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本报记者 曹娜 何大龙
朱江明向徒弟讲解草龙编织要注意的细节。 曹娜 摄
锣鼓声声、上下翻飞,时而“金龙盘玉柱”、时而“双龙送祝福”。在刚刚过去的虎年春节期间,场场精彩纷呈的龙舞表演,呈现于我市兴汉胜境、天汉楼、褒国古镇等景区景点,赢得游客交口称赞。
2月16日,记者前往汉台区龙江街道办事处文化站,采访了陕西非遗项目“汉中龙江龙舞道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朱江明师徒,听他们讲述非遗技艺传承的故事。
“龙爷爷”40余年做了200多条道具龙
“1975年,我从部队复员,回到家乡龙江。也就在那年,我制作出了第一条道具草龙。寻找干鲜、杆黄、无断须的优质稻草,用盐水煮过晾干,再经过编、织、扦、嵌、镶、绕、缠、挂、悬、制、镂等10道工序,花了近一年时间,才做好,很不容易。”谈起自己第一次独立制作道具龙时,朱江明告诉记者,上世纪40年代初,他的祖父将龙舞道具的制作技艺传给了他的父亲。50年代末,父亲又将制作纸龙、草龙的技艺传给了他。刻苦练习之下,他逐步学会了制作道具龙的骨架、龙头、龙尾。从部队复员后,他又利用农闲时间扎制草龙,并慢慢学会了布龙、板凳龙、手把龙等道具龙的制作技艺。
2月16日,在龙江办事处文化站记者看到,有的龙头用竹、木、纸加以裱糊、彩绘制成,有的龙头则以泡沫、布料装饰制成。朱江明介绍,上世纪80年代,龙江成立了文化站,各村的舞龙活动重新掀起了热潮,制作龙舞道具再次“兴红”。为更好传承,他多方学习,将制作技艺紧跟时代变化一次次提升:原材料升级换代使道具更轻便,改造龙头形态、面貌,增强灵动感。用麻编织的青龙、棕丝编织的乌龙,在2013年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龙舞大赛时,还以编制工艺独特、表演精湛,荣获了二等奖。
今年春节前,朱江明专门制作了10个手把龙、1个草龙,以供表演使用,并在假日中,随时修补在演出中不慎损坏的龙舞道具。他表示,为了保护、传承好非遗技艺,他要把40多年来的制作心得、经验都传授给徒弟。今后,还将继续尽己之力,培养、挖掘出更多的传承人才,让龙江龙舞道具制作技艺薪火相传。
非遗传承需要更多年轻人接棒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原本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遭受着时代冲击。尤其在年轻人眼中,非遗的历史性,对应的是“老套的过时的”。同时,从事相关工作很难获取较高的经济利益,且制作工序繁杂,导致很多年轻人对学习非遗技艺“不感冒”。跟随朱江明学习龙舞道具制作的8个人中,年龄最大的69岁几乎与他同龄。如今,他把非遗传承的希望,寄托在3个年轻徒弟的身上。
“我在龙江小学、初中上学时,接触学习舞龙过程中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因此一毕业,就选择了舞龙舞狮演员作为自己的职业。如今,我又开始跟着师傅学习龙舞道具制作技艺。因为喜欢这个行当,所以我愿意吃这份苦!”凭借着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对艺术的独特理解,去年10月至今,仅学习四个多月,19岁的李仁杰就能独立完成手把龙的制作。采访中,00后的李仁杰、郭旭告诉记者,虽然村里很多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挣大钱”,但当自己主动提出学习传承龙舞道具制作时,都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和认可。老一辈人的鼓励和支持给了年轻人信心,年轻人的加入也为非遗传承增添了新动力。
龙舞道具制作,龙头的制作工艺最复杂,花的心思也最多。从龙头的长短尺寸,到龙嘴张开的角度,都需要朱江明手把手地教导。元宵节表演过后,暂时是演员们的休整期。李仁杰、郭旭两个年轻人通过几个月的学习和亲自上手操作,对龙舞道具制作有了新的想法:“龙头的设计我们想再精细一些,看能不能让龙的面貌形态再丰富一些。此外,我们舞龙表演时发现,虽然草龙制作以竹子和草为主,但整体重量还是不轻,一场舞龙表演下来对年轻人来说都是不轻松的体力活。怎么在不影响草龙形象、制作原材料不变的情况下,减轻整体重量,这是我们未来要研究的新课题。”
记者手记:牵挂非遗的,不应只是写满沧桑的面孔。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选择把传统非遗作为自己的兴趣爱好,甚至是事业发展的方向,这让人们看到了希望。这一方面说明,非遗文化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与日俱增;另一方面,更多像李仁杰、郭旭这样的00后参与其中,成为非遗传承的中坚力量,是文化遗产活起来的具体表现,也是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