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勉县安咀村:冬闲变冬忙 播种新希望

2022-01-14 14:10  渭南日报

本报通讯员 李晗

隆冬时节,天地一片萧瑟,勉县镇川镇安咀村却是一片繁忙景象。

蚕桑基地里,男女老少忙碌地修剪着枝丫。像往常一样,天一擦亮,77岁的唐凤英就到离家不远的桑园里干起了农活,除草、剪枝、耙地,动作娴熟,为来年的春蚕养殖做好准备。一天下来,唐凤英可以挣到80块钱。“我每年享受国家几千元的低保金,日子也过得去,但我身体还可以,就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挣点钱,这样可以给儿女们减轻些负担。”唐凤英说。

在安咀村,像唐凤英这样勤劳的村民还有很多。2017年以来,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的帮扶下,安咀村发展蚕桑基地近千亩,新建标准化养蚕车间8间3000余平米,包括脱贫户在内的大多数在家村民都可以在家门口务工挣钱。5年来,村民累计获得160余万元的务工工资,村集体也从一穷二白到如今的年收入超过20万元,一举成为县上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和产业发展示范村。

在村里的街道上,保洁员带着扫帚、搂耙、火钳、背篓认真地清理着道路两旁的垃圾杂草。为了将水沟里的几根烟头取出,保洁员马小娥趴在水沟边使出了浑身解数。苗木员则用剪刀和油锯精细地给路旁的花草树木剪枝修叶。

“我的剪枝手艺是2019年参加县上举办的职业农民培训班学的,现在我们村里的绿植维护修剪都是我负责的,我还组建了工程队,周边几个村子的绿化维护我也参与了!”村民张建清说。

作为2019年的脱贫户,张建清这几年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从最初家里靠低保维持基本生活开销到如今的小包工头,只用了短短5年时间。脱贫攻坚的5年,时间虽不长,但通过各种技能培训,给很多农村低收入家庭带来了更多机会和希望。

在村口特困户安置点旁,现代化的机械开足了马力发出阵阵轰鸣声,大卡车一车车地运送着砂石,3辆挖掘机卖力地挥动着长臂,工人们紧张有序地工作着,好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我们现有的村委会地方狭小,村上5名干部和3名驻村工作队员仅有不足40平米的办公用房,院子也不大,来几辆车都没处停,更不要说设置党员活动室、村民阅览室、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站、电教室这些有利于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阵地了。去年11月,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的全力支持下,一个占地760平米、3层8间的党群服务中心终于开建,我们计划大干90天,争取在农历年内将我们的党群服务中心建好,早日为安咀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届时我们将坚持‘服务最大化、办公最小化’的原则,集体在一间房里办公,将多数房间设为为民服务的站点,让发展成果惠及每个村民。”安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继明说。

在脱贫户的家中,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和勉县审计局的帮扶联系人正在开展“进、知、解”活动。由于年底工作繁忙,他们每周末放弃休假时间到村上与农户拉家常、问冷暖、知民情、解户难。“老马,你兄弟两口子都去外面打工了,没人照顾你了,干脆去中心敬老院吧,那里条件好,一日三餐有人给你做,也有暖气,那边老年人也多,有个伴儿。”帮扶联系人吕晓庆给帮扶的五保户马记成耐心做着动员工作。当天下午,马记成在吕晓庆和村支书、第一书记的护送下到了位于定军山的养老院进行集中供养。临走时,吕晓庆给马记成买了一箱牛奶和一盒饼干,并叮嘱养老院的工作人员照顾好老马。

上一篇:市林业局:纾难解困促发展 亲商助企显真情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