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网红村如何长久“红”下去?

2022-06-03 18:13  渭南日报

本报记者 何娜 李弋戈

汉王村,凭借花溪湾景区农旅特色引来游客无数;镇江村,因为“傍”上古河床一夜成名;金寨村,通过打造动漫彩绘墙迅速爆火……近年来,汉台区涌现出一批知名度、曝光率颇高的网红村,在美丽乡村建设热潮中形成了一时“爆红”的现象。

这些网红村是怎么红起来的?为什么有的难逃“昙花一现”?如何再次“焕发生机”?日前,记者前往实地一探究竟。

网红村是怎么红起来的

闲暇时,带上家人、约上朋友,大家一起动手种蔬菜、摘水果……这种惬意的田园生活已成为不少人的向往。

2021年,地处汉江河畔、堤顶路以北的七里街道办事处镇江村,建起了集农耕采摘体验、科普实训、乐享驿站等于一身的田园综合体——乐享金江生态小农场,成为广大市民休闲娱乐的网红打卡地。

2022年1月,古河床惊现汉江,迅速引爆自媒体平台,点燃了市民观光的热情。镇江村因为“傍”上了古河床,游客如织,再次“蹿红”。村上顺势在堤顶路边规划了摊位,方便统一管理,还修建了一个临时停车场。镇江村党支部书记黄明清说:那段时间,来这里看古河床的人很多,还有一些外地慕名而来的游客,最远的是从西藏来的。附近的村民在这里做生意,光甘蔗一天就能卖1000多块钱。

与镇江村几乎同一时期“走红”的汉王镇汉王村,凭借的是另一种方式。2021年春节,全镇12个贫困村、2个非贫困村共同出资入股,由汉王村经济合作社牵头实施,实行“盈余分红”收益分配机制的花溪湾景区开门迎客。景区占地面积160亩,集花卉观光、趣味游乐、农耕体验、快乐研学于一体。受疫情影响,汉中市民多数选择市内游,花溪湾景区凭借其农旅融合特色和广泛宣传,成为又一网红打卡地。

为什么有的难逃“昙花一现”

时间来到2022年,同时红火起来的两个村,如今却面临同样困境。

在花溪湾景区最具代表性的紫藤长廊花期正盛的4月下旬,记者探访了这里。汉王镇工作人员回忆道:开园头一年游客很多,收入十分可观,光门票一项就有30多万元。记者在园区门口的公示牌看到,门票为10元一人,这意味着2021年有3万多人次来这里游玩。而当天偌大的景区里,只能见到两三个带着孩子的游客。小孩玩着亲子体验区里的无动力游乐设备,不时发出的愉快笑声与整个景区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

走红仅一年后就面临市场疲态、游客骤减,原因何在?汉王镇工作人员讲了一个细节,景区里设置的彩虹桥在汉中属于比较早建成的,后来好多景区纷纷效仿。“同质化严重、定位不准,没有后续资金的投入,无法及时更新设施,增加特色的娱乐项目,吸引力就下降了。”镇江村一名工作人员介绍道,当前发展面临两个困境。一是因为距离的原因,村上的乐享金江生态小农场体验者大多只是汉台周边的市民。加之勉县、城固等县区也有类似的农场,竞争较大,来此体验的人就比较有限了。二是古河床只是临近镇江村,但它后期的规划打造还是由市上相关部门在具体实施,村上并未参与其中。目前,古河床只有周末和节假日有少量游客前来观看,人气比较低。

如何再次“焕发生机”

同为网红村,汉中首个以动漫“出道”的老君镇金寨村又是另一番境地。大鱼海棠、迪士尼公主、葫芦娃……一个个动画形象跃然墙上,一幅幅彩绘犹如童话王国。今年1月下旬起,每逢周末及节假日,无数游客前来拍照打卡。

金寨村抓住“童年记忆”这一打动人心的看点,将“童年”绘上村居,让人文气息和山水田园融为一体。正因其具有鲜明特色,故而火爆至今。

“先问问村里有什么?市场要什么?别的村有吗?怎么才能做得比别的村好?只有先弄清这些问题,才能避免网红村昙花一现。”陕西理工大学图书馆馆长蔡云辉曾任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长期关注我市乃至全国文旅产业发展情况,“明确并提炼出区别于其他村落的核心特点,是网红村发展和宣传的有力抓手。”

当然,“冷”下来的网红村,也没有停下探索、破局的脚步。汉王村利用景区内耕地资源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并积极对接省内旅游团和媒体推广平台专业团队,种下的30亩桃林正等待着下一个挂果的春天。有蔬菜种植传统的镇江村不断拓展思路,持续在共享农业方面发力,提升改造生态农场基础设施,下一步还将拓展休闲区域,配套户外公共设施,不断延伸服务范围。

将农村浓郁的生活气息,与特色文化生态元素、优美的山水田园有机融合,立体呈现出生活之美、文化生态之美、田园山野之美,在蔡云辉看来,这是网红村“恒红”“久红”的源泉和根基。他建议,坚持文化立根、产品立命、品牌化营销,对村庄的资源进行专门调研和分类评估,策划出有特色、差异化、系列化、高品质的创意产品,把无形的文化活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持续做强文化IP,形成品牌效应。

蔡云辉说,打造网红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高起点规划,各部门协同,有序推进。村干部乃至村民都要培养一种融入“互联网+”的传播意识,要善于挖掘村庄的历史文化、地域风貌、传说故事、风土人情等资源优势。相关部门应在不破坏村庄的原始风貌、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制定长期规划,明确各个乡镇的特色、定位,从政策层面给予更多的指导。

短评:知名度、曝光率颇高的网红村层出不穷,一片繁荣景象的背后,盲目化、同质化建设现象也比较突出。越来越多的网红村因为网络平台的宣传瞬间爆火,但问题频频出现,难逃“昙花一现”的命运。打造网红村不妨围绕“特”字,在“乡村+”上下功夫,依托农村的天然优势,在民俗、土特产、农事、建筑和美食等方面,实现三产融合,走差异化、高质量发展之路。

上一篇:发展数字经济 赋能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