有疑问,身穿官服为何赤裸双脚?

在陕西省旬邑县百子村一座东汉墓中,壁画内容浓艳丰富,并有多条题记,据题记可知为某“王”之墓。该墓甬道两壁各绘一守门力士,力士外侧有朱书题记:“诸观者皆解履乃得入。”意思就是进墓需要脱掉鞋子。

在先秦乃至汉魏时期,“解履”是拜见尊者的礼貌,是一种高级别的礼仪。

墓主人能受到四品官员的朝拜,无疑享受到了极其尊贵的待遇。那么这件俑的主人到底是谁?这个人为什么能享受这份特殊荣耀?

在这座墓葬之上有清代学者毕沅所立石碑“唐让帝惠陵”,但是关中十八唐帝陵中并没有“惠陵”。这是怎么一回事?此事还得从一段宫廷往事说起。

辞让太子

唐睿宗李旦一共生有5子,嫡生两子,即长子李宪、三子李隆基。公元684年,李旦继李显之后第一次登基称帝,并确立长子李宪为皇太子,后因武则天创立大周取代李唐王朝,致使睿宗李旦由皇帝位降至皇太子,李宪也因此成为皇太孙身份。武则天晚年将政权重新归还李氏子孙,唐中宗李显第二次继皇帝位并授封李宪位“宁王”。

唐中宗李显是个软弱昏庸的皇帝,皇后韦氏专权得势,一心效仿武则天想做第二个女皇帝,对李氏一族多加迫害,致使皇族内部皇权之争日趋激烈。不久李显暴病,眼看江山将要易主,此时李隆基兴兵平定了韦后之乱,拯救李唐王朝的同时将父亲推向皇帝宝座,也就有了李旦第二次皇帝生涯。

按照中国古制,皇帝即位后确立太子是治国安邦的大计,李旦却心事重重,一方面嫡长子继承制自古确立,另一方面三子李隆基因平定韦后之乱立奇功,一旦皇嗣问题处理不当,很可能导致兄弟相残。

李宪深知父亲心意,于是上奏力荐李隆基为太子,恐父皇不能依从,立于殿外哭啼不止,促使李旦下决心立李隆基为太子。

与古代宫廷争夺皇权拼得你死我活不同,李宪“让”出了高风亮节让人称道。

号墓为陵

李宪辞让太子后,兄弟俩仍旧亲密无间,李宪对玄宗变得更加恭敬,从不干涉朝政;玄宗对李宪体贴有加、关怀备至。

李宪重病,玄宗把珍贵药材送进府邸;李宪病逝,玄宗朝堂之上痛哭流涕;李宪下葬,玄宗送来一件御衣做陪葬,并为他书写祭文;李宪死后,被玄宗追封为“让皇帝”,先他而去的王妃被封为“恭皇后”,并将俩人合葬一起,亲自下诏“制号其墓为惠陵”。

在古代只有帝王的葬处称为“陵”。“号墓为陵”,即一些太子或亲王虽然没有按照帝王级别的形制去埋葬,但被特许称为“陵”,以显示他们的尊贵身份,惠陵就属于这种形式。因此,在他的随葬物品中,等级低于皇帝,高于太子。

破格恩赐蕴含着帝王内心深处的柔情似水。唐惠陵是已发掘盛唐时代等级较高的墓葬,其形制完整,规模巨大,出土物丰富且规格高。墓中还保留了彩绘壁画约250平方米,分布于墓道、过洞和天井上,内容包括《飞人图》、《青龙白虎图》、《出行图》、《仕女图》、《乐舞图》等。西北信息报记者魏建军

上一篇:西安交大一附院成功实施经支气管内窥镜热蒸汽消融术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