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本报通讯员 千汉轩
我市聚焦高质量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目标,强化党建引领,优化提升一个平台承载、一张网络连接、一支队伍落实、一套机制保障的治理体系,推动城市基层高效治理、健康发展。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城市治理高效化体系。坚持把党的建设贯穿城市基层治理各方面和全过程。强化领导抓谋划。市委高度重视城市党建,市级领导牵头调研,集成治理创新成果,出台《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实施意见》《优化提升“四个一”基层治理体系的实施方案》等,为加强城市基层党建提供思路指引和制度支撑。明确职责抓落实。全面推行兼职委员、党建联席会议、社区“双报到双服务双评价双考核”等机制,制定《全面推进镇级行政管理改革重点任务筑牢“四个一”基层治理体系基础的通知》《加强社区物业党建联建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的指导意见》等,通过周调度月通报、蹲点调研、实地走访等形式,力促“1+4”城市基层治理体系优化提升。示范引领抓提升。全市54个镇(街道)749个村(社区)开展镇级管理体制和基层治理体系改革试点。南郑区创新党员志愿云服务做法得到《新闻联播》点赞;汉台区东大街道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模式入选全省基层党建优秀案例,汉中特色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持续彰显。
注重优化平台,提升便民服务精细化水平。坚持把扩权强能作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前提。规范设置,简政放权。深化街道体制改革,按照“5+3+X”模式构建内部深度融合、外部高效配合的运行体系;开展“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办理”,依法依规下放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时间缩短40%。双向对接,优化服务。打造高规格党群服务中心73个,推进线上线下同步建设,将审批服务事项向中心聚集,全力建设“30分钟便民服务圈”。同向发力,提升质效。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及“进、知、解”活动,全市9400多个基层党组织在“四改一拆一通一落地”、招商引资、防汛防疫、国卫复审的一线拼搏实干、创优争先,为群众办实事5.6万余件;实施学校建设项目271个,净增学位8.1万个,破解入学难题;推动机关单位对外开放停车位3382个、公厕204座、学校体育场地186个,有效提升群众城市生活体验。
注重整合队伍,提升综合执法属地化效能。坚持推动落实镇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重点任务。规范统一设置。组建综合执法办公室,探索整合镇级执法力量资源,“一支执法队伍”初步整合到位。宁强县作为全国规范地方行政执法队伍人员编制管理工作试点县,梳理涉改编制总数349名、执法事项3462项。推动力量下沉。积极探索县级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镇级延伸,研究制定具体措施和事项清单,建立健全联合集中执法协调联动机制,确保镇级执法人员不低于县域总量的60%。促进多方融合。将各方力量统筹纳入治理要素,大力拓展社会志愿服务,打造一岗多责、一专多能的柔性基层服务队伍。
注重织密网格,提升网格治理信息化集成。坚持把信息处理、力量调度、指令发出“三统一”作为网格化治理的核心要义。深化“红色网格”。以300户或1000人左右为单元组建社区“红色网格”,重塑网格事项受理、办理、反馈全周期治理模式,完善党员联户、邻里守望、户院联防等治安联防网络。整合数据资源。大力推行“互联网+网格”模式,健全智慧指挥调度机制,坚持“多网合一”“一网统管”,让“微治理”释放“大能量”。壮大网格力量。采用“全科网格+专业队伍+协同力量”模式,加强力量配备,把社区专职工作者和楼院长、单元长纳入网格员队伍,扎实推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注重创新机制,提升基础保障精准化质效。坚持多措并举筑深筑牢治理保障基础。优化考核激发干部动力。出台《工作津补贴差异化发放管理办法》《编制身份不变人员按岗管理暂行办法》等配套政策,落实减负措施,优化职责事项清单,全面推行“县上人、镇上用”改革,确保基层聚力增效。强化保障推动资源下沉。完善以财政投入为主、创业增收等为补充的保障机制,加大财政预算提高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激发基层干事创业动力。引导自治激发治理活力。推广“院坝说事”“院落自治”“道德积分银行”“爱心德美屋”等做法,充分发挥社区调解居民纠纷和协助维护社会治安方面作用,实现居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