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今年刚开春,宝鸡“非遗”挡不住地火了起来:凤翔木版年画亮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而整个“神州迎春——中国木版年画”板块的策展人就是咱宝鸡非遗传承人邰高娣;2月4日晚,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短片中,一名小孩手持烟花棒、头戴虎头帽的画面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随后据媒体报道,那名孩子戴的虎头帽来自我市千阳县。
资料图
非遗凝聚传统文化精髓,是宝鸡文化名片的浓缩。虎年开春,宝鸡“非遗”高端亮相,为我市加快“非遗”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契机,我们要乘势发力,让宝鸡“非遗”更活更火。
宝鸡是周秦文化故里、民间工艺美术之乡,目前现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20多项,可以说是“非遗”大市。经过多年的扶持、保护,我市“非遗”项目得到长足的发展,凤翔木版年画传承人邰立平登上央视,其作品在市场上很走俏,也被国内几十所大学收藏;凤翔区六营村因泥塑而远近闻名,每天前来村里旅游研学的人络绎不绝;千阳的刺绣,在线上线下交易红火,这次虎头帽在冬奥会上亮相,更是名声大振。这些成功的范例,让大家对“非遗”的保护传承有了信心,对前景也充满期待。当然,各地都有“非遗”项目,我们宝鸡“非遗”要想异军突起,首先要有抢抓机遇的意识,要有强烈的文化自信,以及勇于“亮剑”的勇气。我们要抢抓今春宝鸡“非遗”走红的这一机遇,在巩固好传承的基础上,大胆尝试,利用新型手段,线上线下及时发声,通过多种手段展示,让更多人了解和知晓宝鸡的“非遗”。
让“非遗”这张名片更靓,就必须融入时代与生活。“非遗”项目是历史的馈赠,是活着的文化与艺术化石。随着时代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原先根植于人们生活的“非遗”产品,却离大家越来越远。比如皮影戏,过去走村过庄演出,大受喜爱和欢迎,近些年来随着影视作品的兴起,它早已不时兴了。一些传承人把皮影做到相框里,或挂在家中墙上或放在书桌上,还设计为文创产品,让皮影重新“活”了起来。所以说,让“非遗”这张名片更靓,固本培元是基础,融入当下和老百姓的生活是关键,融入越自然越切近,效果就越好。(宝鸡日报;作者 韩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