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爱和尊严!”

2022-03-04 11:14  渭南日报

本报记者 崔慧芬 实习记者 司霜

老人们一起跳广场舞,愉悦身心。崔慧芬 摄

近年来,老龄化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养老问题也聚焦了社会目光。老年人这个庞大的群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空巢、失能、失智等特困老人。如何托起这个群体的幸福?近日,记者在宁强县找到了答案。

位于玉带河畔的宁强县中心敬老院,占地60亩,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集居住、健身、休闲、娱乐、养老于一体,目前入住特困人员347名。院内设置了宿舍、餐厅、洗浴室、健身娱乐室等生活活动场所,配备了图书室、多功能厅、医疗保健室等管理服务场所,使其具备了环境优雅、设备齐全、服务周到、保障有力的新型敬老院标准。

老人们的宿舍虽小却“五脏俱全”,卫生间、热水器、有线电视、床柜衣橱、扶手、应急服务系统等设施一应俱全。除了标准的三人单间,院里还设置了温馨的夫妻房。

“去年冬天来得早,院里老人们年事高,大多还患有慢性病,我们10月下旬就开始集中供暖,确保室内温度达20℃以上。”院长刘彩燕说,每年冬季,院里都会给每个宿舍增添毛毯、棉被、衣裤、棉鞋等御寒用品,在餐食上也适当增加了高热量食物和中药材熬制的御寒汤。

在失能老人护理中心,行动不便的老人们或坐或卧,工作人员站在一旁随时听从老人们“使唤”。刘彩燕介绍,护理人员每天会给他们喂药、喂饭、按摩、翻身、换纸尿裤等,照顾老人的时间甚至超过了陪伴家人的时间。院里有1名医生和1名护士,住宿区每层楼都设有医疗室,配备有常用医疗器具,老人们小病不出院就可诊疗。

不仅衣食住行贴心周到,还有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足老人们的精神生活。阅览室、棋牌室、老年工艺室等消遣娱乐场所应有尽有。室外打羽毛球、跳广场舞、靠着墙角晒太阳,欢声笑语不断;室内或看电视、或切磋棋艺、或制作手工,场面温馨和谐。

广场后面,还有15亩菜园子,由老人们自己做主栽种当季蔬菜。挑水、浇水、除草、施肥……老人们忙得不亦乐乎。“种了一辈子地,闲下来还真不习惯。现在每天在这里种种菜,既锻炼了身体,享受到劳动的乐趣,还能挣零花钱。”正在浇水的赵忠友说。刘彩燕介绍,今年以来院里自产菜肉折合现金达6万余元,补给了伙食开销。

落叶归根是大多数中国老人的故土情结,院里的老人大多来自农村,生活环境和习惯的改变难免让他们产生念家情绪。敬老院便自筹资金,在院内建起了一座土木结构的建筑,屋内摆有鸡舍、猪圈和火塘、土灶、架子床及犁头、锄头等生活劳动工具,与农村的环境一模一样。老人想家了,就到这间名为“思乡源”的小屋看一看,到长满庄稼的田间转一转,看见“故居”和“故土”,老人们就有了精神寄托。

“少年夫妻老来伴”,对于许多单身老人来说,能开启一段夕阳恋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刘彩燕说,目前已有8对孤寡老人在宁强县中心敬老院的牵线搭桥下共度晚年。周素梅和徐金东就是其中的一对。两位老人都是高寨子街道办筒车河村的孤寡老人,于2010年4月入住敬老院。周素梅患有语言障碍症,在日常生活中,两位老人互帮互助,渐生爱慕。2015年9月,宁强县红白理事会在敬老院为二老及其他5对老人举办了集体婚礼。

民间有逢花甲、古稀祝寿的风俗。院里确定每月第二个星期四,为当月出生的老人过集体生日。齐桂英老人第一次过生日时,激动得热泪盈眶:“我一个孤老婆子,想不到还会有人为我过生日,真是太幸福了!在这里,我感受到了爱和尊严!”

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被誉为“汉江源头第一县”的宁强县,总人口34万人,截至2021年6月全县60岁以上老年人口50866人,其中特困人口2156人。近年来,宁强县适时开展区域型中心敬老院建设,除中心敬老院外,还在广坪、巴山等4个乡镇开设敬老院,形成了“一中心四区域”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格局。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中心敬老院的功能作用,强化与4个区域性敬老院的相互联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进‘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切实解决农村养老难、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该县民政局局长蒋华说。

上一篇:全市去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省前列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