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通讯员 李明吉)今年以来,我市把稳岗就业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中之重,以调研为基、化解招工“堵点”,以服务为本、消解稳岗“痛点”,以利民为要、破解用工“难点”,打好百姓就业和企业用工服务“组合拳”。
“把脉问诊”化解招工“堵点”。市人社局成立调研工作组,分别前往全市7个园区110个企业走访调研,面对面交流、一对一研判、实打实帮扶,了解用工需求,找准缺工根源,统计缺工信息,描绘出企业招工难图景:缺工地域集中在城固、西乡、宁强、略阳4个县,缺工产业集中在服装缝纫、电子装配、加工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缺工类型主要是45岁以下的技术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企业招工难主要存在3个方面:企业工资待遇较低,招工难企业大多是因用人成本低而落户欠发达地区的东南部地区产业转移、苏陕对口帮扶项目、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员工稳不住,难以留住技术人才和熟练工人;本地劳动力供给不足,作为劳务输出大市,本地富余劳动力不多,难以满足本地企业增加的用工需求。针对企业招工难问题,牵头组织召开专题会5次和座谈会12次,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综合分析研究,提出在保持现有惠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共同发力,创新服务体系,制定助企惠民措施,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对症下药”消解稳岗“痛点”。针对工资待遇相对较低、企业员工稳不住、本地劳动力供给不足等现状,多措并举做好援企稳岗、线上线下招聘、和谐劳动关系等工作,着力帮助企业破解稳岗难,用助企惠民的实际行动暖人心、聚民心。推动落实援企稳岗政策,着眼于援企稳岗等政策服务与企业需求对等,梳理形成“援企稳岗”政策包4大类18项、服务事项清单21项,印制宣传册6000套,赴园区、企业宣传解读政策11次,及时向企业介绍服务职能、宣传政策,使惠企政策应享尽享、尽快兑现,并鼓励引导企业让利给员工,更好地留人用人;落实参保企业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为732户企业返还失业保险稳岗资金4批次1142.93万元,发放各类就业补助资金3.35亿元,惠及13.7万人。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市人社局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等部门印发《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规范企业劳动用工行为,引导员工爱岗敬业;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维护员工合法权益。改进劳动仲裁服务方式,处理劳动人事争议772起;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检查各类用工单位2880户,核处欠薪转办案件1175起,向社会公布4批次17起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将4户企业纳入欠薪“黑名单”,化解涉企劳资纠纷468起,查处欠薪违法案件25起,时效办结率保持在98%以上。创新解决人才紧缺难题,创建“人才共享池”,出台柔性引才用才政策措施,搭建“人才池”智慧信息平台,努力解决人才“引不来、留不住、养不起”问题。已征集13个专业208名技术人才入池,组织专家赴198户企业和农村合作社开展服务242人次,解决技术管理难题290个。
“架设桥梁”破解用工“难点”。针对“有岗无人”“有人无岗”的用工就业结构性矛盾,将企业用工服务工作关口前移,建立“政、校、企”三方合作联席会议制度,为校企架设了“桥梁”,给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企业搭建了供需对接用工平台,让各自知道企业缺什么人才、培训机构能培养输送什么人才,使人岗匹配精准对接,实现培训+就业一体化服务,破解企业用工困境。组织30家企业与10家职业培训机构签订36份合作协议,实现顶岗实习、在岗培训、学徒制培训、入企就业等方面的供需对接。建立企业缺工岗位、本地未就业劳动力和外出务工人员“三个信息库”;制定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20条措施、以就业率为导向的阶梯式补贴政策。建成全省首家就业创业培训“智慧超市”,为劳动者和培训机构之间架起了“桥梁”,打造企业订单、机构列单、群众点单、政府买单的“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组织70余家人力资源服务和培训机构,协助各园区缺工企业招工3000余人,为963个企业培训技术工人2.9万人,为缺技术工人企业开展免费技能培训2261人,达成技工院校赴缺工企业顶岗实习意向128名学生;组织“春风行动”“金秋招聘月”活动,举办线上平台招聘、园区招聘、校园招聘等专项招聘活动126场次,达成就业意向2.3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