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热心公益的 “功夫夫妻”

2022-09-02 12:16  渭南日报

本报记者 赵思睿

右上:吕浩夫妻二人切磋武术。 受访者供图

左下:参与公益活动的吕浩父女。受访者供图

“我们夫妻,没有什么矛盾是‘打一架’不能解决的。”8月29日,在 汉台区天台路某武术学校,42岁的教练吕浩一边戴拳套,一边笑着跟记者打趣。平日里遇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夫妻俩便会默契地摆好架势“切磋一番”。靠着这样“奇葩”的相处方式,两人不仅相互扶持,教出了上万名武术徒弟,还积极参加各种志愿活动,成了远近闻名热心 公益的“功夫夫妻”。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他在我心里就是英雄侠客!”“她在我心里就是女中豪杰!”当记者问他们在彼此心目中都是什么形象时,这对“功夫夫妻”相视一笑,道出各自的想法。出身武术世家的范西凤,6岁开始习武,拜名师先后学习红拳、武术竞技套路等。9岁时,她在咸阳市少儿武术套路比赛中获得女子全能冠军,10岁被中国《武术名家》以武林小将记载入册。1999年,她正式开启武术教学生涯,2019年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拳——汉中范西凤红拳传习基地“掌门人”。

谈起夫妻二人的相识经历,范西凤告诉记者,在她14岁那年,同样来自咸阳武术世家的吕浩与她同门学艺,那时二人便成了同乡师兄妹。与她一样,吕浩对武术也是尤为热爱,16岁进入陕西省武术院练习散打,曾多次获得国家和省市级散打擂台赛第一名。吕浩初次见到范西凤时,便十分欣赏这个小同乡的“侠女气质”。一年后,由于吕浩又前往西安学习散打,二人从此失联。2017年,吕浩去西安打比赛时偶遇一个多年不见的师哥,闲聊中师哥得知师弟师妹都是单身,便从中撮合,二人才重新联系上。兜兜转转许多年,有情人终成眷属。

“侠义”伉俪热心公益传递正能量

“我们两口子都是习武之人,一直信奉习武先习德。”吕浩告诉记者,他们夫妻俩不仅将“武德”传承贯穿在平时的教学里,更是将其践行在公益事业当中。多年办学,他们始终坚持“只做良心传承育人”,以“推进全民习武热潮,正统传承中国武术”为校训。不仅在本校开展武术套路展演、武术散打擂台赛、武德训示教育、习武戒律等教育活动,还定期去汉台区汉王镇中心小学为学生们上公益武术课,一上就是四年。他们觉得,学习与强身健体同样重要,立志于把孩子们培养成身强体健、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

在众多学员中,有些家长把叛逆的孩子送来习武。针对这些不好“管教”的学生,吕浩更注重精神教育。他告诉孩子们:“从精通少林拳法的方世玉,到南拳流派洪拳名家黄飞鸿,从迷踪拳第七代传人霍元甲,到截拳道双截棍之父李小龙……跟你们一样,这些侠之大者我也着迷。但与功夫相比,我更崇拜的,是他们的习武精神和高贵品质。他们顽强、奋进、正直、爱国。练武是为了强身健体,而不是显摆逞能,更不能打架伤人。”长年累月的言传身教、日复一日地基本功练习,孩子们逐渐被磨砺出坚韧心性,变得成熟稳重,也更清楚自己的目标。

夫妻俩时常教育学生要有利他的奉献精神,经常带着自家孩子一起,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渐渐地,两个女儿受到父母影响,每年寒暑假都会主动向父母提议,一起参加公益活动。今年8月,吕浩带小女儿随同“天汉服务队”公益组织,放弃休息时间,顶着室外40多度高温,到汉台区、南郑区、城固县、勉县等地,进村入户看望慰问20多个贫困残疾人家庭。 当看到其中一户,15岁的男孩小小年纪就要扛起家里所有活计,养活智力障碍的哥哥和瘫痪的父亲,父女俩不禁为之动容。他们翻遍每个衣服口袋,掏出带的所有现金,硬塞到男孩手里并宽慰说:“不要觉得难为情,谁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钱不多只是一点心意,拿去先给你哥哥买点药把皮肤溃烂治好。只要你能一直自强不息,困难就不能将你打倒!”

“看着一个个孩子通过学习武术,变得更加阳刚、勇敢、自信、坚毅,懂得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和礼仪,我们很有成就感。这也是我们教学和参加公益的初心。”对于将来,夫妻二人表示,除了做好学校的教学工作外,他们会一直将公益爱心和正义之心传承弘扬下去。

上一篇:从1.0到4.0 火车购票方式看十年变化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