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本报记者 张芳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卫生健康委在全省率先推行“第一村医”派驻制度,从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选派3批90名年轻优秀医生到村卫生室担任“第一村医”,覆盖17个乡镇90个村,服务农村人口3万余人,切实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慢病签约服务质量,落实分级诊疗制度,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成效明显,受到省、市领导一致好评,获得群众广泛认可,中省媒体多次报道。
精心制定政策措施。出台《铜川市驻村“第一村医”选派管理工作实施意见》《铜川市“第一村医”管理办法(试行)》,制定选派流程、日常管理、履职考核、保障激励等政策体系,将“第一村医”派驻管理工作纳入单位考核,夯实工作责任。
精挑细选派驻人员。切中基层实际需求,经过推荐、审查、培训等五道程序,选派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突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二三级医疗机构骨干医生赴脱贫村和医疗服务能力薄弱的村开展工作,负责所在卫生院专科带教及3个村基本医疗卫生工作,带动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严格落实工作制度。“第一村医”派驻每半年一期,每月在基层工作不少于20天,区(县)卫健局负责日常管理,保障办公、食宿等生活、工作问题。畅通村民沟通渠道,统一“第一村医”服装和标识,在镇村两级公开派驻“第一村医”的姓名、工作单位、擅长专业和联系电话,方便群众就医问诊。
完善激励保障措施。“第一村医”派驻期间原待遇保持不变,给予每天60元生活补助和每月100元通信补助,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建立履职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作为评优重要依据,在晋升职称时将“第一村医”经历作为必要条件。
办好实事守护健康。全市“第一村医”派驻制度推行以来,带动17个卫生院分别开设眼科、妇科、中医针灸等新科室10个,开展新诊疗技术13项,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第一村医”对不同病情的慢病患者进行分类指导,病情严重的患者直接上转二三级医院,小病和康复期患者在村镇完成诊疗,推动了分级诊疗制度落地见效。