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明朝的“汉中八景”有些啥?

2022-01-19 12:11  汉中日报

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朱诚泳继承秦王位。他文化修养颇高,可能在饱读诗书的过程中了解汉中的历史文化,也可能在继承王位之前到过汉中,考察了这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他曾为明朝掌管陕西省司法的按察副使朱景云写有《汉中八景为朱景云宪副作》,用优美的诗句描写了明代的汉中八景,不仅一景一咏,辞采华茂,而且与今天汉中流行的天台夜雨、汉山樵歌、龙江晓渡、梁山石燕、月台苍玉、东塔西影、草塘烟雾、夜影神碑八景颇为不同,更能代表汉中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

《汉台春望》

炎汉兴王地,千年尚有台。

江山犹似昨,人事重堪哀。

鸟向离宫没,花从旧苑开。

不知东向日,谁塞汉中来。

这是目前已知直接描写汉中古汉台最明确最早最完整的一首诗,北宋张俞的“留此一抔土,犹是汉家基”的诗句,虽早于此诗,但不完整、不明确。此诗不仅诗题名为《汉台春望》,将“古汉台”排名八景第一,而且一开篇就明确指出古汉台是“汉家发祥地”的标志,“炎汉兴王地,千年尚有台”;并且说此处是刘邦汉王宫殿的遗迹,“鸟向离宫没,花从旧苑开”。朱诚泳身后,明嘉靖《汉中府志》,没有古汉台的记载。清康熙滕天绶《汉南郡志》“古迹”中介绍:“古汉台……高二丈余,周百余步,拾级而升……四面云山,江流如线,公余眺望,亦为大观。”比朱诚泳的诗至少晚了200余年,由此证明此诗的史料价值与艺术价值兼备。

《将坛晚眺》

上将坛犹在,荒凉带夕晖。

兴刘功不赏,灭项事成非。

彻说真难夺,豨谋可独归。

自王疑莫解,况复与期违。

历代关于刘邦拜韩信为大将的“将坛”诗文较多,脉络清晰。唐代诗人胡曾的《汉中》诗中就有“荆棘苍苍汉水湄,将坛烟草覆余基”的诗句;宋代大诗人陆游的《山南行》诗,也有“将军坛上冷云低,丞相祠前春日暮”的咏叹。而此诗首先点明拜将坛仍然矗立在斜阳夕晖之中;其次作者肯定了韩信对西汉王朝建立所立下的丰功伟绩,但也说明在“陈豨之变”等问题上,韩信有功高震主、令人生疑之处。作为明朝宗室藩王,他不能委过刘邦。

《韩沟晓月》

萧相追韩处,遗踪尚可攀。

拿云龙易失,出柙虎重还。

曙色催飞骑,清光照壮颜。

向来非国士,何意出秦关。

楚汉相争之际,发生在汉中最动人的故事之一,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韩沟晓月》诗正是对此的描绘。而萧何追上韩信之处,有两种说法。一是由汉中城向北沿褒斜道追到今汉中留坝县境内的马道镇,至今道旁碑亭中有清朝的“汉相国萧何追韩信至此”与“寒溪夜涨”等碑石。观《韩沟晓月》诗,“曙色催飞骑”,应在褒斜道上,“韩沟”,应是后来的“寒(韩)溪”。另一种观点认为,萧何由汉中城向南走米仓道追到巴山孤云、两角山间的“截贤岭”。唐代岭上有一座纪念萧何追及韩信的“淮阴侯庙”。唐末诗人王仁裕登陟于此,在庙中写《题孤云绝顶淮阴祠》诗一首:“一握寒天古木深,路人犹说汉淮阴。孤云不掩兴亡策,两角曾悬去住心。不是冕旒轻布素,岂劳丞相远追寻?当时若放还西楚,尺寸中华未可侵。”

《汉山夕照》

薄暮山逾好,凭高眼界空。

岚光真可掬,倒影抑何穷。

万壑澄江紫,千林带叶红。

行人思往事,立马问褒中。

汉中城南的大汉山北望汉江,南依巴山,东临冷水河,西滨廉水河,呈虎踞之势。嘉靖《汉中府志》记载:大汉山,在城“南三十里,四峰八面,东北距汉水,南接巴山。”夕阳金辉中的大汉山,巍巍然雄健,苍苍兮挺拔,披金拥翠,背山面水。它与北面的连城山、天台山鼎足而立,共同构成守护汉中城的名山。“万壑澄江紫,千林带叶红”。实际上《诗经》中的《旱麓》就是“大汉山”。西周时期,周天子率领南国诸侯祭祀汉山,其中就有褒国的国君,即“行人思往事,立马问褒中。”明清地方志中区分“汉山”与“旱山”,说“旱山,西南六十五里,山上有云即雨。”显然有悖常理。

《中梁古刹》

宝色风霜古,颓檐老瓦催。

碑文多剥落,山势独崔嵬。

宿鸟惊还定,游僧去复回。

人间经几劫,地下有馀灰。

中梁山位于现今汉中市南郑区梁山镇,距离汉中市区大约15里,“镇梁山之中,故名”。南郑乾明寺就位于中梁山上,又名中梁寺,唐朝时为陕南规模最大的寺院之一,其禅派属“临济宗”。《汉中府志》载:乾明寺在府治西十五里中梁山。五代蜀广政间(935—965年)重建,宋太平三年(978年)敕赐寺额。寺院早年殿堂雄壮,彤瓦粉墙,香烟缭绕,钟馨相续。唐宋文人游历史颇多。北宋诗画大家文同的《中梁山寺》说,“上方梯磴绕岩头,谁就孤高更起楼。直望汉江三百里,一条如线下洋州。”站在寺院阁楼上,汉江两岸的盆地风光尽收眼底。明清时期,寺院衰落,但“山势独崔嵬”,依然是城南胜境。

《诸葛遗墟》

大将星初殒,长城一夕空。

山川消王气,天地老英雄。

分鼎徒遗恨,挥戈未奏功。

犹疑龙尚卧,高冢夕阳中。

诸葛亮人生最灿烂壮美的八年(227-234年)是在汉中度过的,以勉县定军山为中心,不仅留下了他北伐曹魏、南卫蜀汉的历史足迹,保存至今的武侯墓、武侯祠与阳平关、金牛道等,见证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奋斗与忠诚,而且他的《出师表》《诫子书》等不朽佳作,让他的思想更加深邃,人格更加伟岸,登上了神坛,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使汉中成为三国文化的一块圣地。

《龙江过雨》

浩浩长江水,滔滔日夜流。

雨添千里润,凉送一天秋。

滩响山疑动,沙明岸欲浮。

袭人花气重,点点扑行舟。

汉江在汉中境内最重要的支流是褒河,明清时期称为“黑龙江”,也叫龙江。褒河与汉江交汇处的小孤山在汉代称为“汉庙堆”,是秦汉王朝祭祀汉水女神的地方。春雨过后,汉江两岸,如诗如画,桃红柳绿,油菜金黄,花香袭人,朱鹮翱翔,远山如黛,一派迷人的桃花园景象。

《栈阁连云》

秦蜀元相隔,何年鸟道开。

登天穷险阻,构木凿崔嵬。

苍狗依岩宿,青骢自陇来。

安危真可念,须仗济时才。

刘邦与汉初三杰智取天下,让“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成为中华智库的经典之作。千里栈道与百里汉江纵横交错,刚柔相继,共同构盛汉中文化恢弘大气的坐标系。“栈阁北来连陇蜀,汉川东去控荆吴。”“汉王昔日定三秦,壮士东归意气新。旌旗暗度陈仓口,父老重迎灞水滨。”在中华大地上,秦蜀栈道是可以与长城、大运河相媲美的人文奇观。汉中作为千里栈道的核心区域锤炼出了百折不挠,坚韧不拔,开拓进取,建功立业的栈道精神与栈道文化,其代表人物就是开拓丝绸之路的张骞。

总之,今天的汉中八景大约在清朝初年形成。滕天绶的康熙《汉南郡志》说,“东湖,府治东南隅,塔影照于湖中,为郡八景之一。”其在景点的代表性与文化的独特性等方面,远逊于明代的八景。明朝中期秦王朱诚泳的“汉中八景”诗,虽然整体艺术性不是一流,但其文化价值无可比拟。他不仅弥补了汉中地域文化的空白,而且给今天“绿色循环,汉风古韵”的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了难得的资料。他的汉台春望、将坛晚眺、韩沟晓月、汉山夕照、中梁古刹、诸葛遗墟、龙江过雨、栈阁连云汉中八景,突出了两汉三国文化的地位,更能代表汉中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比目前流行的汉中八景更具有全国影响。

上一篇:宝鸡城管开展节前房地产开发在售项目专项检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