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闲置物品交易热 买卖也需防风险

2021-08-13 14:08  汉中日报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人们对日常商品的更换频次加快,闲置商品数量增加。同时,随着绿色消费和共享消费理念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二手交易网络平台上出售、购买闲置物品。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缺乏针对二手商品交易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市场处于野蛮生长状态,乱象频发。闲置物品交易火热,买卖双方需谨慎操作,防范风险。

闲置物品交易市场火爆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相比以往的旧货市场,闲置物品网络交易平台,日益成为二手货交易的“主阵地”。据测算,2020年我国二手闲置物品交易额已超1万亿元,在线二手交易用户规模超过1.8亿人次。

登录某网络二手交易平台APP,定位汉中后可以看到,小到一次性泡沫餐盒、纸尿裤,大到家电、家具,等待交易的闲置物品琳琅满目、数不胜数。“利用二手闲置转让置换市场来实现闲置旧物的再利用,这样做不仅及时处理了闲置旧物,还可以从普通小事做起,实实在在地实践一下低碳生活。”家住南郑区大河坎镇的熊女士表示,现在大家生活好了,对消费品更新换代变快,淘汰下来的东西好好的,扔掉可惜,送人吧,没人要。有了交易平台,除了卖出物品腾出空间和收回资金,在这类平台上有时还能淘到物美价廉的好东西。从2018年注册账号到现在,通过卖闲置物品,她在平台上收入2860元。

同时,闲置物品交换也催生了新的商机。在汉台区经营一家电脑耗材公司的许先生告诉记者,他是一个手办爱好者。现在不少年轻人都比较喜欢收集有品牌的、限量的手办。这样的产品,它不再量产发售,流通到市场上的数量有限,所以存在升值空间。通过手办收藏、交易,他每年也有一笔不小的收入。

消费问题时有发生

虽然闲置物品交易平台的“双赢”模式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但背后也存在不少隐患,以次充好、售后得不到保障和平台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仍然存在。

“在商品性质上,二手商品属于非标准商品,商品新旧程度、购买渠道、商品真假等状况各有不同,导致商品价格衡量难以统一标准,多由买卖双方自行协商决定。在交易性质上,一手商品交易主要发生在消费者与商家之间,商家信息与商品情况比较透明,交易规则、秩序健全规范。而二手商品交易大多发生在个人之间,买卖双方存在信息不透明、不对称问题,容易产生纠纷。”市工商局汉台分局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中心主任臧宏杰介绍,二手商品卖方如果是公司、注册地在汉中,则工商部门可以监管。但多数交易情况是个人对个人,这时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往往只能向网络交易平台申诉。

此外,随着闲置物品交易市场蓬勃发展,二手交易平台上还出现了一种新型诈骗方式:脱离平台交易。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刘海贵警官告诉记者,他们也受理过我市市民在二手交易时遇到的诈骗案件。有骗子冒充买家,声称二手交易平台里支付费用不足;冒充卖家,称私下交易可省去手续费等理由,要求我市的个人卖家或买家到其他平台交易。骗子再伪造一个虚假交易平台,冒充虚假交易平台的客服声称为保障买卖双方权益,要求双方都缴纳一定数额的所谓“质保金”。被骗的市民交过一次钱后,再编造各种理由称其账户被冻结,需要再交保证金解冻。通过各种手段一次次诱骗市民交钱,停止交费后,这所谓的客服就消失不见,市民钱被骗走。

买卖双方需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当前,线上已成为二手商品交易的重要渠道。如何提供规范的线上交易程序,保护双方合法权益,是推动二手商品交易的重点。“在定价、交易、售后等全流程实现标准化、规范化,让买卖双方更放心,推动二手商品健康有序流通起来”——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发布《“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完善二手商品流通法规,建立完善车辆、家电、手机等二手商品鉴定、评估、分级等标准,规范二手商品流通秩序和交易行为。强化互联网交易平台管理责任,加强交易行为监管,为二手商品交易提供标准化、规范化服务。

臧宏杰提醒,市民在二手平台进行交易时,一定要擦亮双眼,交易前先查看对方信用记录,尽量选择信用好的人进行交易;同时,与卖家聊天时尽量将涉及商品的问题问得详细一些,同时保留好聊天记录。一旦发生纠纷时,可将聊天记录作为证据提供给交易平台。刘海贵也提醒,买卖闲置物品切勿离开平台私下交易或者到对方提供的虚假平台交易。未收到货物前,不要进行确认收货、确认退款等操作。在使用聊天工具时,要特别提高安全意识,不要随意将陌生人添加为好友,不要向陌生人转账、发送红包,不要随意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付款,不要随意点击未知支付链接进行付款,也切勿相信所谓“买家”要求的先缴纳保证金等付款要求。

上一篇:我们的城市 未来什么样?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