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本报记者 朱媛媛 任芳
教育,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更是一座城市的未来。截至去年年底,我市教育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4%,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87.6%,高考一本、二本上线率由五年前的25.3%和45.1% 分 别 提 高 到33%和78.5%,职业教育就业率达98.8%;教育扶贫工作考核连续3年位居全省前列,全市教育工作稳居全省第一方阵……一组组数据浓缩着教育系统接力攻坚的艰辛历程,一个个成果展示了全市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十三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持续加大投入,深化改革创新,全市教育事业呈现出协调发展、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建设“西部教育强市”迈出重要步伐,教育品牌成为汉中全面发展的响亮名片。
强基固本提升办学条件
走进略阳县观音寺镇中心小学,映入眼帘的是漂亮的塑胶操场,设备齐全的教室,规范整洁的宿舍、食堂。今年读六年级的冯建华见证了近些年学校的发展和变化。他的母亲蔡小丽满脸笑容地说:“孩子在这么漂亮的校园学习生活,我们家长挺放心。”
让孩子享受优质教育,偏远的观音寺镇中心小学改造只是全市改善学校基础设施的一个缩影。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市委、市政府始终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回应群众关切,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夯实教育发展基础。5年来,公共财政预算投入的教育经费达312.24亿元,新建学校幼儿园47所、改扩建844所,增加学位近7万个,大力缓解了学位紧张问题。同时,不断提升教学设施配置,积极推广“三通两平台”建设,全市建成多媒体教室9556间,普及率达96%,852所中小学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全覆盖,22402名教师开通网络学习空间,基本实现了美术、书法、音乐以及各类实验室等功能部室全覆盖。
此外,扎实推进教育扶贫工作,严格落实控辍保学和精准资助政策。新建和改造提升贫困地区418所学校办学条件,在全市826所学校推行免费营养餐,惠及25.14万名学生。按照农村教师人均35平方米周转房建设标准,建成周转宿舍19.5万平方米,入住农村教师7708人。
新的教学环境、丰富的教学资源,为这些孩子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向学之心更加坚定。
统筹协调提高教育质量
“现在我们不用特意把孩子送到城里读书,村里的学校发展越来越好,也可以满足孩子上学需要。”汉台区徐望镇五郎村李建华的孩子就是在村里的徐望镇中心小学读书,说起村中教育环境的改善,他非常欣慰。
我市始终践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多样特色、职业教育融合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理念。在深入落实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的基础上,先后出台了众多纲领性文件,为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支撑。5年来,累计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18所,占比达88.76%,投入资金4133万元累计扶持683所普惠性民办园,受益幼儿累计达122921人次,幼儿毛入园率达98.5%。
我市在提前一年实现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和省级“双高双普”县区创建目标的基础上,率先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针对农村小规模办学存在问题,市教育局对全市239所农村小规模学校进行拉网式调研梳理,突出抓好初中教学质量“腰杆子软”的问题,强化初中质量监测,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统筹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努力打造高中教育品牌;积极应对职普招生比例新变化,建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全市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8.8%,稳定就业率达90.7%。
坚持“教育+”理念,畅通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渠道,实施国际学生感知汉文化基地项目,打造省级研学旅行基地4个,建成民办幼儿园、中小学315所,引进东辰外国语学校、北京师范大学来汉办学,龙岗学校成为汉中教育开放融合发展的响亮品牌。
深化改革激活教育发展
新时代赋予教育前所未有的重任。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因此,我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创新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使人民群众享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深化学前教育改革,大力开展普惠性幼儿园创建和公办园建设。全市普惠性园占比88.76%,公办园占比61%。改革基础教育评价机制,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强化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和艺术素质测评。创新推广“城市+农村”“名校+弱校”等联盟办学模式,全市组建办学联盟99个,基本实现全覆盖。实行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同步报名、同步招生,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严格落实职普比4∶6招生新变化,推行市域内高职学院与中职学校开展“3+2”联合办学人才培养模式,建成11个专业群共42个专业,创建省级精品、示范专业18个,全日制在校生数年均增长52%。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队伍建设。采取“传帮带”、建立“名师工作室”等,建强高素质的校园长和教师队伍,培养汉中名师、省特级教师等骨干2541名,培训教师5万余人次。改革职称评审机制,并向边远山区倾斜。“十三五”期间,共评选高级教师3273人,一级教师4825人,多渠道补充教师近7000人。
在中小学校党建工作方面,大力推行书记、校长“一肩挑”,实施党员教师“双培养”工程,全市中小学党建工作实现全覆盖,汉中学校党建“一抓两促三提升”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学风弥正,初心弥坚。回顾过去,太多时刻值得铭记,太多成就值得喝彩;放眼当下,一批批优质学校正如火如荼地改造、建设;面向未来,全市教育事业正以昂首跨越、蓬勃发展的姿态,努力开创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