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7月以来,随着秦创原国企创新中心的建立,陕西省先后有14户省属企业进驻该中心,以期通过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不断发展壮大自己,争当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
为鼓励进驻企业积极对接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开展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省国资委出台《省属企业进驻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支持政策》,从产业链、资金、人才、考核4个方面对进驻企业进行政策支持。
“秦创原给企业提供了快速发展的契机,包括在项目转化、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都有相应的专项资金支持,在税收方面,后续也会出台相应的政策。”陕西物流集团科技信息部副部长严实说,“我们将利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与高校联合攻关无人化装卸、智能分拣等技术难题。”
据悉,进驻秦创原国企创新中心的14户省属企业,均为省内行业龙头企业。其中世界500强企业2户,年营收过千亿元的企业4户。产业分布在能源化工、有色金属、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建筑施工、生物医药等行业,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带动力和辐射力。
“省国资委要求,原则上竞争性企业都要入驻秦创原,都要积极建设秦创原。”8月10日,陕西省国资委创新工作处处长黄峰说。
陕西粮农集团依托秦创原国企创新中心新建秦创原陕西粮农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粮农研究院)。“粮农研究院一方面立足企业,围绕粮农集团现有产业难点、堵点进行技术攻关,加速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布局。另一方面立足行业,采取股份合作、供应链接入、创投基金引导等方式,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金融与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孵化、转化,推进农业新技术应用推广、农副产品深加工和食品产业升级,在区域发展和乡村振兴中当好主力军。”粮农研究院独立董事王生林说。
目前,粮农研究院正在加快推进生物育种、饲用高蛋白玉米育种、“秦宝牛”种群扩繁、植物照明种苗繁育、低GI和大健康食品等技术的研究和成果孵化。
陕药集团秦创原陕西国际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将着力打造“空港新城生物医药服务外包基地”“西安高新区杨森疫苗引进生产基地”“西安沣东新城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基地”3大产业基地,建设专业化临床试验医院与GLP实验室,引进成熟的疫苗生产线,着力解决陕西生物医药创新链堵点、产业链痛点。
进驻秦创原国企创新中心后,秦川集团与陕西高端机床创新研究院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出资成立项目公司,计划在3年时间内完成对数控机床,特别是齿轮磨床及其核心功能部件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
陕西高端机床创新研究院院长、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赵万华说:“我们希望能开发出一款产品,无论是可靠性还是稳定性都能够跟世界一流产品抗衡。”
截至目前,14户省属企业依托秦创原国企创新中心,通过转化中心、共性技术中心、研究院等形式打造14个企业研发平台,同时分别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17所高校的47个团队协同创新。据统计,截至目前,秦创原国企创新中心已有常驻人员451人,其中企业328人、高校123人。
秦创原陕西有色金属集团联合创新中心(以下简称陕西有色创新中心)由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和西安交通大学共建。通过双方联合攻关进口替代、高端制造的核心技术,实现“强链”“补链”“延链”,打造企业增长极。
陕西有色创新中心入驻子平台9个,分别为西安金钼众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钼材料“四主体一联合”工程技术中心等。目前陕西有色创新中心正在与西安交通大学、武汉科技大学、西北大学等19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展开合作。
秦创原陕西电子联合创新中心下设陕西电子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陕西半导体先导技术中心等5个研发平台,围绕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传感器产业、计算产业3大新型产业链,开展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孵化,打造产业集群。
“14户省属企业既是带头参与秦创原建设的主力军,也将是依托秦创原资源优势的受益者。”陕西省国资委党委书记刘斌说,企业通过对接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资源,开展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实现“出成果”“用成果”有机统一,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助推全省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陕西省国资委要求,下一步秦创原国企创新中心要聚焦节能减排降耗的绿色低碳重点领域,打造“两链”融合的创新体系,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郭军曾雅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