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本报通讯员 祝黎明 许洋 文/图
说起蒸花馍,可以说是一种游走在指尖上的非遗技艺。每到春节,花馍手艺人总会用面花的形式,来迎接新春的脚步,他们以面为素材,以手为刀具,徒手捏花馍,传递新气象。
春节期间,记者走进略阳文氏囍糕制作人文洪涛的工作室,一进门一股发酵后的面香味迎面扑来,笔者看到,案台摆放着已经出锅的各式各样的花馍,无论是造型还是色彩,都令人赞叹不已。在操作间,文洪涛与家人们正在忙着制作花馍馍,一团白面,经过花馍手艺人指尖的捏、搓、揉、压、点、切、刻、划等,顷刻之间,栩栩如生、颜色鲜亮、活灵活现的花馍作品就新鲜出炉了。
文洪涛(中)展示自己手工制作的花馍。
文洪涛告诉记者,别看这些花馍看起来操作简单,真正要动起手来没有一点功夫是不行的,花馍制作不仅要掌握好发面技术,还要在按压过程中把握好力度、按照式样进行捏制,一个鲜活的面花形象才能脱颖而出。
说起做花馍,起初身边的人并不支持,而且大家都不会把男性和花馍联系在一起,也都对文洪涛不报什么希望,但是他认为要做就做好,为了让自己的花馍与时俱进。文洪涛不断尝试更新制作手法和工艺水平,一方面他去外地学习造型,另一方面在网上自学,边摸索,边尝试。他在花馍手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原料全部采用优质面粉和新鲜的瓜果蔬菜,无任何添加色素,花馍中融合了粮食瓜果蔬菜的营养,营养价值极高,老少皆宜。文洪涛说:“我喜欢做面食手工,从小就看我奶奶在大街上做馍卖,那时候的花馍没有现在花样多,现在我想把花馍一直做下去,把我儿时的味道拾起来,希望我在今后把花馍的手艺传承下去,更加发扬光大。”
今年,文洪涛历时半月,精心制作了惟妙惟肖而又色彩绚丽的《孔雀戏牡丹》《凤冠霞帔》面塑作品,在其技艺上最突出的特点是运用不粘黏土制作,将传统手工技艺融入了时代主题创新元素,面塑呈现出整体夸张、局部细腻传神的艺术效果,作品可以做到保存百年不变形,工艺价值更加凸著。文洪涛说,一件完整的作品必须要历经反复多次构思设计,再辅以多次尝试研究,才能使得作品精致细腻,形象生动,美观大方,让人百看不厌。“今年我们的花馍在去年的基础上,工艺更精细、配比更合理、细节处理上更加细微立体,让作品的美观和实用价值相辅相成。”文洪涛说。
近几年,花馍无论是烹饪方法、还是配料上色都有了创新,花馍中夹带的五种颜色寓意着五福临门、五谷丰登。今年正值虎年,当然也少不了各种老虎的造型,不同的造型有着不同的寓意,花样繁杂的花馍中,蕴含着浓浓的年味儿。“今年我的这个作品是以祈福为创作灵感,希望通过作品展现对新年的祝福与寄托,在这里,也祝福全县人民虎虎生威、虎年吉祥。”文洪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