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大家一定要留意,采摘鲜叶时要挑一芽一叶的,不能用指甲掐,要用指尖轻轻捏住,再提起来……”近日,在商南县富水镇双山茶叶基地,面对着仿佛一夜间冒出一层鲜嫩芽头的茶园,王凌云现场指导着群众采摘。
王凌云是商洛市特色产业与休闲农业指导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1995年,她怀揣对农业工作的热爱,报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从事茶果蚕技术服务推广,茶叶新品种引进、低产园改造等工作。
富水镇双山茶叶基地的茶园是2018年先后引进商南的乌牛早、龙井43#、陕茶一号等无性系品种。每次茶叶新品种引进回来栽植以后,也是王凌云最操心的时候。在她的记忆中,2018年1月一场连续14天的降雪低温天气,让她至今都心有余悸:“当时看着各地报来的冻害数据,我急得心急火燎,因为损失的都是群众的血汗钱……”那段时间,她不顾山路崎岖陡峭,步行登山调研茶叶冻害情况,经过一个多星期实地查看茶树冻害情况,及时撰写了《商洛茶区茶叶冻害调查报告》,该报告结合商洛茶5个冻害特点,针对性提出了6项科学管理措施。为降低茶叶灾害损失,完善陕西省高山茶区冻害预防机制积累了经验。
“商洛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生产优质茶叶的基础,茶叶具有香气独特、滋味鲜醇、叶底黄绿、水浸物丰富、耐冲泡等特点。”王凌云说,“但是目前商洛茶还存在生产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产业发展程度低等不足。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针对这一难题,王凌云发挥专业科技团队优势,先后主持实施了《商洛市夏秋茶利用技术研发》《商洛市陕茶一号推广示范园建设》《商洛市茶叶新品种引进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等项目,引进了龙井43、安吉白、奶白茶等30余个茶叶新品种,并结合商洛气候土壤实际,开发研制了绿茶、白茶、红茶等六类茶产品。她还带头制定了《商洛市茶叶生态标准园认定管理办法》,在全市开展“商洛市茶叶生态标准园”认定工作,目前全市已建成5个国家级、15个省级茶叶标准园,31个市级茶叶生态标准园,建设无性系标准化良种茶园10个,无性系茶园面积达到7.25万亩。与此同时,商洛茶产业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全市茶叶企业达到42家,茶叶加工厂达到259个,茶叶专业合作社106个,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6家。
“这几年,王主任一直对我们企业的加工生产、产品结构、转型升级等环节,从科技方面扎扎实实指导,真的要感谢她……”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经理刘保柱感激地说。
产业兴,群众富。他们通过科技研发持续发力带动,目前全市发展茶叶面积达58.3万亩,可采摘茶园39.85万亩,产量9644余吨,总产值18.36亿元,实现茶农增收1500万元。
“我这几年自己种植茶园近100亩,年利润10万多元,带动周边农户20多户83人,其中贫困户13人,人均增收2000元……”山阳县南宽坪镇甘沟村务工返乡村民李业宏喜上眉梢地说。
为了让群众持续增收,王凌云结合职业农民、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等工作,讲授茶产业发展、休闲农业、田园综合体等内容,线上线下共培训职技人员2.6万余人。
王凌云先后获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等奖、省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省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市政府科学技术一等奖、商洛好人等10多项荣誉。对此,王凌云看得却很平淡:“科技工作者只有深耕基层,让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群众手里的钞票,那才是真正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